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队开展南极考察至今,先后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船、"J121"号、"海洋四号"船、"极地"号和"雪龙"船。其中,前3艘船只进行过一个南极航次,"极地"号为冰区加强型运输船,在1986年购进后,经过改造投入到我国极地考察,1992年退出极地考察序列。"雪龙"船1993年购自乌克兰,原船设计为极区破冰运输船,经过两次改造后,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科学考察船。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在建极地科考破冰船"努伊娜"号是一艘目前即将投用的国际极地海洋科学考察船。从船舶规范、船载科考能力、极地科考补给能力等3个方面,介绍这艘集海陆综合补给与南大洋科学考察于一身的新型极地科考破冰船,使读者了解当前世界极地科考船的设计、建造与考察功能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与"雪龙"号不同,"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不仅如此,"雪龙2"号还是全球首艘智能极地科考破冰船,拥有一套集智能机舱、智  相似文献   

4.
梁富伟 《航海》2007,(6):F0004-F0004
2007年11月12日,中国唯一从事极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龙"号,首次从自己的"家"——位于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出发,开赴南极,执行第二十四次科学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极地密集浮冰区极地考察船通过舷侧投放和回收科考探测及采样设备的作业模式受限,因此,为顺利获取极地密集浮冰区内数据和样品,需在"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舯部设计月池。[方法]结合我国多年极地科学考察的经验,充分考虑极地冰区作业的特点,合理设计可在舷侧与月池作业切换的动线方案,使用创新的水压密月池底盖、特殊的轨道对接方案、低温环境下活动关节除冰等针对性设计,并经过南极考察现场作业的检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有效开展极地密集浮冰区内科考调查设备的投放和回收作业。[结论]所设计的月池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我国极地考察船的实际需求,形成了与"雪龙2"号船破冰能力相匹配的密集浮冰区调查取样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重要突破。"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该船按照"与国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模式,由芬兰阿克北极有限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开展详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21,43(7)
7月12日,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2日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作为一艘智能化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有着多项技术创新:搭载双向破冰技术,可以在1.5 m厚冰层中连续破冰前进,可原地360°自由转动,装备各种国际先进的海洋和考察设备,可执行多样化科学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整理、归纳,分析我国在极地事务中的重要性,结合极地开发、国际极地规则,融合绿色造船、新能源动力装置的应用,分析极地航行对船员的特殊要求。融合环保目标型标准理念,构建极地航行船舶从法规、设计、建造、教育多维度环保理念。北极航区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减少船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更好地倡导和协调发展海上"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了极地环保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7月9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和浦江教育出版社教职工赴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参观"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受到沈权船长的热情接待。沈权船长向大家介绍了"雪龙"号的总体概况和科考历程,带领大家参观了"雪龙"号驾驶台、科考人员工作区和生活区等处。社长袁林新代表两社向"雪龙"号赠送书刊,并向沈权船长转交中国航海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奖状。  相似文献   

10.
黄嵘 《船舶》2023,(1):72-79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南北两极地区资源与权益活动的争夺进一步升温,极地越发成为关注热点。中国“十四五规划”及国家新的极地战略方针,对新的极地装备提出了迫切需求。文中介绍了“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近几年的航行情况,并结合我国南北极考察使用需求,提出了我国亟须建设极地重型破冰船的迫切要求;同时选取国外典型极地重型破冰船,分析了最新动力推进系统配置特点,提出对我国重型破冰船的破冰能力、防寒能力及动力形式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冰载荷下的船舶运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极地航道的开辟以及极地海洋能源开发的需要,海冰与船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极地船舶航行与作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破冰过程的几个典型阶段,对冰载荷对船舶的作用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考察了破冰船在不同的海冰密集度、冰厚以及船舶不同航速情况下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23,(1):1-2
<正>黄嵘不愧是“雪龙”的灵魂人物之一,先后担任“雪龙”号、“雪龙2”号政委兼轮机长,参加了17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全程参加了中国首制极地考察破冰船的建造,并保障“雪龙2”号进行了首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极地考察破冰船建造和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长期工作在极地科考第一线,致力于极地破冰船动力配置研究。他授权《极地船用直升机喷气燃料加油系统》等发明专利7项,多次被评为优秀南、北极考察队员,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1,(18):7-7
8月3日,国家海洋局网站发布消息称,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己获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完成立项。新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将与现有的“雪龙”号组成我国极地考察船队。  相似文献   

14.
吴刚 《船舶工程》2021,43(7):前插3-前插10
南北极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且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开发极地航道和极地空间、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极地战略、装备先行",极地的进入和探索严重依赖先进可靠的技术装备,因为我国科研人员进入极地需跨越漫长而又环境复杂的极地水域.在众多装备中,船舶装备首当其冲.回顾我国首制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设计建造过程与体会,分析了极地船舶装备研制特点和国内外技术现状,并对未来我国极地装备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自2013年以来,中远海运集团积极开展极地航行探索和实践,旗下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开中国商船极地航行之先河,先后开辟了北极和南极航线,为国家海洋强国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回顾中远海运集团开辟极地航线的历程,总结极地航行的经验、成果和意义,分析北极东北航道的应用前景,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2日,"雪龙2"号国产科考破冰船12日搭载62名科考队员从上海外高桥港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北极执行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任务。外高桥边检站当日"一站式"办理船舶和人员出境边检手续。总长约122 m,宽约22 m,设计排水量近1.4万吨,续航力达到2万海里的"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21日,经过长达160多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考验,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搭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抵上海。极地科考的经历,让人终生难忘。2011年11月3日,"雪龙"号装载着一百多名科考人员和船员从天津起航,前往南极,航程28000海里,历时163天。这次科考任务有六项,主要有冰川、高空物理、固体潮、地磁、GPS及气象常规观察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09,(3):2-3
2009年4月10日,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经历了173天、航程25000余海里,圆满完成各项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誉归来。此次考察队由204名队员组成,是自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考察队。2008/2009考察年度是国际极地年(IPY)  相似文献   

19.
为达到新一代极地考察船“科考为主,运输为辅”的功能定位,满足不断发展的极地海洋科考需求,“雪龙2”号研发团队结合我国多年极地现场考察经验,通过采用箱型龙骨安装水下声学设备换能器、月池系统用于密集冰区科考设备下放和回收、大空间柔性化实验室和共享显示控制系统等科考功能模块研究应用,实现我国新一代极地考察船科考平台的建造。经多次海试和极地现场航次检验,创新设计的科考功能模块已被实践证明和接受,从硬件上有效提升我国船基科考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极地这方净土,可能再多的考虑都无法表达出航运业对其环保的珍视与船舶安全的关切。而之所以此次《极地规则》实施颇受关注,也许正弥补了业界对于极地"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初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越来越多的船舶将在极地水域航行。为了保护极地海洋环境以及在极地航行船舶及船上船员和旅客安全,在北冰洋和南极洲水域航行船舶须遵守的强制性规则——《极地规则》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这一极地水域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