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西南环线是太原铁路枢纽南北车流交换的第二通道,其开通运营对于优化枢纽运输模式、提高枢纽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西南环线概况的基础上,从太原铁路枢纽布局主要变化、运输组织主要变化、列车开行对数分析及预测等方面,对西南环线开通后太原枢纽运输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提出通道分工调整方案、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方案、机车交路调整方案、车辆技检调整方案、列尾运用方案、天窗设置方案、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等西南环线开通后太原铁路枢纽运输组织方案,为既有铁路枢纽改造运输组织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欧班列各个班列平台公司主要开行点对点直达班列,运输模式单一,集结时间过长。提出基于枢纽集结的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该模式将装车地直达运输和以集装箱中心站为枢纽进行中转集结相结合。以综合运输费用和站场改建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运输需求、枢纽站作业能力、口岸站换装能力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优化模型,对径路选择、枢纽站选址、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等运输组织的关键问题进行综合优化。选取中欧班列国内端14个车站以及国外端11个车站设计算例,通过Matlab平台调用Gurobi软件进行求解,并对枢纽站作业能力、口岸站换装能力等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枢纽集结的运输组织模式相比全直达模式总费用更低,具有更优的经济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原铁路枢纽现状,从站场设置、运输组织方面分析制约太原铁路枢纽畅通的因素,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合理调整机车交路、实行站区一体化管理,提高太原铁路枢纽运输效率,充分发挥太原铁路枢纽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京九线北京铁路局管辖区段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繁忙干线、复杂线路(枢纽地区)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调度指挥特点,归纳总结运输生产组织规律,探讨分散自律系统装备京九线运输组织方案,减轻调度员的劳动强度,以提高调度指挥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整体运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提高铁路枢纽综合运输能力技术组织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枢纽是由各种线路、车站和有关设备组成的综合体,在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枢纽运输组织和综合能力关系到整个路网的运输工作。分析了在实际运营和工程设计中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枢纽内编组站合理分工、货运站专业化、组织远程直达列车以及改变枢纽内车流径路等提高枢纽综合运输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并结合规划济南枢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对全路运输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广元铁路枢纽运输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枢纽相关车站能力有待提高、枢纽车流均衡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从兰渝线全线贯通调整运行图后枢纽线路、咽喉能力、解编能力、贯通货物列车占线时间、实际货物列车到发、车流结构等影响因素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机车、机班运用效率,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及编组计划,合理压缩各项作业时间等提高运输能力,以及加强车流组织、实现分界口分班车流均衡交接,充分利用非"天窗"时间、组织分界口分阶段车流均衡交接,提高编组质量、增加贯通货物列车等优化运输组织的建议,以期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广州枢纽总图规划对广州枢纽解编系统运输组织、客运系统运输组织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田昕 《铁道货运》2010,(5):16-19
通过对铁路枢纽综合性货场布局方案进行探讨,以武汉、沈阳、合肥、西宁等铁路枢纽大型综合性货场研究方案为例,结合目前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要求,总结了铁路枢纽综合性货场布局与城市规划布局相适应、与铁路枢纽运输组织模式相适应、对零小货场进行整合、与其他专业性货场(货区)相互配合及适应综合物流服务要求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合肥北新货场即将开通启用,通过对合肥枢纽运输生产现状,设备设施和枢纽格局变化等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合肥北新货场启用后枢纽调小机车配置、小运转列车开行、编组计划和车站作业组织等方面的枢纽运输组织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中型铁路编组站一般是枢纽的核心节点,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节点,保障运输生产高效畅通,运输部门往往采取"大站带小站,一站带多站"的组织模式,由处于核心地位的编组站领导、指挥枢纽内多个车站的作业,协同完成调度下达的生产任务。为满足铁路枢纽层级货运集中化、综合自动化的需要,在扩展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铁路枢纽运输作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的总体概念、功能框架、组成结构、接口设计和网络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合肥枢纽在扩并站段后所暴露出来的运输组织中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优化枢纽内的运输组织,改革考核奖励机制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提高枢纽的作业效率和运输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由于坚持分步过渡改造、组织客货迂回运输、将后续正式工程建设进行前奏施工等方法,减少了对正常运输的影响,保证了施工安全,也保证了良好的运输秩序,成为枢纽改造的成功案例,为今后既有线枢纽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杭州枢纽3个客运站地理位置、设施设备、客流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各客运站旅客列车的分工及客流组织优化方案;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对比分析,参照国内外大城市先进交通方式的成功经验及杭州市城市公交既有资源,提出了枢纽各种交通方式互相配套、城市公交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实现互惠合作、提升效益的优化方案;并拟订了枢纽高客流运输组织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杭州枢纽非常时期的旅客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重庆铁路枢纽的总体规划,研究了枢纽内与东环线相关的既有、在建及拟建铁路的技术标准,结合高速铁路运输需求,对重庆枢纽东环线列控系统配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充分利用东环线改善枢纽内运输组织方式和提高信号系统安全的可行方案,可为进一步规划实施重庆枢纽信号系统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武勇 《中国铁路》2007,(12):23-26
武汉铁路枢纽在建和拟建项目众多,相互制约,交叉影响,协调复杂,施工对既有线运输干扰大。通过分析武汉铁路枢纽建设项目总体施工组织安排的必要性,提出施工组织安排原则和措施,对武汉北编组站工程、合武线引入枢纽工程、天兴洲大桥工程、货车外绕线工程、新建武汉站工程、复兴湾疏解区工程和汉口站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安排提出建设总体思路与施工措施。工程项目应根据枢纽施工组织总体安排,结合工期目标,找出项目控制工程,利用既有枢纽能力,并辅以临时运营过渡措施,超前统筹安排,将运输与施工相互干扰减少到最小,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有序合理进行。  相似文献   

16.
侯越 《铁道货运》2021,(3):20-25
随着郑太客运专线的开通,太原铁路枢纽的运输组织难度在不断加大,提高太原铁路枢纽运输效率对于太原局集团公司货运增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太原铁路枢纽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枢纽内铁路线路和车站的现有布局,针对西南环线通道能力未彻底发挥、站场作业能力日益紧张、枢纽内机车供给与应用不足、列尾运用不合理、技检作业流程存在冗余等问题,提...  相似文献   

17.
解析广州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确保全集团运输生产效率提高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南枢纽为例,分析高速铁路枢纽地区联调联试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其安全风险,从股道运用、时间安排、试验序列、风险研判、并行区段运输组织等方面,对高速铁路枢纽地区联调联试组织工作优化进行探讨,提出联调联试组织工作优化方案,以确保枢纽地区联调联试工作安全有序、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9.
铁路枢纽的运输能力加强,应统筹协调点线能力,考虑新形势下运输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满足"旅客运输城际化、高速化,货物列车重载化、快捷化"的技术政策要求。通过优化既有线技术组织方案,最大限度挖掘既有设备运输潜力;采取合理的技术改造措施,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运输供给,从根本上提高运输能力;将列车速度、行车密度、牵引质量有机结合,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青岛铁路枢纽,探讨铁路枢纽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翁露  沈维 《铁道勘察》2022,(3):63-68
由于新建杭州西站与既有杭州站、杭州东站没有便捷通道相连,杭州铁路枢纽内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制约了枢纽作用发挥.按照已批复杭州铁路枢纽中规划的杭州北联络线线位方案,虽能解决枢纽内新建杭州西站与既有杭州站、杭州东站互联互通问题,但依然存在远期区段能力不足、运输组织不灵活等问题.从杭州北联络线及相关线路近、远期运输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