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综合运输》2009,(10):93-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采取措施,在我国实施和恢复绿色交通,使城市空间资源向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倾斜,构建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当前,我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出行环境恶化趋势明显。近些年,很多城市虽然在道路里程、标准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道路空间分配不平衡,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输》2012,(6):91-92
柏林年轻人出行,更倾向于步行、自行车以及公共交通出行,且德国年轻人的小汽车保有率正在下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们意识到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能够改善环境;二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三是小汽车在德国已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柏林的自行车出行是其成功的案例,柏林正通过自行车网络大规模扩展、公共私人空间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及加强沟通交流等措施成为自行车城市。同时配合中心区小汽车交通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停车管理,新的发动机技术和车辆概念(电动汽车)及小汽车租赁,以达到未来城市中小汽车的使用更少、更多样化及更理性。在道路空间再分配上倾向干非私人机动车交通。  相似文献   

3.
罗斌  陈选格  金炜 《综合运输》2022,(5):155-160
2017年,共享单车首次进入台州市场,并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着停取便捷、低碳节能、经济实惠、使用灵活等特点,为城市交通出行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成为了台州市区居民出行不可缺失的选择。然而,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的急剧增长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管理的挑战,尤其是车辆停放问题、车辆周转率较低及侵占传统公共自行车出行比例的问题。本文以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及公共自行车现状运营特征为基础,并结合台州市“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对台州市“十四五”期间共享单车的出行比例、容纳量及投放规模进行预测,并对共享单车运营规模的控制及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在我国城市构建交通平静的概念,从完善城市居住区的道路设施、限制机动车的使用、公交优先、倡导骑自行车和步行出行、倡导绿色交通理念的角度探讨构建交通平静模式的方法策略。本文旨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设施的建设和理念的推广在我国城市构建交通平静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叶敏  王森  高唱  康浩 《综合运输》2023,(2):143-151
近年来,中国城市中共享电单车出行在共享主动交通(Shared Active Transportation, SAT)出行中的比例迅速增加。在地铁站附近的共享电单车出行成为了轨道加慢行出行模式中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和换乘出行识别的技术限制,现有研究对中国城市地铁站附近共享的电单车的出行特征的讨论尚不充分。本研究以共享电单车和共享单车出行特征比较为框架,对比了出行目的地可达性,时辰分布和出行产生率等指标。研究基于距离每个地铁站50米以内的订单信息展开,利用指标数值比较和双样本t检验,对距离、时间和范围的差异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时辰分布和出行产生率根据典型工作日分小时和位置汇总,并利用分层聚类方法对结果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共享电单车将地铁站的可达性从800米扩展到2000米。与共享单车不同,共享电单车可能会在沿轨道走廊方向和地铁具有客流竞争关系。共享电单车的出行目的也并不局限于通勤出行,不同地铁站的出行产生率有所差异。本研究提供了共享电单车的基本出行特征绩效指标,以及与共享单车出行特征差异比较结果。研究结果可对共享电单车和地铁的接驳提供政策建议,并可能对中国城市的公交导向(TO...  相似文献   

