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邮轮市场及政策线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析了全球邮轮市场的状况,解读了国内外邮轮产业政策,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3日,由中船邮轮和Vessels Value联合主办的"邮轮市场及政策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研讨会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等多位邮轮领域专家参与。与会专家分析了全球邮轮市场的状况,解读了国内外邮轮产业政策,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开展沿海邮轮业务可以在丰富邮轮航线产品、实现沿海邮轮港口合作共赢、拉动邮轮旅游经济及壮大本土邮轮力量等多方面促进邮轮产业的持续发展201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国。2017年全国邮轮港口接待邮轮1 128艘次,客流量达494万人次。  相似文献   

3.
邮轮母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国外多数是对实体经济的拉动,而我国一些地方则是着眼于对地产经济的拉动。18年前,当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呈现的浪漫爱情故事深深感动了国人的同时,豪华邮轮这种奢华精美的旅游方式也开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国邮轮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邮轮码头建设浪潮更加迅猛,各地争先建造邮轮母港,打造"邮轮母港城"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么,如何定位邮轮母港?中国的邮轮港口码头建设如何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邮轮旅游业,分析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的特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量不断上升,挂靠母港的邮轮大型化趋势明显;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港口的国际邮轮接待能力提升;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推进邮轮旅游市场创新发展。针对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旅游需求多样化与邮轮旅游航线单一性的矛盾、邮轮旅游快速发展与经济贡献度有限的矛盾、中资邮轮的发展现状与国外邮轮企业始终掌握市场主动权的矛盾等问题,给出对策及建议: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土邮轮旅游;加大对本土邮轮企业购置邮轮的政策支持;延伸邮轮产业链,提升邮轮产业经济效应;不断优化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环境,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7月18日,中国邮轮产业技术发展研讨会在中国船级社总部——北京船检大厦隆重召开。会议围绕"聚焦世界邮轮技术,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的主题展开。会议由中国船级社总裁李科浚主持,应邀参会的国际知名邮轮设计公司与行业专家就邮轮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食品几乎难以登陆邮轮,诸如此类的壁垒,导致红火的邮轮产业至今未能大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然而,近日"支付宝"登陆邮轮——看来邮轮高傲的身段也会因中国的顶尖产品而放下。业界总是说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具有1:10的带动效应,将有力拉动邮轮设计制造、邮轮物资配送、港口运营服务、旅游商业商务、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中国从业者可能面临的是诸如此类的尴尬局面——因为食品安全的理由,中国食品几乎不  相似文献   

7.
1月12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与上海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完成的《2008~2009中国邮轮发展报告》(简称“邮轮发展报告”)在上海对外正式发布。同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邮轮经济研究所宣告成立。在当前经济下滑与低迷的寒冬里,助推邮轮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新领域,对拉动我国经济内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兴 《珠江水运》2012,(18):48-5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邮轮旅游正在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中国市场在世界邮轮产业格局中快速崛起,吸引着众多国际知名邮轮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邮轮经济走过了"国际邮轮到港服务为主"的起步发展阶段,步入到"国际邮轮到港服务与中国公民出境服务并举"的快速发展阶段。9月8日至10日,由国家旅游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主办的,以"培育邮轮市场,发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邮轮市场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调整期内,面对邮轮航线同质化日趋严重等现状,厦门港积极推动邮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模式,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逆势增长一、我国邮轮产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06年,歌诗达邮轮"爱兰歌娜"号在上海首航,标志着我国新时期的邮轮产业从零起步。  相似文献   

10.
洪明  杨亮 《中国港口》2012,(9):52-53
<正>国际邮轮市场重心的东移为我国发展邮轮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多项鼓励支持政策也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世界邮轮市场发展现状1.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我国邮轮旅游经济的稳定及长远发展、推动本土邮轮品牌建设,阐述我国邮轮旅游产业中邮轮旅游市场规模、邮轮旅游销售方式、邮轮游客结构、邮轮旅游产品开发以及邮轮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邮轮旅游经济发展建议:推动本土邮轮品牌建设,引入多样化的销售模式,开发文旅融合的体验型邮轮旅游产品,培养邮轮旅游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潘勤奋 《中国港口》2007,(9):19-20,5
<正>邮轮经济是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与发展而推动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邮轮码头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母港码头、停靠港码头与小码头。邮轮母港的节点经济特征,能给抵达、停靠、离开邮轮码头带来各种消费和收入。研究表明,邮轮母港的邮轮经济收益是停靠港的10~14倍,邮轮经济对邮轮母港所在区域的经济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邮轮产业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邮轮旅客出入境总人数495.5万人次,同比增长8%,11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1181艘次,同比增长17%。但是,近期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开始降温,有媒体统计各大邮轮公司2018年在中国投入的艘次发现,皇家加勒比等国际邮轮公司正在削减中国市场的船只数量,调查机构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市场未能达到预期"。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7)提出,国内邮轮旅游市场逐渐由"高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评价我国邮轮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推动“十四五”乃至未来各沿海城市邮轮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邮轮产业统计分类、邮轮属地产业与关联产业的不同内在机理以及产业遴选评价准则等设定,构建考虑邮轮产业与邮轮市场耦合效应的“两阶段多维度”邮轮产业遴选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在海南进行具体应用,结合海南经济产业特点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明确提出9大类邮轮产业的不同发展定位及各类产业的发展重点,以更好地支撑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乃至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娄铭 《中国港口》2018,(3):30-32
2017年,母港邮轮接待量增速趋缓,邮轮及靠泊艘次都处于调整阶段。同时,邮轮产业中母港邮轮靠泊收入逐渐失去爆发性增长的优势,新型产业经济发展动力亟待挖掘,通过供需市场的新增长点拉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海上旅游及邮轮产业日渐繁荣起来。在中国的朝阳产业中,旅游业一直处于最为显著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邮轮经济在全世界旅游产业中的迅猛发展,邮轮旅游市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与此同时,邮轮旅游在中国的整体旅游市场中,也将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个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通过选择邮轮出行的旅游方式,将成为旅游消费经济新的增长点。当旅游消费者开始主动对邮轮进行接受和认可,且邮轮消费日趋成熟时,必将带动并促进中国整体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邮轮产业以其强大的拉动能力和吸附能力已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新动力。广州发展邮轮经济优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当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与挑战,借鉴国内外邮轮经济发展的经验,以邮轮经济为突破口,加大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丁敏 《中国港口》2018,(12):19-24
在国内邮轮产业蓬勃发展和全球邮轮产业中心东移刺激下,我国邮轮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一片火热,但实际运营效果不容乐观。邮轮码头的经济产业依托、客源腹地、航线开辟、盈利状况等不乐观的现状,要求我国邮轮码头必须合理布局、有序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旅游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自2006年以来,邮轮旅游逐渐升温,成为大众旅游领域的新星和经济增长的亮点。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邮轮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邮轮自主设计建造和邮轮船队发展取得显著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邮轮游客满意度,针对现阶段我国邮轮旅游市场运营现状,以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海洋量子"号对客人的调查问卷数据为研究数据,结合邮轮旅游满意度相关理论,从邮轮餐饮、船上服务、岸上观光、邮轮公司及旅行社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海洋量子"号邮轮在我国市场满意度问题进行研究,从邮轮公司、邮轮母港和旅行社等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