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特指珠江三角洲七个沿海港口,通过对区域内沿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所处的发展阶段,为理清珠江三角洲沿海港口群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航海技术》2005,(5):35-35
交通部水运司官员表示,我国将加快沿海港口建设。将继续推动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沿海地区港口,合理配置集装箱、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加快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港为龙头、营口、丹东、锦州等港相配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今后港站主枢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发展综合物流的需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中心。交通部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等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临港工业和商贸活动成为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港口物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06,27(6):389-389
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国沿海将逐步形成五大区域的港口群体:(1)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包括丹东、锦州等港口组成;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包括唐山、黄骅等港口组成;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及威海等港口组成.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港口形成5大区域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氽业战略已从“竞争战略”为主导,向“合作竞争战略”为主导转变。当前中国各地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更为激烈,港口业也正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加强区域港口合作与协调发展,规范运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的合作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锋 《中国港口》1997,(4):14-15
<正>江苏长江港口群包括南京港、镇江港、江阴港、高港、张家港、太仓港、南通港、海门港等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以及长江口北翼的吕泗港、洋口港等待建沿海港口。它们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江苏长江港口群有着 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江苏长江港口群所处的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8个省辖市及所辖36个县(市),总面积4.94万平方公里,人口3859万;是江苏也是全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400美元。该区跨江临海,紧靠上海,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沪宁  相似文献   

6.
内地诸港口群中竞争形势最为复杂的莫过于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这里有老牌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和后起之秀深圳港,还有利用南沙港区向香港和深圳发起挑战的广州港,使得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深圳港的处境最为微妙。一方面,深圳港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其发展速度位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1995年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28.4万TEU,2005年达到1619.7万TEU,年增率近50%,即使在全球集装箱港口发展史上,这样持续的高速增长势头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沿海港口发展战略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学军  岳巧红 《水运管理》2007,29(1):25-27,30
从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沿海港口开发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在江苏北部连云港港实施“以港立市”、区港联动,中部盐城港口群大力完善港口物流体系,南部港口以南通港为核心实施省级开发区建设的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包括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西南沿海在内的中国五大港口群几乎囊括了中国的所有港口。那么,他们分布怎样?现状如何?渤海湾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主要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中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特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  相似文献   

9.
庄烨 《水运工程》2006,(5):29-33
珠江三角洲各地港口建设往往只从本地区角度考虑,在一定程度导致各市港口性质相似、功能雷同,并为争夺货源进行恶性竞争。论文分析了惠州港的优势,再用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9个港口发展集装箱码头建设的权重。为惠州港的港口资源在珠三角洲港口群中的最优配置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探讨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特征、职能分布与未来港群发展方向.从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出发,分析港口群体的现代发展特征、职能结构,认为现阶段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香港、深圳为主的集装箱主枢纽港,其他港口为支线港或喂给港的港口体系,并且各港口之间职能分工较为明确.但在珠江东西两岸存在分布不平衡,港口职能结构体系还尚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这些现状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广东省港口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港口群,即以广州港、深圳港为中心的珠三角洲港口群,以汕头港为中心的粤东港口群,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粤西港口群和以韶关港、河源港、云浮港等港口为代表的粤北内河港口群。2006年广东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8亿t大关,完成8.3亿t,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2.
港口规划     
《港口科技》2006,(12):38-39
江苏省港口建设要实现“五四三二一”目标江苏省港口建设要实现“五四三二一”目标。即:围绕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海港群,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建成连云港、南京、苏州、南通、镇江等亿吨大港5个;形成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四大重点货种港口的专业化、集约化布局;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和长江中上游、内陆地区中转联运三大运输系统;初步建成苏州太仓、连云港两个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建设一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沿江沿海其他港口和内河主要港口。连云港港四大散货泊位获批准10月19日,笔者从连云港港口集团获悉,江苏省发改委…  相似文献   

13.
刘润喜 《集装箱化》2010,21(5):21-22
0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集装箱码头纷纷兴建、扩建,截至2009年底,全省港口泊位超过270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32个,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珠三角港口群为龙头,粤东、粤西沿海港口及佛山、肇庆等内河港口协调发展的港口布局。珠三角呈现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三强并立”,  相似文献   

14.
柳军 《中国港口》2022,(12):23-25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持续加快,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基本形成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为主体,江苏、浙江、安徽沿江沿海港口互相补充的组合港。在优化组合港功能布局的基础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江海河联运发展,建设世界级港口群,上升为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 韩国港口投资可分为三类:政府,韩国集装箱码头局(KCTA)以及私人投资。总共有28个贸易港,23个沿海港口以及9个新建港口。贸易港及新建港口的建设和管理由政府负责,而沿海港口则有政府负责建设,地方政府管理。 海洋渔业部港口处负责所有港口的规划和开发。 但是,为满足需求而进行的港口开发受到政府预算不足的制约。为了  相似文献   

16.
深圳港口发展及其与周边港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深圳港口的建设与发展速度迅猛,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二,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98年的第十七跃升至去年第八.可以说,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深圳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7.
刘丽耀 《集装箱化》2011,22(10):16-18
早在2006年9月,我国原交通部就发布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提出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五大港口群,通过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从辽宁省港口群资源整合现状入手,分析其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辽宁港口群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为辽宁省加速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优化沿海港口资源,提高港口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深圳港被列为全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2006年8月出台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提出,珠三角港口群要在依托及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将深圳港、广州港建成全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同时在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粮食中转储运、国内外旅客中转、邮轮运输等方面,深圳港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娜  孙光圻 《水运管理》2007,29(9):22-25
为明确2006年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于我国沿海港口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作用,从我国沿海港口未来发展趋势入手,分别阐述未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大区域港口群以及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旅客运输等8大运输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对我国港口新发展所产生的国民经济效应、岸线资源优化效应、群体优势效应、经济乘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腹地经济引擎效应逐一进行分析,说明其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