6.
正相较于出现较早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的出现势必对其产生了一定影响。究竟这种影响是好是坏,业界专家和百姓各有自己的看法。共享单车"火"在哪儿?共享单车的火爆速度,可谓是"一夜春风"后的繁荣景象。瞬间,共享单车的靓丽身影就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多老百姓是在糊里糊涂中,就接触到了这么时髦的出行方式。然而,事实上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火了以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共享单车经营者能够真正从用户体验出发,不断改进经营模式及策略,共享单车自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共享单车横空出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是以亲民便民形象深入人心。但最近听到不少城市先后发声暂停共享单车投放,理由是车满为患、无序停放、阻塞交通。根据市民日均出行次数4次,共享单车使用占20%,日均单车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共享单车在居民出行"最后一千米"承担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共享单车作为城市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来的乱停、乱放和机非混行干扰交通流等问题应引起城市交通管理者的重视。以南码头路街道为案例进行调查和研究,结合现有的交通政策、法规、规范及自行车停车场设计原则、选址要求和指标等,确定区域停放区面积和共享单车数量需求。将城市土地利用性质和道路规划布局现状与共享单车停放需求相结合,合理布局、规划共享单车停放区,对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和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     
《综合运输》2009,(10):90-91
<正>6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表示,据统计,目前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一般占全方式出行的60%。但是,目前自行车出行比例正以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银川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交通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缓解银川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选择银川BRT沿线为调研区域,对慢行交通系统作出具体研究。通过对BRT沿线两侧用地性质调研分析,确定银川BRT沿线典型站点,总结当下银川BRT沿线现状交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慢行设施结合的状况和街道人性化设施布置,在实际经验和具体数据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银川BRT沿线现状交通的街道绿化,步行走道,节点空间及相关慢行设施提出具体改善措施,以此配合银川创建公交都市,减少机动车出行使用率,缓解当下银川交通拥堵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4月底,我国成规模以上的共享单车企业达到了38家,投放的城市为100个,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注册用户的人数超过1亿,提累计出行次数超过10亿……共享单车产业正在快速膨胀。5月22日,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资源日益紧缺,伴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缓解交通出行紧张压力,满足广大公众出行内需,慢行系统正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目前十分流行的共享单车以及传统的公共自行车正是解决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的问题及出行需求,本文将分析建设城市慢行系统的背景及意义,并初步提出了基于一卡通的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构建模型及其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机动化存在问题城市交通机动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综合反映,中国加入WTO后,机动车价格大幅下降,城市机动车上牌数量放开,机动车拥有量逐年剧增。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这是继深圳、成都、上海、南京之后,国内第五个城市发布类似征求意见稿。从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风靡国内多个城市,黄、绿、红等各色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带来了方便,但也衍生出车辆乱停乱放、市场无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城市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市的共享单车出行大数据,提出了共享单车停放需求预测的多项Logit模型。首先分析了单车停放需求的影响因素,然后选取了时间、空间及天气方面的12个因素为自变量,通过Wald检验分析了这些因素与停放需求的相关性和显著性,基于多项Logit模型建立了共享单车的停放需求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工作日、时段、商业区、所临道路类型、临近轨交站、高温、下雨、以及风力等级与共享单车停放需求显著相关;构建的预测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为77.5%,其中对出现频率最高的低停放需求预测准确率高达86.49%。  相似文献   

16.
5月26日,北京市机动车突破了300万辆大关!据说这是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还据说一座1500多万人口的城市,平均每五个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这样的机动化程度已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可是我看见的却是:北京的城市道路一天比一天拥挤,主要道路上蜂拥在一起慢慢爬行的各种机动车果然是一片繁荣;北京的汽车时代显然离"快速机动化"渐行渐远,出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致命伤",更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说"共享"是当下的热潮,那么"出行"则是永恒的需求。风头正劲的共享单车、"看上去很美"的汽车分时租赁、"昙花一现"的共享电单车……共享出行产业在不断试错中前行,也相伴成长的"烦恼"——以摩拜单车、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市场,"随借随还"的模式更加便捷,却也导致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多重尴尬,折射维护与管理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阐述现代步行理论发展史,探讨步行在各个时期的重要度的基础上,以步行指数为例,从社会、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步行指数的运用研究进行了国外文献综述,最后指出步行指数对我国步行性社区的研究具有借鉴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12,(6):92-92
香港机动化出行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非机动化出行比例较高,很多市民将步行/自行车出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这无形中极大降低了香港的交通拥堵程度。香港经验是:在城市规划上,每个小区基本上都有足够社区设施提供生活所需。因此一般在生活需求上,市民往往只需步行5至15分钟便可往来目的地;政府也鼓励市民以步行的方式往来不同的目的地,以减低市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正与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相比,分时租赁"起步较晚,蓬勃发展,但举步尚艰",在带来高效城市出行解决方案的同时,却迟迟没有真正爆发。当下各方应如何协同创新?未来产业又将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汽车分时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短租共享模式,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2010年后进入中国市场起步发展。与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相比,分时租赁"起步较晚,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