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三军一体的指挥体系要建立与军队作战、后勤指挥体制相适应,与国家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相协调的军交运输指挥体制。要以国防交通动员机构为基础,由战区司令部门、后勤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组成军政一体、高层次、权威的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防空作战交通运输保障力量。在组织反空袭作战运输保障时,应采取集中统一的直接指挥与相对独立的委托指挥相结合的灵活指挥方式,提高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2.
建立高效指挥机构,突出软件建设,努力提升车辆装备保障指挥、协同能力。一是建立统一的装备运输指挥体系。总部、战区及地方政府部门各抽调一名副职负责,吸收相关部门人员参与,成立军交运输指挥小组,根据遂行受领任务情况,统一指挥调度,加强计划管控,统一调配部队与地方运力。抓住关键环节,强调对重点物资、重点方向、重点部队实施重点运输保障,使特殊时期各参战单位、军地之间车辆装备运输保障有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同步指挥的网络体系。同时,必须重视组织指挥的网络化、自动化建设。运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发挥军地之间、上下级军交运输部门之间的互联网络,扩大信息源,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车辆装备运输保障的动态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实现指挥决策和计划向科学化、快速化发展。二是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3.
建立公路军事运输信息系统的现实意义 适应新军事变革,推进公路军事运输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提高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应用信息化指挥手段和运输装备,对所运送的人员和物资实施灵活指挥、全程监控,才能实现各种运输力量在时间、空间上的统一,最大程度地实施作战保障。通过建立公路军事运输信息系统,对文字、素质、图形、音像等各类数据进行搜集和处理,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提高军交运输综合保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概念 精确保障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指挥决策自动化技术,对作战部队实现动态的、连续的适时、适量和准确地点的保障,以适应现代军队作战范围广、机动速度快的特点。军交运输精确保障是指军交运输系统依托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军交运输保障的可视与动态模拟,准确预见和把握军事物资的流向与流量,并以此为基础在军交运输保障各节点上实现高效合理的物资运输,达成军交运输保障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围绕指挥灵,建立统一的指挥保障体系。战时必须建立权威的运输保障机构,按照统分结合、机动灵活的原则,做到既能统筹全局,对战区内所有军交运输保障力量实施统一指挥,又能按照预定的责任区分,对保障力量实施区域指挥,还能根据战役、战斗进程和战场变化,采取逐级指挥与越级指挥、按程序指挥与委托式指挥相结合的方法实施随机指挥。  相似文献   

6.
郑军  赵振详 《汽车运用》2003,(10):18-18
建立三军一体的反空袭作战汽车运输保障指挥体系。首先应在战役后勤一级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指挥机构,负责统一筹划和使用后勤运输力量,统一组织各项运输保障的计划和控制协调,统一组织运输防卫。同时,各防空区均应建立相应的区域性联合后勤汽车运输指挥机构,对各区域内的汽车运  相似文献   

7.
预有准备,掌握运输保障主动权一要培养适应应急作战需要的军交运输保障人才。着眼应急作战运输保障任务需要,以本职岗位培养为主,结合军、地院校和专业训练机构培训,综合运用岗位练兵、委托培养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提高培养层次,加大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军交运输人才遂行应急作  相似文献   

8.
加强军交运输干部基础能力培养 当前,应重点抓好“五种能力”的培养。一是组织计划能力。无论战争形态、进程和运输方式如何变化,军交运输任务主要还是通过军交运输干部具体的运输计划方式组织交通部门和部队来完成。因此,军交运输干部必须能够正确地领会首长和上级的作战意图,树立全局观念,运筹帷幄,遇事不惊,果断处置,  相似文献   

