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螺旋板载荷试验,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的研究。对试验数据分析,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并对同一层土进行不同深度及不同尺寸的试验,以考虑埋深和尺寸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为设计人员提供必须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设计参数,为合理的进行地基基础设计、优化地基处理方法及基础工程方案提供依据,为编制地方标准提供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爱华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21-23,28
针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随时间延续而增长的现象,基于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面积比公式,分别对桩体和桩周土体承载力的时效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时效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并给出了公式中重要参数的参考值。最后结合某一工程实例,对一具体的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时效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进行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考虑时效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郑爱元 《隧道建设》2006,26(4):6-9,24
基于三维空间分析,采用极限分析法上限原理,推导了矩形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三维解析解,综合考虑了偏心倾斜外荷载、埋深、超载等因子对地基土体滑动模式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应用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三维解析解通过简便计算可得到相应参数,进而求得地基极限承载力,可方便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合理确定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将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问题分为桥台与挡墙地基承载力、公路涵洞地基承载力、公路填方路堤地基承载力三类分别论述。通过分析提出的涵-土共同工作弹簧模型,认为极限地基承载力理论不适用于公路涵洞地基承载力设计,并建议性地提出了涵洞下地基承载力等于涵侧土体下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原则和涵洞与两侧土体沉降差尽量小的验算原则。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填方路堤地基沉降随荷重发展的规律及其与载荷板试验的区别,并提出了用分层总和法设计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毅  凌松耀  石长洪 《公路》2023,(4):186-190
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与传统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桩与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全部的上部荷载。以荣乌高速公路PHC预应力管桩基础为例,分别对管桩单桩承载力及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研究,对比后得出以下结论: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远远高于单桩的承载力,计算所得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单桩承载力的1.5倍左右;PHC预应力管桩单桩的桩顶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桩体达到抗压极限承载力时,卸载完成后桩体出现的破坏变形使桩顶及桩底位置无法恢复到加载之前的位置;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为桩体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量和下卧层的沉降量之和,可采用分层总和法对上述两种沉降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卢小伟 《路基工程》2009,(1):189-190
对CFG桩进行了低应变、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以判断施工参数是否合理,并确认桩基施工质量及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渠建伟  蔡鹏 《路基工程》2017,(4):200-203
在分析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某高速公路工程的振冲碎石桩承载力试验结果,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来预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郑洛高速公路旧路含水量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基层脱空、不密实和出现裂缝,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状况,而地基各层的含水量又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文中结合郑洛(郑州—洛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分别对亚砂土和亚粘土两种土质的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含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说明了其他多种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构造物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速公路建设中有大量的通道和涵洞等构造物,高路堤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成了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利用数值方法计算构造物地基的极限荷载,并与太沙基公式或斯凯普顿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讨论高路堤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赵海辉  刘小川 《公路》2002,(9):99-100
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仪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对地基承载力的测试结果与基地土平板载荷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重型动力触探仪测试结果与实际地基承载力相差较大,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仪检测表进行修正,找出了更准确的检测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路桥涵地基承载力计算一直沿用根据各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根据基础的埋深和基底宽度,对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修正并计算出地基承载力。但由于岩土的性质差异很大、土的分类判断因人而易,这就很难确定实际的地基承载力。分析了国内相关行业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地基载力计算方法,提出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软粘土地基加筋土土工格栅最优布置方式,着重研究首层格栅埋置深度、格栅间距、格栅层数以及格栅长度对加筋土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逐渐增大基础表面荷载获得荷载-位移曲线,根据曲线拐点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随首层格栅埋置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首层格栅埋置深度为0.2B时,地基承载力达到峰值;格栅间距小于0.25B时,地基承载力随格栅间距增大而增大,当其大于0.25B时,地基承载力随格栅间距增大而迅速减小;地基承载力随格栅层数增加均有所提高,但当其大于4层时,地基承载力增大速率明显降低;格栅长度小于2.0B时,地基承载力随其增大而显著增大,格栅长度大于2.0B时,格栅长度增加引起的地基承载力增大较小。  相似文献   

13.
地基承载力确定是土力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有3类:根据载荷试验的p-s曲线、根据设计规范确定和根据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确定,即由抗剪指标c、φ值确定。对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国内广泛应用的弹塑性法和欧美广泛使用的刚塑性法的理论方法进行探讨,并用一工程实例阐述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复杂性,从而确定各理论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为地基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路堤下构造物的地基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速公路建设中,高路堤下的涵洞等构造物量多面广,如何既安全又经济地确定这些构造物的地基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论文以高路堤下的构造物为研究对象,建立包括路堤、构造物和地基的有限元模型,对这些构造物下地基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原则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斜坡不同位置地基有限元数值模型,针对地基土内摩擦角、边坡角度、斜坡高度及基础埋深对处于斜坡坡底、1/4斜坡、坡中、3/4斜坡及坡顶的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坡不同位置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坡顶3/4斜坡坡中1/4斜坡坡底;增大地基内摩擦角与基础埋深可提升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大边坡角会导致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减小;斜坡高度小于6 m时增大斜坡高度可增强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斜坡高度超过6 m时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再受斜坡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基承载力不足是公路小型构造物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公路的安全通行;皖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韵律结构明显,准确评价成层地基的承载力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针对皖北地区地质结构特点,对典型双层地基不同3-况下附加应力和承载力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不同土层结构、土层厚度和基础宽度等对扩散规律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讨论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双层地基现场勘察、工程设计等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路基工程中常采用人工换填方式形成上硬下软的层状地基以增加地基承载力,但目前对于双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机制的宏微观研究尚不够深入。通过室内单元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对地基土体的单元力学特性及分层情况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并采用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4种不同上覆土层厚度的双层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进行模拟,研究上覆土层厚度对双层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及其对应的宏微观特性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厚度对地基宏观力学特性及微观传力机制均有较大的影响;双层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随着上覆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加载过程中,强力链主要分布在一个对称梯形区域内,且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梯形区域的斜率增大,应力扩散角减小,受扰动区域变小;加载板正下方可观察到明显的应力集中,随着深度增加,应力集中的强度减小,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应力集中区域减小。  相似文献   

18.
以海口~屯昌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通过荷载试验,对玄武岩地区强风化破碎带岩层的地基承载力进行了验证。通过P-S曲线来反映地基的变形情况,并分析了地基的变形模量和地基承载力,最后以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标准,验证该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工程需要。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公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同时,试验结果对该地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路地基由于不同的上部结构形式和基底刚度,公路地基的承载特性与建筑刚性基础有所差异,直接采用建筑规范的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确定公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甚合理,不能准确地体现公路地基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通过公路路基、桥梁和涵洞与建筑物在上部结构类型和基础形式上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公路路基、桥梁和涵洞各自的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的3级分类体系,构建了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评价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GIS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平台,结合我国不同土质大量的实测载荷试验数据和工程性质资料,实现了对我国公路工程地基土(路基和桥涵)承载力的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青海察尔汗盐湖某高速公路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盐渍土地区地基处理技术以及适用条件;针对饱和盐渍土地基,提出了粒料桩处理技术;针对现场粒料桩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量不同工艺的试桩,最终确定了饱和盐渍土地区粒料桩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对试桩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施工的粒料桩,桩身长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桩体密实度、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满足了工程需要,解决了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