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联盟由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奇瑞控股集团、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三省一市共73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响应成立,涉及电池、电机、车联网、软件等行业上中下游企业。据悉,该联盟成立的宗旨是联合三省一市的资源,打造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推进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7月8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这至少是2009年3月13日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以来,依托当地汽车企业成立的国内第7个地区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其间已有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2009-06-02)、广东省电动汽车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2009-07-17)、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09-09-25)、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2009-12-18)、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2010-06-27)。据报道,湖北等地也或将有类似行动。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9,(26):7-7
2009年6月2日,重庆市成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这是继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之后成立的第二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由长安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恒通客车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发起,现已有重庆力帆、神舟科技、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器》2009,(11):27-27
从江苏省经信委获悉,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5.
张久英 《时代汽车》2014,(11):78-79
2014年10月31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安凯客车承办,活动旨在通过国内外行业专家、上下游产业链和主管部门的深入探讨,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展示安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商业化推广等方面的整合优势,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为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在吉林省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下,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于日前正式成立。该联盟由一汽集团、吉林大学、长春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科研、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7.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其零部件产业链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会。文章以梳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过程中的商业机会,分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三电"系统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及市场占比、关注零部件的成本分析、充电桩、车联网及其他后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文章最后简单介绍了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现状,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创业投资者介入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以详尽的引导分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投资见解。  相似文献   

8.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驾驶园》2009,(4):14-15
3月13日,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整合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已有美国伊顿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ZF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家院校成为联盟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当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热潮发展得如火如茶。巴黎车展首展了多款节能汽车,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各大汽车制造商也在车展上宣布了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量产计划和上市日期,令人振奋。国内,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题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的困惑》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席蕾 《运输车辆》2010,(8):19-19
2010年6月27—28日,由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主办,江苏省汽车行业协会承办,以“绿色制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为主题的江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展洽会在南京举行,苏州金龙展出了KLQ6129GHE1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KLQ6129GEV纯电动低地板城市客车2款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城市客车。  相似文献   

11.
<正>时至如今,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原因,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新能源汽车需求成为了最受人们关注的方面。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而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各个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也在迅速发展。研究机构尼尔森从2012年开始,就对新能源  相似文献   

12.
陈洪基 《时代汽车》2009,(11):58-60
近年来,襄樊汽车产业着力于新能源汽车及部件领域的开发和生产,部分产品进入市场。雄厚的汽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业是襄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利用现有的研发和制造平台着力于车用燃料(能源).动力装置.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改造,是襄樊新能源汽车及部件研发生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1月,或成为出台汽车新政最多的月份之一。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首批免征车船税新能源汽车车型公布,明确了首批49个产品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工信部出台了新的《乘用车和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新年伊始,新能源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战略重点的架构显现出来,中国汽车工业以新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为导向的产业布局已经初见端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9,(25):13-13
近日,由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鱼嘴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及我国部分汽车企业都把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纷纷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相对明确的时间表和技术路线。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零部件技术的发展,这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把“混合”和“电”作为零部件技术研发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根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国家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500亿元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100亿元支持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另有50亿元用于支持试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有100亿元用于支持试点城市新能源车零部件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9,(49):12-15
在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结合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关键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09,(2):13-13
2008年12月28日,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工程基地授牌同时,北京市公交集团与福田汽车签订了800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及底盘的采购协议;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我国的诞生始于2009年初,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国已有13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联盟的发展由于区域化特征明显而表现出发展的困惑。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文中通过对总体规划、关键点分析和对未来规划方向的探讨,深入开展了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规划研究。期冀不仅能为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而且能为其他联盟应对发展困惑提供一种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亚洲最大     
正2017年10月18日至21日,亚洲第一大新能源年展——2017(第五届)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中国国际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交流展览会、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自国务院推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目前实施进程已过半,正是巩固前一阶段成果、部署下一步工作的关键节点。而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正是我国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发布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