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侵蚀性粉沙质海岸建设港口还缺乏足够的经验。本文结合盐城港滨海港区起步工程,对侵蚀性粉沙质海岸建港条件进行了分析。结合研究成果提出适应此种海岸自然条件特征的港口平面布局,提出了在侵蚀性粉沙质海岸建设港口应遵循的原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类似条件港口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依托黄骅港和京唐港区等重大港口工程建设,系统地开展了粉沙质海岸泥沙水力特性、运移形态、淤积规律、航道治理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解决了粉沙质海岸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黄骅港、京唐港、潍坊港、滨州港、东营港以及国外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印尼AWAR电厂码头等港口工程中,研究成果纳入《海港水文规  相似文献   

3.
粉沙质海岸港口布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年来粉沙质海岸的港口工程实践和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粉沙质海岸港口发生淤积的原因,指出了波浪掀沙是港口回淤的主要诱因,沿堤水流运动对航道淤积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减小粉沙质海岸航道淤积,推荐了粉沙质海岸修建港口的合理平面型式,即栈桥与双堤环抱式布置,同时讨论了已建港口减淤的合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骅港外航道泥沙问题的治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水道港口》2009,30(4):233-240
黄骅港航道泥沙骤淤问题是港口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现场观测资料、动力条件、泥沙环境和淤积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黄骅港航道泥沙问题治理的研究方法、整治工程后的淤积情况和实际效果。结合几年来参与黄骅港泥沙研究工作,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关于海岸的性质划分、粉沙质海岸航道骤淤的条件和泥沙运动形式、粉沙质海岸泥沙研究的特点和粉沙质海岸航道泥沙骤淤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水道港口》2008,29(1):20
本刊从中国航海学会获悉,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近海动力环境中粉沙运动规律的研究》获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研究近海动力环境较强情况下的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提出了分3层来描述粉沙质海岸泥沙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的运移形态的新理论;依据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机理,建立了粉沙质海岸大风浪下无掩护航道泥沙淤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淤泥质海岸与粉沙质海岸界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以往淤泥质海岸和粉沙质海岸的界定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剖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根据前人大量试验结果和现场资料,从泥沙粒径、絮凝因子、起动流速、含泥量等因素,结合欧美国家和我国海洋调查规范对泥沙的分类,将泥沙d50<0.016 mm,含泥量大于25%的海岸视为淤泥质海岸;0.016 mm≤d50≤0.12 mm,含泥量小于或等于25%的海岸视为粉沙质海岸,这种海岸的分类不仅与众多泥沙研究成果总体一致,而且包涵了海岸泥沙运动、港口淤积及清淤等组合因素,更贴近于港口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7.
粉沙质海岸建港的若干泥沙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粉沙质海岸泥沙活跃,易起易沉,易发生骤淤,曾一度被视为建港“禁区”,并成为泥沙研究的“盲区”。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粉沙质海岸建港中的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粉沙质海岸港口的回淤及海床冲刷问题,提出了在粉沙质海岸建港中防冲淤措施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海岸性质分类标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黏粒含量15%~25%泥沙水力特性试验成果,引入黏粒含量作为间接、量化指标开展淤泥质和粉沙质海岸分类标准深化研究。分析表明,中值粒径大于0.10 mm、黏粒含量几乎等于0%的海岸属于沙质海岸;中值粒径介于0.03~0.10 mm、黏粒含量小于10%的海岸属于粉沙质海岸;中值粒径小于0.03 mm、黏粒含量大于等于25%的海岸属于淤泥质海岸,黏粒含量介于10%~25%的海岸定名为淤泥质与粉沙质过渡区海岸。研究成果为国内外淤泥质海岸研究在海岸工程的应用上提供了新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9.
在粉沙质海岸建港技术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港区总体布置形式、航道布置、与煤炭港区航道的相互影响和防波挡沙堤主尺度等问题。综合港区总体采用近岸填筑加防波挡沙堤布置模式,新建航道与煤炭港区外航道平行,两航道在泥沙淤积方面有相互掩护作用。起步工程实施效果证明在粉沙质海岸建设大型综合性港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运工程科学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运工程科学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距离工程实际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有很多不足。文章总结了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海岸动力及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平原河流航道整治技术,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水工构造物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技术和水动力数值模拟软件包TK-2D等10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等4种研究手段的发展现状。目的是促进核心技术的形成,提高为重大工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粉沙质海岸港口航道骤淤防治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粉沙质海岸界定标准中的泥沙中值粒径参数值,以及粉沙质海岸不同类型划分。结合港口航道淤积特点,提出粉沙质海岸港口航道泥沙骤淤防治设计标准问题;将重现期概念应用于骤淤统计,以此衡量骤淤的强弱;同时,对骤淤重现期的合理防治标准进行论证,给出建议标准值。  相似文献   

12.
粉沙质海岸的工程泥沙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粉沙质海岸泥沙活跃,易起易沉,易发生骤淤,曾一度被视为建港"禁区",并成为泥沙研究的"盲区"。文中对粉沙质海岸建港中的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王芳萍 《港工技术》2009,46(4):43-43
日前.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大学参加完成的“粉沙质海岸港口泥沙淤积理论及减淤措施研究”课题,通过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4.
粉沙质海岸港口口门位置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几个工程实例,对在平缓粉沙质海岸上建设的港口口门位置选择中涉及的某些技术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撰写的《海岸河口工程研究论丛》第一期10部著作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10部著作为:《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及航道淤积机理》、《波流耦合下淤泥质海岸水沙运动三维模拟》、《基于薛定谔方程的非线性波浪传播理论》、《港航工程泥沙淤积计算手册》、《海岸河口数学模型》、《辐射沙洲建港技术研究》、《粉沙质海岸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国绵长的海岸线上,散落分布着大量粉沙质海岸,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陆续在此类海岸建港,但限于当时认识水平和设计规范的局限性,港口一般按照沙质海岸或者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理论进行设计和建设。然而,投入使用后,出港航道均遭遇严重淤积,特别是外航道骤淤成为影响港口运营的灾害性事件,迫使港口停航封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些地区一度被业界视为"建港禁区"。2002年以来,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港工技术》2009,46(5):41-41
日前,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2009年度评审结果揭晓。我院完成的“粉沙质海岸港口泥沙淤积理论及减淤措施研究”成果荣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江苏滨海LNG码头工程,通过相关数模分析和操船模拟研究,归纳在侵蚀性粉沙海岸浪大、流急、泥沙淤积严重情况下建设大型LNG码头工程总平面布置设计要点;同时提出在水域受限情况下,布置大型LNG码头近、远期双侧靠船的研究思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与泥质和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不同,因为对其认识不足,唐山港在建设初期,遇到了航道骤淤,集中淤积等问题,随着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对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挡沙堤也随认识的深入多次调整,最终圆满解决了航道回淤问题。本文重点介绍唐山港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研究及挡沙堤平面布置的变化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20.
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和外航道淤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性和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泥沙淤积特点,针对粉沙质海岸存在的悬移质、推移质和近底流移质3种泥沙运移形态,提出了计算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淤积的三层模式,并推导了临底流移质淤积计算的实用公式,进而建立了适用于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淤积的实用公式,并以黄骅港实测资料为依据,计算了黄骅港曾出现的大风淤积,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趋势一致、量级吻合,公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