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太聪  王卫锋  苏成 《公路》2007,(10):62-65
在确定斜拉索的无应力索长时,悬链线理论虽然可以精确地考虑斜拉索的非线性力学效应,但迭代计算繁琐,不便于工程应用;基于简化假设的E rnst等效弹性模量理论虽然计算简单,但对于长柔索的计算精度有所不足。本文基于悬链线理论,通过近似求解索张力的水平分力,避免多次迭代计算,即可高精度地快速确定无应力索长,可供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斜拉桥拉索的力学性质主要应用双曲线函数的悬链线理论和应用代数函数的抛物线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采用抛物线理论简单方便,而悬链线理论更接近实际,精度更高。现以悬链线线理论为依据,精确计算拉索的参数,以及进一步的公式简化。简化公式更能体现斜拉索的物理意义,计算方便,便于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拉索的悬链线解答在斜拉桥调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基于作者建立的无弹性悬链线解答,推导了拉索的无应力索原长计算公式,以及索原长与索力之间的增量关系式。算例表明,本文建立的索原长计算式是正确的;索原长与索力之间的增量关系式可应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调索计算,与常用的Ernst弹性模量修正法具有相近的精度。算例还表明,在进行调索计算时,割线模量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且公式简单,建议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简便、精确的拉索拔出量计算方法,利用弹性悬链线精确解推导了张拉刚度和拉索沿两端点连线的轴向刚度计算式,对Ernst等效弹性模量法、割线模量法、精确等效弹性模量法等的计算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算例对各种方法计算的索长拔出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成桥状态,各种方法都具有很高的精度;对施工状态,各种方法也都能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精度最高的3种方法依次为精确等效弹性模量法、割线摸量法和轴向刚度法,其中前2种方法的误差不超过0.6%。因此,推荐使用割线模量法和精确等效弹性模量法进行斜拉桥调索计算。  相似文献   

5.
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推导了用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公式 ,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斜拉桥为例 ,分析了用悬链线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差别。通过比较 ,认为对大跨度斜拉桥 ,用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 ,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悬索桥基准索股线形随着索股跨度、温度及两端高差变化而变化,为实现悬索桥基准索股现场的快速定位与调整,研究一套高效、实用的基准索股线形施工控制计算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编制了考虑索鞍切点变化的索股线形计算程序,建立了基于悬链线理论的索股跨中标高影响公式和调索公式。以某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进行参数分析,得到索股跨中标高随索股跨度、温度、两端高差变化的影响公式,与传统的抛物线、悬链线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索鞍切点变化的索股线形计算程序的计算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较好,误差为毫米级,具有较高的精度。与传统抛物线、悬链线公式相比,考虑切点位置变化的索股跨中标高影响系数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可近似为斜直线。索股跨中标高对温度和索股两端间距的变化比较敏感,影响系数在2左右,施工中应对桥塔偏位和温度进行严格的监测,必要时采取相应调整措施。无论索股跨度、温度及两端高差单独发生任意变化,还是发生任意组合变化,该影响公式和调索公式都能保证一定的精度,误差不超过0.2%,而悬链线公式最大误差为0.81%,抛物线公式最大误差达到8%,此时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推导了用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斜拉桥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公式,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斜拉桥为例,分析了用悬链线与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的差别.通过比较,认为对大跨度斜拉桥,用抛物线理论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健  杨雨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50-153,M0017
通过选取合理的斜拉索参数,分析了基于抛物线理论、非弹性悬链线理论和弹性悬链线理论计算无应力索长的精确度;同时给出了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弹性悬链线理论非线性方程组的详细步骤,得到了较高精度的无应力索长。该方法操作简单,计算精度高,能为设计人员计算精确拉索参数提供有效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斜拉索无应力长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洁纯  戴英樟 《公路》2012,(5):143-147
对比分析了基于抛物线、悬链线理论的五种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计算方法,用两座有代表性的实桥算例分析了各种斜拉索无应力长度解的精度。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斜拉索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斜拉索无应力索长是斜拉桥施工和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常用的悬链线算法虽然可以精确计算出拉索无应力索长,但计算过程繁琐,不便于工程上应用。笔者基于悬链线理论,通过建立索端水平分力与拉索无应力长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水平分力为迭代控制参数求解拉索无应力索长的实用迭代算法。将该法运用于在建黄舣长江大桥无应力索长计算,并与常用悬链线算法进行对比,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且计算简便的特点,便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