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隧道建设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和隧道涌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施工废水和涌水的来源、水质特征、以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雪峰山隧道施工中的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雪峰山隧道施工区的地下水位及水质的监测数据,简要分析了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得出隧道施工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施工排放的废水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一定污染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烟台西山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山岭公路隧道而言,由于城市人口、设施较为密集,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而城市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即在充分考虑隧道使用功能以及工程造价的同时,应尽可能将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隧道景观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将成为城市公路隧道建设的重要理念。文章结合烟台市西山隧道工况,介绍了城市公路隧道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武隆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岩溶水量大,对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结合对岩溶整治方案的研究,从施工安全防护、岩溶水处理、岩溶地段隧道结构、基础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岩溶地段隧道设计构思和经验教训,阐述了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并对隧道内岩溶暗河的整治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隧道施工的特点,从人、物、地质、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隧道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兰渝线桐子林隧道施工中揭示的3处岩溶、暗河、岩溶水的发育特征,以及对不同岩溶提出了几种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并进行了方案分析、比选探讨.目前隧道施工已穿过岩溶地段,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隧道通过后未产生新的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西北地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利等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多要穿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层,施工掘进中经常遭遇突水、涌砂等灾害,致使工程进度缓慢,威胁施工安全,同时对区域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文章结合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富水粉细砂层段施工实例,提出了刚性袖阀管束注浆新技术,刚性袖阀管束在纵向可发挥地层锚固作用,提高开挖面稳定性;在径向可发挥预支护作用,有效约束松动圈形成,控制隧道变形。通过在胡麻岭隧道运用刚性袖阀管束注浆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砂层成孔性差、浆液扩散困难以及可注性差等技术难题,注浆效果和注浆施工效率明显提高,保证了富水粉细砂层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工程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加之工序复杂、隐蔽工程多等,隧道施工难度较大。为保证隧道施工质量与安全,介绍隧道施工的特点、隧道施工的相关技术,并以实际工程为例,从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优化施工工艺及施工配置、隧道大管棚施工控制、爆破施工安全控制等方面,提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对策,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建设容易受地质条件、施工安全、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新奥法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通过综合应用先进的支护措施、灵活的施工工艺和精确的施工参数控制,有效应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隧道洞口段施工、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支护手段及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山岭隧道施工的防坍技术,对为隧道施工提供防坍信息所采用的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等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The shield tunnel is an ultra-long linear space. It will cause a lot of dust during the tunnel maintenance and overhaul operation, which is extremely unfavorable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nd the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tunnel. 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ventilation effect of the linear space using the conventional dust removal technolog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overhaul perio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overhaul of a cross-river tunnel in Shanghai, combined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device optimization and process combination, a three-stage dust reduction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for tunnel overhaul construction is proposed, namely taking a water sprayer at the working point to control the dust at the source (primary protection); installing electrostatic dust removal and water filtration dust removal equipment in the tunnel(secondary protection); and installing two sets of water curtain spray device at the two tunnel exits to prevent dusts from diffusing into the atmosphere. It explores the actual dust-reduc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dust-removing measures and layout combinations, laying a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green and efficient dust reduction.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
明月山特长隧道涌水突泥综合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月山隧道为具有多种不良地质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了特大涌水、突泥灾害,造成严重坍塌事故。通过对隧道涌、突水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坍塌形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对地表、洞身及坍塌体进行了固结和加固,快速而有效地完成了突泥及坍方段施工。文章介绍了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概况和采取的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隧道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涌水的情况,给施工带来困难和不安全因素。文章通过对雪峰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涌水的长期观测,总结出隧道施工涌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为今后类似隧道的施工涌水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道路隧道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集中排风塔的设置较难与环境协调,日趋成为隧道建设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几种降低隧道排风塔高度的思路,并通过对风塔环境影响评估中遵循标准的分析,提出及时制定隧道行业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锦屏水电枢纽工程是一项大型的水电工程,它的建设将为国家特别是西部的电力行业做出巨大贡献,该水电枢纽辅助洞工程是水电站前期工程的控制性关键项目。文章介绍了施工中遇到的高压涌突水问题,以及根据不同的地质和涌突水情况确定的不同处理措施,可为今后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厦门海底隧道建设中涌水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厦门海底隧道F4风化深槽的涌水情况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由于隧道在穿越风化深槽段时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因此对隧道施工三个阶段的涌水量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注浆密度下的涌水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开始开挖阶段,涌水量较大,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左右侧导洞开挖时,涌水量逐渐增大,但隧道中间部分开挖后,涌水量有所降低;数值计算所得涌水量结果与规范推荐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涌水的公路隧道消防供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涌水是施工、运营中引人关注的问题,文章以福建漳诏高速公路鼓志山隧道为例,介绍了利用隧道涌水取代深井系统取水、以高位水池重力流取代全自动加压供水的消防供水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我国在建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雪峰山隧道进口端为例,分析了施工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找到预测及处理的措施,为今后类似的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