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场调查资料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和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对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和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韶关地区最为常见,每年都有可能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公路地质灾害预案为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对公路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制订公路地质灾害预案的实践,对防治公路地质灾害的基本原则、减轻公路地质灾害的基本措施、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排查工作中存在的组织紊乱、资料管理无序等问题,通过对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沿线278段边坡的排查分析,研究了隐患排查工作流程,以规范管理程序,实现公路边坡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理向超前预防的转变。通过"贵州省路基管理及公路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所排查的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沿线高边坡地质灾害信息的在线查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或各类构造物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根据自然区划的一般理论,对甘肃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结合甘肃省公路建设的实际,提出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的原则、等级和指标体系。提出公路地质灾害群聚程度指数和发育强度指数等分区定量指标并在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中加以实践。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分为4个区,20个亚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公路建设中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滑坡等。为了防止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通过对赤峰地区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等分析、研究,提出了赤峰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一般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邵艳  余绍淮  徐乔 《中外公路》2019,39(3):312-314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制约因素多、工程难度大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扫描的山区高速公路环保选线方法。在高精度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基础上,通过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识别与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公路纵、横断面设计,实现山区高速公路环保选线选址研究。贵州省都匀至安顺公路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工程方案,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小,为山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路线走向与边坡地层走向的关系、边坡外部形态、坡体结构和岩土体性质等因素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的影响,提出了以"影响因素叠加识别方法"为核心的山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快速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国安 《公路交通技术》2012,(5):122-124,128
随着公路隧道的不断发展,隧道建设中越来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现象.以广梧高速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隧道建设中出现的岩溶、涌水、高液限土、塌方、初期支护大变形和开裂等地质灾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治措施,可为类似隧道工程地质灾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8,(12)
传统基于遥感技术开展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分析时,容易出现视觉误差和死角,难以全面、准确地对地质灾害进行判别。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山区公路典型地质灾害的倾斜摄影三维建模与分析方法,可以从任意视角对地质灾害体进行观察,并可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首先,根据高原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区域的地形特点,配置了无人机硬件平台。然后,针对两种公路典型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系统地阐述了倾斜摄影三维建模与分析方法,包括航飞拍摄、照片检查和预处理、三维立体重建、灾害分析与应用等4个步骤。使用本文方法对3个实际的公路地质灾害点开展了三维建模与分析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危害,灾害的超前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公路地质灾害灾前识别的目的和原则;运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方法,从孕灾环境、灾变迹象、设计施工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崩塌、滑坡类公路地质灾害的易发路段及其识别方法,提出了识别判据(其中崩塌灾害的识别判据8条,滑坡类灾害识别判据9条),使潜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识别成为可能,可以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使公路地质灾害治理更加主动和超前。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文的灾前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公路工程岩土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公路地质层的岩石性质、地区整体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了相关实地调查,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分析;对该地区公路地质所造成的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工程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低度危险区总里程为14 km,占公路全长21. 87%;中度危险区域的总里程有34 km,占公路全长53. 13%;其中属于高度危险路段总里程数为16 km,占公路全长25. 00%,表明本工程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上偏中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脆弱环境下山区公路具有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特点,综合应用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S"技术和数学理论方法,正确合理地把握山区公路选线与环境、地质灾害的关系,以期从公路工程建设的源头上减轻公路选线对脆弱环境的影响,减少或避免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公路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传统管理的缺点,提出了基于GIS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结合西部在建、运营中的高等级公路中的某些重点地质病害路段的工程实际情况,依托商用GIS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图像功能,以Oracle为系统数据库、ArcGIs为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开发平台,采取集成二次开发的方式用跨平台语言Java进行整个系统的研发工作.该系统以地质灾害的空问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系统数据库,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问分析能力,形象地评价、预测和预报了地质灾害,为西部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和防治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部公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根据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监测管理存在的自身特点,提出开展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系统开发目标、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研究的关键技术,构架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地质灾害的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系统数据库,依托科学的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可以形象地表达公路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准确地评价、预测和预报地质灾害,为西部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整治灾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边坡地质灾害又是其中主要类型之一。边坡灾害所引发崩塌、滑坡等成为了阻断交通的主要因素。所以,对地震所引发的边坡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对震区道路边坡地质灾害进行大量、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分析总结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的分布特征、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边坡动力破坏的主要类型以及边坡地质灾害对公路基础设施的影响,并提出了震后公路边坡病害的防治对策建议,以期在今后几年的公路灾后重建过程中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地质地理条件下公路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地质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针对三峡库区复建公路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分析、预测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的危害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评价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定量或半定量评价体系和方法。文章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以及现有的地质灾害评估理论和实践,并结合公路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情况,提出了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危害性、发展趋势及危险性评价方法,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是保证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ArcEngine开发组件,针对公路实际,引入GIS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手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评价模型,得到公路沿线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价专题图.同时,综合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栅格数据,利用栅格空间分析算法,采用Visual Basi...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三贵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度分段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对贵州省其他公路线而言,三穗~贵阳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发生更频繁、危害更严重.结合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选定8项评价因子,采用黄金分割法确定其权重;运用综合分析的因子叠加法,对贵州省三穗~贵阳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度分段评价.评价结果包括:高危险度段(岑松镇~三颗树),中高危险度段(三穗~岑松镇),中危险度段(谷脚镇~贵阳、三颗树~下司镇),中低危险度段(黄丝镇~三元镇),低危险度段(三元镇~谷脚镇、下司镇~黄丝镇).  相似文献   

20.
鉴于公路隧道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具有危害大、治理难的特点,以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盘岭隧道为背景,阐述了隧道右洞第一次、第二次涌水突泥过程和治理措施及效果,2次分别采用超前管棚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围岩,治理效果前者欠佳、后者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