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岩溶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岩溶会危害路基,若是溶洞顶板发生坍塌,就引起路基下沉,破坏公路行车安全;并且,若是岩溶地区的地面塌陷,也会降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对路基施工质量造成破坏。通过研究基于某地公路岩溶区路基施工项目实例,针对岩溶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设计提出新的决策,构建了岩溶区路基稳定性评价模型,能够优化设计施工决策,确保提升公路路基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岩溶土洞塌陷是岩溶区路基施工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以铜仁市松桃至玉屏城际快速道路岩溶土洞塌陷为例,介绍了岩溶土洞形成的条件和塌陷的原因,分析了路基施工对土洞塌陷的影响,提出了路基施工中土洞塌陷的防治与治理措施,可供其他路基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尼大桥修筑中存在的技术困难,采用物探手段对黑尼大桥岩溶发育情况进行勘察.在此基础上,对变更后岩溶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路基施工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黑尼大桥改为路基方案技术可行、经济节约、施工可控.  相似文献   

4.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赣龙铁路一段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工程的施工实践。介绍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机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效果检测等。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是处理岩溶路基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结合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强夯处理施工实例,就强夯的工作机理、施工参数选择,以及强夯施工的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展开阐述,阐明了山区岩溶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强夯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岩溶路基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岩溶路基稳定性成为岩溶区路基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的不完善性,考虑溶洞形成过程中岩溶顶板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将路基下伏岩溶顶板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以此进行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并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不同模型的路基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典型案例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溶洞顶板矢高、跨度、岩石抗拉强度与上覆荷载的变化规律,探讨路基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确定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则;然后,基于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信息提出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过程,建立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确定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岩溶顶板按何种模式破坏不仅与破坏形式有关,还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密切相关,石灰岩抗拉强度同样影响较大,工程设计与稳定性评价时应基于勘测数据分析各种破坏模式,以便使设计或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托某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塌陷案例,进行了各项处治方案的比选分析和探讨评价,为处治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总结了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中遇到岩溶地段路基时,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应注意的要点,对岩溶地区道路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路基塌陷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以及工程地质钻探等多种勘察手段,对该路基塌陷的影响因素、路基病害机理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准确地查明岩溶的发育特征,应严格遵循合理有效的勘察原则,结合多种勘察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及验证;岩溶路基施工及相关治理工程应重视路基区截、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要穿越岩溶地区,路基岩溶病害问题一直也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和亟需解决的难点。以在建云湛高速公路的路基岩溶土洞病害为例,结合地质钻探、高密度电法物探、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典型土洞的分析,总结了本地区岩溶土洞形成机理,对路基岩溶土洞病害处治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可供粤西南地区线性工程建设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品  龙森  吁燃  胡兴尧 《交通科技》2013,(1):106-108
结合某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分析岩溶地质对公路路基、桥梁、隧道设计施工的影响和危害,以及岩溶不同发育规律、类型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广梧高速公路岩溶区的勘察方法、岩溶分布及特点和岩溶的处治原则及处治方案,提出对于一般路基工程,主要应对土洞进行处治。本文可为灰岩地区高速公路的溶洞处治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土洞注浆处理施工技术在广梧高速公路加固岩溶路基的实践应用,预防路基塌陷失稳,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施工工艺工效高,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实用,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在山区岩溶塌陷区的路基的灌浆处治施工方法和探测检测方法,提出了"探灌结合"覆盖型钻孔压力注浆施工技术和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法相结合的施工技术,为类似环境下的岩溶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湖南省益阳—娄底某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对岩溶地区路基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地下水对岩溶区形成的潜蚀作用是造成岩溶区路基塌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岩溶区路基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指出注浆时应注意填补溶洞中的透水裂隙;结合湖南省龙永(龙山-永顺)高速公路岩溶地区路基处置工程实际,提出了处置岩溶区路基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河池(水任)一南宁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施工中对喀斯特岩溶路基基底处理的几种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覆盖型岩溶地区铁路路基的塌陷机理及岩溶路基的稳定性评价,详细介绍了岩溶路基塌陷的处理方法——灌浆法。  相似文献   

18.
王文峰 《路基工程》2012,(6):189-191
岩溶路基病害造成的岩溶塌陷和不均匀沉降对既有铁路的运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通过辛泰铁路工程实例,分析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渗入性灌浆的原理来说明岩溶路基处理的深度、宽度、注浆压力、注浆孔间距、注浆材料及注浆结束标准等,达到了根治路基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托底灌浆技术在岩溶塌陷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雪池 《公路》2004,(8):116-119
结合莱新高速公路莱钢水源地岩溶路基塌陷情况 ,进行了岩溶塌陷的机理分析 ,首次提出了应用托底灌浆新技术加固地基的合理方案 ,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 ,总结出了托底灌浆技术的工艺参数、施工流程以及质量检测手段。用该技术加固路基获得了成功 ,其成果可以用于其他类似工程 ,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潭清岚 《公路》1990,(5):11-12
在岩溶地区修建公路时,对如何防治影响路基稳定的岩溶病害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务必充分重视.在岩溶地区公路路基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由于地下岩溶水的活动,或因地面水的消水洞穴阻塞,导致路基冒水、水淹路基、水冲路基等病害;二是由于地下洞穴顶板的坍塌,或因溶洞内充填物被地下水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