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采用大分子熔体插层工艺制备了汽车暖风机壳体用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介绍了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并对该材料的性能及汽车暖风机壳体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可满足汽车暖风机壳体的使用要求,且其填充量小、密度低,有利于实现汽车零件轻量化.  相似文献   

2.
底护板用材质种类繁多,树脂、增强材料和添加材料的品种及含量不同,都会使材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以达到使底护板性能最优、价格合理的目的。介绍了乘用车底护板的材料及生产工艺,对长玻纤、玻纤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等几种材质底护板的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资源情况等进行了综合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拉伸、弯曲试验和落球冲击试验对比分析了未改性和改性椰壳纤维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借助ANSYS软件分析与优化了改性椰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车载气囊盖板的可行性与弱化槽结构。结果表明:相较于聚丙烯材料,椰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和刚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且改性椰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更佳;改性椰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车载气囊盖板能够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环保、轻量化等优势,通过对椰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车载气囊盖板结构的优化设计,降低其最大应力到23.36Mpa,有效减少了盖板爆破时碎屑物的生成量,增强了盖板的安全性能。研究成果为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乘用车车门护板侧冲击的试验方法,同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通过车门护板腰部侧冲击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车门护板侧冲击仿真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能够指导车门护板在汽车侧面碰撞试验中的改进方向;运用车门护板侧冲击仿真分析方法,优化了某车型的车门护板腰部冲击区域的设计,使之满足车门护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何璇 《北京汽车》2014,(5):39-42
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某轻型货车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车门的扭转刚度进行仿真,得到相应的位移云图。同时对该车门进行扭转刚度试验,得到各测点的变形数据。通过将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运用OptiStruct对该车门进行形貌优化,提高车门的扭转刚度。改进后的车门扭转刚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该方法在不增加结构和材料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车门扭转刚度,为新车门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鉴于碳纳米管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特点,制备了一种碳纳米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碳纳米聚氨酯泡沫及其填充薄壁管复合结构的压溃机理、吸能特性和应用效果。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获得不同碳纳米含量泡沫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对比其承载和吸能能力,确定添加碳纳米管的最佳质量比;对薄壁管和泡沫填充薄壁管的吸能特性进行试验和仿真,验证泡沫填充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碳纳米聚氨酯泡沫填充于某轿车B柱来验证吸能效果。结果表明,填充该材料后的B柱最大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均有明显降低,在满足轻量化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田永 《天津汽车》2010,(2):45-47
滑石填充聚丙烯是汽车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改性聚丙烯材料,能达到改善其性能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聚丙烯材料加入10%,20%,30%,40%滑石填充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其密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韧性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滑石含量的增加,滑石填充聚丙烯的密度不断增大;当滑石含量达到30%,滑石填充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中击韧性达到最大值;当滑石含量达到20%时,滑石填充聚丙烯的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鉴于碳纳米管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特点,制备了一种碳纳米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碳纳米聚氨酯泡沫及其填充薄壁管复合结构的压溃机理、吸能特性和应用效果。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获得不同碳纳米含量泡沫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对比其承载和吸能能力,确定添加碳纳米管的最佳质量比;对薄壁管和泡沫填充薄壁管的吸能特性进行试验和仿真,验证泡沫填充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碳纳米聚氨酯泡沫填充于某轿车B柱来验证吸能效果。结果表明,填充该材料后的B柱最大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均有明显降低,在满足轻量化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侧面碰撞试验中出现的门护板破裂情况进行分析,将整车侧面碰撞时车门内钣金的变形简化,建立了一种可以再现整车侧面碰撞时门护板破裂的试验方法。对汽车门护板总成进行侧面碰撞CAE分析,并依据此方法进行了实际的门护板试验,其结果显示的破裂与整车试验中出现的门护板破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门护板试验方法易于实现,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为减小门护板在侧面碰撞中出现破裂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验证门护板在侧面碰撞中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制作全新小红旗“世纪星”车门防擦条的研制情况。试验表明,产品各项性能都达到了技术要求,与PUR相比较,质量减小43%,价格降低92%。  相似文献   

