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云平台的国产化改造是维护铁路上层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实现自主可控的必然要求。分析了铁路云平台国产化改造的现状和需求,研究了铁路云平台国产化适配方案,提出了评估规划和技术准备、测试验证与迁移实施、运行验证与正式上线3个阶段实施流程,并针对基于ARM架构的飞腾芯片服务器和麒麟操作系统,总结了适配迁移重点过程,进行了主机高可用模块部署和安全加固。铁路云平台经测试验证、试运行后正式上线,为下一步应用系统在铁路云平台下向国产化平滑迁移,提供可行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云计算在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和建设中应用方案,阐述云计算在铁路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分析铁路总公司级和铁路局级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云计算技术的需求,并提出应用目标和应用模式,铁路业务系统迁移云平台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铁路云平台建设需求出发,通过对铁路信息系统特点和主流IaaS平台解决方案的研究,设计适合铁路系统的铁路IaaS平台架构,提出业务信息系统云化评估模型和云化迁移方案,为铁路企业私有云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信息系统软硬件国产化替代是维护铁路信息安全,保障铁路数据隐私的必要条件。文章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简称:郑州局集团公司)办公(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为国产化替代试点,进行国产化替代的迁移方案研究,分析了郑州局集团公司OA系统国产化替代的现状和需求;给出了国产化替代的技术路线、数据迁移方案和实施流程;阐述了国产化后的智慧OA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为下一步铁路核心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设基于全栈信创体系的云计算平台,对实现科技创新、保障本质本体安全、降低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铁路行业云平台应用现状,分析存在云平台服务能力不足、建设标准不统一、自主可控程度较低的问题。结合铁路信息化特点,提出铁路信创云平台解决方案应遵从自主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前瞻性的设计原则。研究分析铁路信创云平台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并从云平台安全和租户安全2个维度设计云安全方案,从分布式部署模式和单一数据中心部署架构2个层面设计云部署方案,完成信创云平台功能设计,经实验环境部署测试,平台可实现对IT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运维,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工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虚拟样机技术在铁路机车车辆行业的研究状况,分析了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给出了实现的框架,并针对基于性能的三维CAD参数化设计、机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可视拓扑模型的建立及自动求解、虚拟样机可视平台、系统协同仿真平台及数据PDM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及实践,为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的国产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信息产业的安全性与可控性,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国产化改造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的总体结构及功能模块,研究并提出3种国产化改造方案,分别为基础软/硬件分块改造、数据中心整体改造和业务功能模块分层改造。这些方案可为后续铁路电子支付平台国产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云平台建设的各种模式,指出国内众多城轨线路各业务系统迫切上云需求,进而提出城轨业务系统统一逐步迁移至城轨云的渐进式方案。方案阐述了城轨业务系统迁移至云平台的方法、评估流程以及渐进策略;利用该策略举例说明基于业务与数据的渐进式城轨云迁移方案及架构实施,实现对城轨业务系统及数据的云迁移。  相似文献   

9.
李越 《中国铁路》2023,(8):106-111
为加强铁路信息安全保障,优先实施国产化替代已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国产化替代和信创适配一直是实施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对铁路列车确报信息系统及其国产数据库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国产化替代中的问题,提出国产数据库替换的原则和策略。在实施数据库国产化替代过程中,通过解决关键难题,形成完整的确报信息系统数据库信创适配方案,达到核心数据库系统的全栈自主可控,从而满足铁路行业信息化的信创要求。该研究不仅能为铁路行业其他信息系统国产化数据库替代提供支持,还能为其他行业信息系统数据库信创适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适配验证测试方法,提出铁路电子支付平台与国产化基础软件的适配测评指标体系,并搭建测试环境,对铁路电子支付交易处理、对账结算、统计查询等关键模块的兼容性、功能及性能适配进行测试。适配测评的研究和验证结果可为制定铁路电子支付平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简称:信创)改造技术方案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于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而言,仅仅应用云存储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通过视频云平台,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分布式架构,业务虚拟化,并提供统一业务入口,实现故障检测、自动恢复、纠删码冗余等功能。在铁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提出将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为视频云平台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建议。重点就铁路视频云平台方案的基本架构、部署方案、业务运行、高可用性的优势与实现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保障铁路行业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解决终端失控、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基于虚拟安全域(VSA,Virtual Security Area)技术,结合移动应用安全网关(MAG,Mobile Application Security Gateway)技术及动态加密通道(DEC,Dynamic Encryption Channel)技术,研究并开发了铁路移动智能安全管理平台(MISMP,Railway Mobile Intelligence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设计了平台架构,阐述了平台的业务能力、管控能力和安全传输能力。该平台可为铁路行业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云平台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在铁路云平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下,提出一种铁路云平台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零信任访问控制策略,由代理程序、数据总线、安全网关和安全模块4个部件协同完成安全的数据传输,利用标记技术实现域内和跨域的细粒度强制访问控制,在保持原有安全部署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铁路云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智能建造技术在铁路建造领域广泛应用。为实现铁路建设过程中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需要构建覆盖建设管理、施工、设计、咨询、监理等全域高速可达的铁路建造期通信网络。通过对铁路建造期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分两部分开展研究:因地制宜地选择通信承载网络方案;基于需求建设通信应用业务系统。同时为避免大量临时通信设备对维护管理带来挑战,研究通过云技术对应用业务系统进行融合,建设融合的通信应用云平台。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当前铁路信息化的特点和未来的趋势,云平台的特点,整理云平台能给铁路行业带来的好处,提出在云平台选择上的建议,给出在云平台建设中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是支撑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装备,传统的系统解决方案存在硬件资源利用率低、管理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而基于云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则为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对云计算技术进行概要介绍,初步探索云平台在铁路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对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方案及建议,为云平台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财务报销平台数据源标准不一、财务数据利用率低、数字化管理监控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财务报销数字化方案,设计并搭建铁路企业财务报销数字化平台。利用数据迁移、数据清洗及可搜索加密技术,实现财务成本分析、数据共享、风险预警、趋势预测等各项功能。从成本、效率、决策、人员管控等应用场景助力企业智能、高效决策,提升企业效能,为铁路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设计符合铁路业务需求的私有云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分析铁路实际业务需求,抽象评估指标,并基于openstack搭建一套为京沈客专实验线优化的实验云平台,将评估方法应用到实验平台中。实验表明,实验云平台各项性能指标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满足铁路各项业务需求,该评估方法适用于铁路私有云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评测方法应用到铁路私有云系统的可行性,为铁路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及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云平台技术有利于铁路的高速发展和业务运营.文章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局集团公司)为例,研究铁路局集团公司云平台建设总体设计方案,采用资源池虚拟化、网络隔离等技术塔建云平台的总体架构.该方案可整合系统资源,降低信息系统成本,提升安全保障机制,将成为北京局集团公司未来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对国外产品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通过分析该领域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阐述城轨自主可控云平台的模型,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系统向自主可控云平台迁移的可行性及评估方法,详细介绍迁移原则、迁移流程、资源规划以及中间件、数据库、应用等具体的迁移实施路径及典型案例,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