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路照明眩光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系统中,不适当的照明灯具或照明设计是导致眩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介绍公路照明中有关眩光限制的内容、应用的优越性及一般的计算方法,可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夜间机车驾驶环境中LCD眩光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光对司机室液晶显示设备的认读直接影响到人机交互的有效性和列车的行车安全。针对我国铁路干线机车夜间运行环境,对机车室内照明条件下车载液晶显示器(LCD)的眩光进行了测试,对机车夜间正常运行时车载液晶显示器上的眩光产生机理及其等级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机车夜间运行时室内光源及光照度布置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照明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介绍公路隧道照明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在公路隧道照明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照明方法上的改进,总结了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状况,分析了LED白光照明在隧道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的若干问题,以求为未来公路隧道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先分析了影响司机公路隧道视觉的相关因素,再从合理设置减光建筑、控制照明光源、选择灯具等几方面入手,对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进行讨论。对技术人员而言,在公路隧道照明节能设计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司机在隧道行驶中的相关现象,再结合多种技术,合理设计公路隧道照明节能体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隧道里程最长的国家,对于公路隧道有自身独特的技术,而照明是公路隧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节能和智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公路隧道照明中也有了应用的需求。接下来我们将以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服务中心项目为例,据此首先说明公路隧道的特点,分析公路隧道照明智能节能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并对公路隧道照明智能节能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照明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路隧道建设里程的增长,隧道照明节能问题亟需解决。从规范、照明设计、照明控制三个方面,分析目前公路隧道照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基于设计参数、节能灯具及布置方式、照明控制和太阳能应用的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可为公路隧道的照明、节能和持续性发展提供设计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隧道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目前公路隧道太阳能LED照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公路照明领域的技术及应用发展迅猛,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于节能、安全的需求,国家标准《公路照明技术条件》的编制迫在眉睫。该标准主要涉及公路照明等级划分及技术要求、强化对照明节能技术指标的要求等。本文旨在对标准编制中研究的内容予以阐述,并分析其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李国威 《交通标准化》2014,(12):160-162
隧道灯具应适应公路隧道使用特点,节约能源,提高照明效果,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分析我国公路隧道照明灯具研制及照明设计的现状,从电路、照明灯具及太阳能供电系统方案设计三个方面提出照明系统方案,并探讨公路隧道照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照明用电是隧道运营的主要支出成本,在当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隧道照明的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隧道照明系统的组成和行驶要求的亮度曲线提出六种具有实用价值隧道照明的节能技术,对于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薛杉 《北方交通》2012,(5):140-144
通过对辽宁等北方省份高等级公路中分带防眩设施的几种典型应用方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每种中分带防眩设施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分带防眩设施选型需要考虑的防眩、景观、投资等多种因素,为项目决策单位提供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公路隧道入口照明状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建立隧道入口照明与交通安全的定量关系,以亮度指标为基础构建了隧道入口亮度过渡技术指标,以隧道入口前200 m处与隧道过渡段起点的断面速度差为交通流表征指标,用来间接反映交通安全状态.基于国内10个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入口亮度过渡技术指标与断面速度差的关系模型.以断面车速差为依据,将隧道入口照明状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划分为三个等级,并确定了各等级所对应的亮度过渡技术指标阈值.结果表明:隧道入口照明状态与交通安全紧密相关,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评价隧道照明状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成功地建立了公路隧道照明检测数据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可为公路隧道照明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的要求,以先进的控制理论和优化策略为基础,对公路隧道通风照明相关技术及动态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隧道通风照明节能综合系统,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节能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现行国内外公路隧道照明理论局限与不足的基础上,首先将交通量由小到大变化的曲线依次划分为0、a、b、c共掣个点,o点交通量为0,c点达到最大通行能力,a点和b点分别为交通自由流和拥挤流的临界点;其次分析分段交通行为、行车速度、安全距离与照明亮度需求的关系;最后提出考虑了交通流构成并满足停车视距的公路隧道照明亮度需求确定方法,其照明设计参数停车视距,融合了交通量、行车速度,安全距离,更符合行车实际情况,既保障了行车安全,又实现了照明节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DIALux对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进行设计,对隧道建模和计算的几种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几种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长大隧道的交通安全越来越重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总结近几年提升长大隧道安全安全性的各种措施,包括隧道路面防滑处理、隧道照明设施控制、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设置等,对长大隧道的安全性提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二车道公路隧道中间段照明的关键参数入手,依靠1∶1实体隧道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在中央布灯情况下路面平均照度Eav、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0、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U1以及灯具利用系数η在随布灯高度变化时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中央布灯情况下,随着灯具的布设增高路面平均照度Eav随之下降;而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0、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U1随之变大;灯具利用系数η也随之变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公路特长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设施总规模和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以浙江杭绍台 高速公路陈家山特长隧道为依托,提出通风系统与照明系统协同设计的理念,即适应通风烟雾浓度、按需配置照明灯具光源类型。采用LED+高压钠灯的混合光源方式,隧道末端的烟雾浓度指 标要求可以提高,而隧道需风量相应可降低约17%。在此基础上,积极采用互补式通风模式,利用下坡隧道中的低浓度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的污浊空气,实现相邻隧道通风负荷的均衡。相对于优化之前采用的单竖井送排通风模式及纯LED光源类型,隧道通风照明系统总安装功率下降30%以上,从而有效提高了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施规模的集约化水平,为减少今后运营期间的设备闲置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恶劣环境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反应时间受其本身状况和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针对雨、雾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强光、路面亮度不足等恶劣环境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状况,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能见度、眩光强度、路面亮度等道路环境与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随能见度增加、眩光增强、亮度减少而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