11.
在整车的侧面碰撞性能开发试验中,某车型左后车门出现开启现象,影响整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分析表明侧面碰撞过程中后门的开启与门外板的变形模式及车锁结构的相关性。而车门外板变形对门板厚度、门包边强度的控制很敏感。通过稳健性优化设计,对各个控制因素进行优化选择,使后门系统在侧面碰撞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变形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碰撞过程中车门开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汽车的感官质量,将门锁安装由平头螺栓配合圆孔的安装方式更改为锥形孔配合锥形螺栓的安装方式,消除门内板上的螺栓突兀。通过研究车身冲门锁安装孔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组成,设计导向销精确定位门内板,保障锥形孔的位置度。同时根据门内板的数模、料厚和材料,选型和设计驱动机构的冲压力、空行程、力行程和钳体等,完成一种冲孔机构的设计,在车身车间实现快速、精确成型门内板上的门锁锥形孔。  相似文献   

13.
后门内饰板的设计是整车内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车门内饰板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应用CATIA软件,系统地阐述了在后车门内饰板油泥模型设计阶段应做的一系列工程分析项目和方法,设计出分析流程图。经过分析可以在油泥模型开发阶段检查出不符合工程要求的外形设计。降低了数模设计时的工作量并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实现了表面造型与工程制造的完关结合。  相似文献   

14.
李正其  陈云飞  隆旦 《天津汽车》2010,(11):25-29,42
侧碰性能已经作为C-NCAP强制安全论证的一个必要条件,文章介绍了改善汽车侧面碰撞性能的基本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国内某款车为满足侧碰星级而进行车门中部加强板的多个方案的研究。通过CAE强度分析、工艺可行性分析以及经济性分析,探讨了车门中部加强板的最优化改型方案,并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通过实车碰撞验证了更改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在后续车型的车门中部加强板的结构优化中,建议引进高强度材料,避免增加整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车门内饰板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正伟 《汽车工程师》2012,(3):44-46,63
车门内饰板对汽车内饰整体的美观性、乘坐舒适性、使用方便性及安全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门内饰板设计在车身设计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归纳分析车门内饰板的典型结构形式、其与周边各系统部件的关系以及试验验证方法,提出了车门内饰板的设计开发思路,总结归纳了设计开发方法及要点,用以确保车门内饰板设计开发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整车内饰品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武冬蕾 《汽车工程师》2012,(9):43-45,48
为检测门锁控制器在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方面的能力,文章阐述了门锁控制器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测试平台的搭建和测试步骤,并对门锁控制器进行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骚扰脉冲1期间门锁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施加骚扰脉冲1之后及施加骚扰脉冲2a,3a,3b期间及之后门锁控制器均能正常工作。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ISO7637-2:2004标准中评价准则对结果进行评价以及门锁控制器的工况判断其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or panels are affected by the weatherstrip seals used in between the doors and vehicle body along the perimeter of the doors. The weatherstrip seals exhibit nonlinear and viscoelastic material properties that vary with frequency, temperature, strain rate and amplitude, and previous load history.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seal must be investigated carefully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mobiles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hyper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models of the weatherstrip seal to predict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vehicle door and its effect on the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For this purpose, first, static compression and stress relax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eal using a robotic indenter equipped with force and displacement sensors and then a finite element model utilising the results of these experiments was developed in ANSYS. Finally, a representative model of the seal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vehicle door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the vehicle vibrations. The model predictions were validated using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performed on the vehicle door with and without the seal.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ea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vehicle dynamics.  相似文献   

18.
车架纵梁作为重卡中最大的零部件,在满足车架强度的同时减轻纵梁的重量成为重卡轻量化性能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进行高强钢车架纵梁的工艺试验,论证高强钢纵梁在现有设备能力下的应用情况,为整车性能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热成型车门防撞杆的设计,是根据客户输入条件及目标要求,进行的产品结构和性能设计。然后客户对模型进行整车校核,直至冻结产品数据。产品制造过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并通过检测数据验证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最后通过试验数据与设计数据相对比,找出差异点,为后续同类产品积累设计经验和生产经验,达到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生产调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