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已初步建成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庞大的路网规模对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特点,分析我国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的影响因素;基于组织结构理论,提出"检、养、修"分开的维护管理模式,将技术管理专业化和生产组织综合一体化统一起来,满足我国高速铁路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体系进行设计,提出综合维修组织架构及工作机制。实践表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对线路的稳定性和平顺性要求比普速铁路高得多,同时行车密度加大,因此对基础设施检测及养护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铁路的检养修体制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铁路的要求。铁道部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管理模式,并总结我国铁路基础设施修制修程改革和体制创新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建设客运专线综合维修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业务外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应积极开展业务外包,构建合理经济的基础设施维修体系.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外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与分析,建立基础设施维修业务外包三维决策模型,对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业务进行具体定位和分类.  相似文献   

4.
建立铁道部综合维修体系,阐述客运专线公司、基础设施检测中心、综合维修管理基地职责。根据客运专线的特点,提出“管理、检测、维修合一”,“管理、维修合一,检测、维修分开”,“综合维修基地管理、检测、维修合一,铁道部监督检测”5种综合维修管理模式,并对其主要优缺点进行分析,建议我国客运专线基础设施检测采用“管理、维修合一,检测、维修分开”的综合维修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的业务定位和运作机制,提出自修与外委维修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客运专线近年来大面积开通运营,但是客运专线桥隧设备的养护维修管理模式和定员配置标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需要。通过介绍杭深客运专线(浙江段)桥隧技术特点,分析杭深客运专线日常检查、养修组织模式及日常主要工作量,对有碴客运专线桥隧养修组织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客运专线的开通,传统的养修手段和作业方法已不适应客运专线养修要求,探索养修新模式势在必行。从生产机构、检修方式、作业手段和装备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合宁和合武客运专线应用新维修模式的效果,探讨工务设备维修模式改进。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国内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基本尚无架修、年修工艺流程的状态,通过对国内既有大机段检修工艺和检修设备技术现状的分析,从系统化、规范化出发,结合北京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的工程实际,研究、归纳大机检修工艺,为今后客运专线相关的大机运用维修机构设计做准备。提出了客运专线大型养路机械工作装置、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机、转向架及柴油机等部件的检修工艺。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养修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经过修程修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重检慎修的理念已深入基础设施管理,科学开展检测监测、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是落实重检慎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分析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现状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管理组织架构、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方案、检测监测数据统一管理方案等建议,为更好地执行动态检测、及时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指导养护维修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养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充分保障列车开行密度较高的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从生产与管理两个角度对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的布局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生产层面建立选址模型得出工区(车间)等基本生产单位的设置方案以及大型维修机具的配置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对综合维修段的管辖范围进行划分,得到所有可行方案,并从...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强  颜颖 《中国铁路》2006,(10):57-59
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主要特点是按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状态修”,做到既不失修也不过剩修,避免了养护维修中的盲目性,使设备始终处于可靠受控状态。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轨检车和车载添乘仪自动生成的设备数据与线路平面图连接,做到实时监控线路状态,同时将生成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建立综合信息传输网,及时制定检修对策,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线路设备数据,指导养护维修。线路养护维修的组织管理分为“修养分开”和“修养合一”形式。我国线路养护维修组织管理以“修养分开”为目标,鼓励专业维修公司的发展,注重线路维修质量以及维修新技术的应用,以适应客运专线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