9.
加强领导,提高运输指挥能力.恐怖活动往往具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因此必须加强运输保障的组织领导,准确领会上级意图,确保上级决策、指示贯彻实施,防止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反恐作战时参战单位多,保障关系复杂,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运输指挥机构,统一制定运输保障计划,统一组织军队和地方运输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战争军交运输保障具有决策一体化和智能化、运输可视化和透明化、保障主动化和精确化、形式集约化和叠加化、调控直达化和动态化等特点。适应这些特点和规律,实现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系统集成,必须着力解决军交运输指挥平台、保障样式、保障体制和防护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谭清顺 《汽车运用》2012,(12):11-12
一、以高效信息化应用为牵引,全面提升一体化军交运输保障建设水平(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顶层设计。军交运输信息化要在全军信息化总体框架下,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总部机关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筹划下,结合军区担负的任务和作战需求制定本战区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协调处理好建设中与其他部门和地方交通战备部门之间的关系,全面指导军地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与联勤运输相适应的运输指挥体制 具体应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一是在编制构成上一体化。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军事运输体制的确立,必须与战场上的各种参战力量、作战样式、战场环境和运输保障任务相适应。因此,必须在战略、战役层次上,建立由各军兵种以及国家和地方铁道、交通、邮电、民航、民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一体化的联勤运输指挥机构,对各种运输力量实施统一  相似文献   

13.
骆九玲  李广银 《汽车运用》2010,(5):F0002-F0002
<正>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军交运输部门根据军区情况通报,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筹组精干人员,组织救灾部队、物资向装载地域集结的同时,紧急向机场、车站等交通站点派出军交运输指挥协调组,主动协调靠前工作,现场组织运输  相似文献   

14.
着眼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加快建立一体化现代军交运输保障体制。一是进一步深化三军一体保障体制改革。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深化和拓展,尽快建立和完善三军联勤军交运输信息化指挥网络,形成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一体化保障网。提高军交运输指挥和保障效率;尽快建立和完善军交运输保障平战转换机制,平时应针对部队跨区遂行任务的特点,研究制定保障计划、接转保障关系和实施方法,确保保障的连续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战时应按照平战结合、快速转换的要求,区分任务,明确责任,制定三军一体的军交运输保障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城市反空袭作战军交运输保障的难点 (一)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协调复杂。城市反空袭作战,军民联合抗击.参战的军兵种多、后勤单位杂,运输部(分)队既有现役部队,也有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分队。军兵种及军地之间的保障任务交叉重叠,保障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2年以来,西藏军区所属某汽车团针对非车管专业干部多、新任职干部多、"4+1"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多,运输指挥专业干部严重缺乏的实际,优化资源结构,科学组训,仅用半年时间,运输指挥人才对口率就由原来的52%上升至88%,有效缓解了军交运输指挥人才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汽车运用》2014,(6):17-17
一、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实时高效的运输指挥体系。一是加强互联互通的指挥手段建设。主要是为汽车运输部(分)队配发功能完善、兼容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的GPS导航定位系统、CDMA通信系统等定位通信装备,解决分队与分队、单车与单车、前端与后端之间指挥不通的问题。实现公路运输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二是完善兼容互通的一体化指挥平台。按照兼容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可视、全程控制的要求,实现上与总后军交运输部、战区联勤部,下与汽车运输部(分)队甚至单车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信息系统贯通民用汽车运力保障队伍.进而构建多路迂回、即插即用的一体化指挥网络。  相似文献   

18.
着眼于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运输保障需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运输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以信息为主导的战争模式,使军交运输地位凸显。从1993年起,美、英、法等国都加拨专款,用于军队运输装备的研发和购置,并对其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部队机动能力和运输保障能力。我军运输指挥  相似文献   

19.
<正>一、建立起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军民一体的应急军交运输管理保障体系军交运输保障的信息化,不仅体现在装备的高速化、重载化、立体化和高机动化上,还体现在指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上。要加速建设信息化军交运输管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依托信息化技术,抓紧与军交运输装备相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提高远程网络化运用水平,为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空军作战中,战争能量释放的准备时限空前短促,"瞬耗即补"的快速运输保障能力成为制胜的重要因素。如何适应信息化战争对军交运输保障的要求,建设一支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