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离合器踏板特性分析系统,测试了某轿车冷车、热车及离合器生命周期末期时不同发动机工作转速下离合器的踏板特性.结果表明,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离合器分离过程的踏板特性曲线呈整体下移趋势,离合器的最大分离力降低,同时离合器回位过程的踏板特性呈整体上移趋势,离合器踏板的迟滞力减小,回馈效果变好;与热车状态相比,离合器冷车状态时的最大分离力较高,且迟滞力略高;与新离合器相比,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离合器的最大分离力和迟滞力均增加约50%.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轻型越野车离合器踏板力沉重的问题,对离合器分离力进行优化。结合用户使用场景,从零部件、系统、整车多层级考虑,制定离合器系统专项性能试验方案,并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降低踏板力,离合器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某皮卡车型在起步松开离合器踏板时,踏板存在明显的抖动,甚至发麻感觉,使驾驶员产生一定的抱怨。文章参考离合器踏板抖动的产生机理和关键问题影响因子,增加相应的控制措施和优化路径。该优化路径经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充分验证后,对离合器踏板抖动问题改善明显,提升了离合器踏板操纵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套电子油门踏板综合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实现电子油门踏板的参数编程标定、性能测试以及电压输出特性校准等功能,避免了不同测试环节的重复装夹,解决了手工标定踏板效率低及标定点定位不准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测试精度高,可提高电子油门踏板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赛欧轿车离合器踏板行程的正常范围是135~145mm,测量时,先不踩离合器踏板,测量踏板到方向盘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踏板踩到底再测踏板到方向盘之间的距离,这两个距离之差就是离合器踏板行程。如测量值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则应在离合器钢索上调节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乘用车离合器踏板在离合器半接合状态下抖动的问题,对离合器踏板进行振动特性和振源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和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方案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施控制方案后,离合器踏板接合平顺性得到有效改善,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FLEX3530嵌入式控制器的摩托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主要测量摩托车制动试验时充分发出的减速度、车速、手握力和踏板力等,并采用改进的格拉布斯准则进行数据处理。试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便于随车,试验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客车卧式离合器踏板的人机工程结构特点,并根据离合器系统的相关参数对踏板力和踏板行程等进行匹配设计,以确定离合器踏板最佳的人车操纵位置。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IS12、IP23EU、AP12等车型,对所发现的离合器踏板抖动问题进行振动特性和振源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实施方案,并验证了其实施效果,为彻底解决离合器踏板抖动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二、离合器操纵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一)离合器踏板力 汽车设计推荐轿车离合器踏板力为80~130N,重型车及大客车离合器踏板为150~200N。为满足该底盘操纵舒适性的需求,经验丰富的试车工程师推荐离合器踏板力不超过150N,本文设计不超过150N。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某重卡的离合系统操纵机构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该机构匹配的合理性,并对该车离合操纵机构进行优化,使其满足踏板行程及踏板力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汽车离合系统作为一类与操控者接触频率较高的元件,其舒适性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品质指标[1]。本文以某轻型客车为例,对踏板振动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的特性图、频谱以及振动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基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螺旋管+限流阀+动态隔振器的方式可有效解决振动问题,以此来大幅提高离合系统的舒适性。最后,还通过实车测试探究了隔振结构对离合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离合系统主观评价方法的研究,建立基于测量的离合感觉指数(CFI)评估体系,从而找出影响离合系统操纵感觉的“踏板力-行程”关系,并且提出改善其操纵舒适性的有效措施,为新车型开发提供了改进方向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东风后置客车底盘的结构特点,并对其离合器系统的转矩容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圆周速度、比滑磨功、踏板行程、踏板力作的功和踏板力进行匹配设计;阐述后置客车底盘离合器系统安装与调整工作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人机工程角度出发,参考相关标准规定的布置要求及多款竞品车型离合踏板布置,并依据本企业标准及操作舒适性评价结果,对离合器踏板力及行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离合踏板力及行程舒适性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控机械自动变速汽车起步过程中,对不同目标油门踏板开度下传动系统冲击度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新的节气门开度变化率目标控制量的求取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建立了节气门开度变化率随目标油门踏板开度和离合器接合位移量而变化的目标控制数表.试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节气门开度变化率目标控制数表,可有效地协调离合器接合速度与节气门开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较好地满足电控机械自动变速汽车的发动机局部恒转速起步控制策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主观评价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乘用车所发生的离合踏板振动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确定了引起故障的主要因素,并对消除故障的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手动挡汽车的加速踏板安全性能不良的现状,在不改变驾驶员操作习惯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离合器踏板和加速踏板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该方案的思路是:利用摩擦片实现加速踏板的自锁,利用离合器与加速踏板的联动实现加速踏板的被动复位。改进后的加速踏板可以缩短紧急制动时间,减少紧急制动情况下驾车人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使驾驶变得更安全、更省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湿式离合器起步结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建立离合器起步的分段控制策略,空行程阶段以一较大占空比快速接合,克服阻力阶段选择合适的初始占空比缩短克服阻力时间,速度增长阶段根据油门开度以及开度变化率的模糊推理和利用发动机转速差进行修正得出用于实时控制的占空比变化率。根据上述控制策略,设计带修正的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策略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针对各阶段工作特点的控制策略,起步过程能够在适应驾驶员起步意图的前提下,优化起步冲击度、滑磨功性能指标,同时提高了起步的灵敏度,保证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20.
石坚  卓斌 《汽车工程》2000,22(4):270-273
车辆起步时的油离配合过程是车辆驾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熟练程度驾驶员在不同工况下起步时的油离配合曲线的特性,并建立了驾驶员离合操作的模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对仿真驾驶员离合操作过程,进而对如何识别驾驶员的驾驶熟练程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