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军 《中国水运》2009,(1):191-192
本文结合国家现行规范,从野外勘探、室内土工试验及岩土工程分析等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岩土勘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外标准有关岩土勘察布置要求的差异化问题,进行了中标(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2013《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欧标(Eurocode 7《岩土工程设计规范》)和美标(《ASTM岩土勘察类标准》)有关岩土勘察布置要求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中外勘察标准在阶段划分、内容、方法、勘探点间距与深度、试验数量、勘察过程中的优化、施工阶段控制与监测等各个环节均存在明显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外勘察标准应用要点。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行业同仁对海外勘察标准的了解和使用,也利于中国勘察标准的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3.
在港口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基础的环节是提供地基基础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基基础设计的最终效果,并影响整个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效果。一般在港口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妥善处理问题,必会对工程施工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就一些常见的此类问题展开论述,以便改进实际工作中港口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行业标准JTS 133—2013《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为基础,与BS EN 1997-2:2007《欧洲规范7—岩土工程设计第2部分:场地勘察和试验》和美国ASTM岩土类主要标准进行对比研究。首次较系统地将中国水运岩土勘察规范与欧美系列岩土勘察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既对三类标准体系进行对比,也对岩土分类与定名、勘察布置、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勘察报告编制等勘察核心内容和主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供业内同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13,(7):2-6,131,132
四航院勘察处有近百名从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试验、岩土监测、工程物探及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25名;各类注册工程师15名。四航院勘察处获得建设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海洋测绘甲级、国家测绘局甲级、广东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CMA等证书。综合勘察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专业结构配置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承担国内外各种大型、特殊或复杂海岸工程勘察项目,业务范围涉及港口航道、机场、公路、桥梁、隧道、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而工程涉及到的岩土工程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对港口的地质勘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通过有效的工程勘察,能够全面了解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从而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所以,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港口地质工程勘察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浅析港口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需要考虑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满足工期与经济效益的要求。着重阐述在港口工程地质勘察中,引进项目管理的方法,从地质钻探、士工试验和室内报告编写等方面提出流程化管理的思路,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建议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十字板剪切试验的设备和方法,简要阐述了十字板剪切试验在水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十字版剪切试验的作用,并提出了试验的注意事项,以期推广该试验在水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义初步探讨了水运工程中层状构造土的岩土工程特性,提出了勘察要点及其土工试验的注意事项,并对其地基评价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应用有关勘察规范的条文。  相似文献   

10.
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港口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多道瞬态面波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技术应用于港口工程勘察中解决岩土层的划分、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抗震设计参数的提供、地基加固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成利民  孙宁 《水运工程》2018,(6):225-230
开展了中、美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差异性研究。采用分类比较法,研究分析中国标准和美欧标准在室内土质分类、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存在的相同点和差异性。中、美、欧在岩土规范的独立性和集成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有着更多的共同点,从工程实践的发展来看,它们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相似文献   

12.
林鸣 《水运工程》2015,(2):36-43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勘察过程中建立组织机构使设计与勘察紧密结合,国内设计单位会同国外有经验设计咨询公司对勘察进行管理,确保勘察工作满足设计需求;勘察过程全面执行国际标准,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大型勘察设备(如海上液压升降钻探平台、具有波浪补偿功能的钻探设备及海床式CPTU设备),按国际标准进行勘察作业及试验,尽量减少对原状样的扰动;结合设计所需参数按照国际标准开展有针对性试验,对勘察结果采用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勘察成果优于常规勘察并已在岛隧工程实施中得到检验。总结本次勘察的组织与实施经验,希望为今后国内大型项目的地质勘察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精细化地质勘察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境外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与国内存在差异的问题,开展了国内外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异同的研究。依托阿布扎比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采用解析公式法、标准贯入试验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境外工程砂土地基中地基承载力宜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推算确定的结论,为境内外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勘察过程中建立组织机构使设计与勘察紧密结合,国内设计单位会同国外有经验设计咨询公司对勘察进行管理,确保勘察工作满足设计需求;勘察过程全面执行国际标准,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大型勘察设备(如海上液压升降钻探平台、具有波浪补偿功能的钻探设备及海床式CPTU设备),按国际标准进行勘察作业及试验,尽量减少对原状样的扰动;结合设计所需参数按照国际标准开展有针对性试验,对勘察结果采用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勘察成果优于常规勘察并已在岛隧工程实施中得到检验。总结本次勘察的组织与实施经验,希望为今后国内大型项目的地质勘察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精细化地质勘察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永刚 《水运工程》2019,(S2):104-108
目前国家标准和水运工程相关检测规范中,未明确十字板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的换算关系,导致利用十字板剪切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的评价标准不统一。通过对岩土勘察、公路、铁路基础设计规范中十字板抗剪强度换算地基承载力的公式进行对比,并以某软基加固检测工程为例,运用多种公式进行承载力的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导的简化公式更适用于软基处理加固效果的评价,可作为十字板剪切试验检测软基加固承载力的验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界限含水率作为黏性土定名及状态划分的基本物理指标,在中、美、英规范中对其试验方法、评判标准均进行了说明。为更好地满足海外项目设计的需求,通过分析界限含水率在中、美、英规范中试验方法的差异性,采用规范中常用的方法分别进行试验,并结合代表性项目的工程经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规范与美、英规范方法测得的液限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英国规范与中国规范测得的液限差值范围为0.5%~3.0%,美国规范与中国规范测得的塑限差值一般小于2.0%。  相似文献   

17.
林荃  黄雄  黄文生 《水运工程》2019,(9):218-221
针对英国土工试验标准(BS 1377)与中国标准的差异,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涉及的试验,对在执行英国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分析试验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英标的方法和原理与国标并无本质差别,但在一些具体处理上两者从不同方面进行考虑,会导致试验结果存在细微差异;在结果表示和计算上,两者经常在形式上差异较大,但实质相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此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该文为第3部分。分析和对比了上述规范中抗震设计时场地类别划分、地基液化判别、动主动土压力和动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对比表明,我国、美国和日本场地土的分类方法相似,但划分的类别数不同。对于地基液化,我国规范通过土的地质年代、黏粒含量和标准贯入击数采用两步判别法进行判别;美国港口设计手册采用地震剪应力方法进行判别;日本的液化判别方法比较复杂,采用土的均匀系数、标准贯入击数、等效加速度和循环三轴试验进行综合判别。对于动土压力计算,各规范都采用经典的物部-冈部公式或以该公式为基础改进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天津港地区大量的易堵管黏土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易堵管黏土标准贯入击数与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验公式的回归系数均在0.8以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结果经过可靠性分析验证后,为易堵管黏土通过原位测试指标来计算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该方法节约疏浚工程勘察费用,给类似的疏浚工程以借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该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此为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美国、日本港口规范、手册中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方法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情况及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指南》(2001)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