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公路》2017,(4)
为了科学化、信息化地对银川滨河黄河大桥进行养护管理,分析了现有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不足,结合《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开发了基于Client/Server构架的银川滨河黄河大桥养护管理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目的、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三个数据库(基本数据数据库,养护管理数据库,评价决策数据库)的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辅助功能。银川滨河黄河大桥养护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可以优化对该桥的养护管理工作,对其他大型桥梁的养护管理系统的研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标准及规范尚不健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车载Li DAR等技术,对信息化公路养护技术进行了资源整合与集中管理,分别介绍了基于彩色点云的新型数字公路建设、新型数字公路云服务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兰州数字公路养护信息管理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新型数字公路云服务技术的养护信息管理及应用可以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开发建设提供标准依据,实现公路养护数据采集标准化、信息传递网络化、资源调配合理化和养护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公路路面养护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陕西省公路路面养护决策系统既有各具独立功能又有机结合的省级系统和地区级子系统两部分组成。该系统集路面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决策,省局养护资金分配为一体,管理范围覆盖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构成了真正的省级路面养护决策系统。本文从系统设计,系统模型,路面状况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等方面介绍了陕西省公路路面养护决策系统,以期与同仁交流路面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的体会,提高我国公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路面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是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制订、养护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利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可计算得到沥青路面未来技术状况参数,为养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和养护决策中的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南省高速公路上多座桥梁的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工作,介绍了现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中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体系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与以往同类标准、规范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的新特性、新内涵和新要求,从树立养护新理念、采用检测评定新手段及推广养护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公路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交通部修订并颁布了《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对于客观、准确地反映全国公路的养护质量,指导基层养护机构进行养护生产,促进公路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该标准中以好路率作为评定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并明确规定:公路养护质量的检查与评定总分定为100分,其中路面占50分。  相似文献   

8.
高效率、智能化的检测设备以及相应评价方法的运用,能够为路面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回顾了路面检测技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和路面养护决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快速检测技术和科学决策方法,包括建立管辖路段公路数据库、采集路况数据、评定公路技术状况及分项指标、预测路面性能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性养护规划,实践表明,可节省养护资金的投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大量城市盾构隧道逐渐进入高维修阶段,而我国目前在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面的技术体系和相应的指导规范又存在严重脱节的背景,结合盾构隧道的实际病害情况,对隧道养护现状和主要问题、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方面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隧道评定单元的划分原则、子构件评分指标、构件单元评分方法以及隧道结构整体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检测数据,在实际隧道检测和技术状况评定中得到了应用,可以为城市盾构隧道结构性能评定和后续的养护措施决策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双曲拱桥技术状况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单跨空腹式双曲拱桥为例,分析了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及CJJ 99-200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在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双曲拱桥的特点和评定要求,提出了改进的权重修正法。该方法消除了桥梁未设置构件对整桥评价的影响,使得评定结果更好地反映双曲拱桥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