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认识和防范绿华山水域水上交通事故风险,保障水域通航安全,搜集2009―2020年绿华山水域水上交通事故资料,梳理事故主要数据。基于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绿华山水域水上交通事故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构成特征和事故特点,概括主要事故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研究过程及结果对于认识和防范绿华山水域水上交通事故风险具有直接作用,对于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制订相关法规、加强海事管理等具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管控我国水上交通事故风险,阐述国内外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研究,在统计我国2008―2017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现状,并依据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确定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的上下限值,最后通过FN曲线确定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的标准值。结果表明:无论是水上交通事故还是死亡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分层次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重点实验室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水上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航海科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但是,水上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方面技术发展相对较缓,尚未建设国家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引领相关技术研究。文章从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水上交通事故多发、海事调查报告诉讼风险加大以及履行大国责任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水上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文章从水上交通行为之前、之中和之后等3个阶段和事故分析鉴定、船员行为分析、事故大数据分析等3个方向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航道通航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安徽省近年来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研究预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事故多发点,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建议:加强工程沿线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应急救助基地、制定引江济淮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构建安全信息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5.
避免和减少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必须着眼于预防,本文分析了防范水上交通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落实水上交通安全责任、源头预控、现场监督、长效管理、文化建设和安全保障的角度,提出水上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如何抓好小飞艇的安全管理,减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各级政府、渔业、海事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小飞艇的现状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更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从而对小飞艇实施有效管理,减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水上交通运输历来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尽管当代高科技已在船舶工程和航海上大量应用,但随着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船舶数量不断增多,敛使航行密度不断增大,航行环境不断恶化;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航速不断提高,船舶发生事故的风险难以降低,水上交通事故形势依然严峻。2001~2005年,广西辖区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243起(其中重大事故52起、触礁事故92起),  相似文献   

8.
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是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响应级别确定的基础和依据。针对现有水上交通事故统计与分级在应急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科学的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方法。在现有水上交通事故统计与分级指标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分级指标权重和模糊分级标准,建立了层次—模糊综合分级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分级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实现水上交通事故分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路运输市场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呈现出勃勃生机,尤其明显的是港口水域,船舶到港数量的增加,船舶密度的增大,这也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了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减少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02,(10):30-32
第一条 为有效地组织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工作,保障水上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准确、及时,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及中国籍船舶在境外水域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 第三条 交通部依法主管全国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单位和个人所属船舶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工作。交通部直属海事局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称海事管理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所辖区内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工作。中央……  相似文献   

11.
《珠江水运》2014,(1):41-41
悦舞银蛇辞旧岁,奔腾骏马闹新春。12013年,河源海事局水上安全“监管力”、服务地方“助推力”、职工队伍“战斗力”、装备信息“保障力”和海事对外“影响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河源海事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动力同在。“广东绿谷”建设战略赋予河源海事更加繁重的安全保障及服务发展任务,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地方政府对水上安全与防污投入力度不足,尚未出台船舶防污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航运企业船舶防污应急设施设备配置跟不上,船舶防污应急能力建设亟待提升;辖区水工项目手续不全、船舶技术状况差、配员不足、无证船舶非法载客等安全隐患持续存在;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青年人才效应尚未显现,队伍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上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安全,已经成为水运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梁志 《珠江水运》2006,(Z1):108-109
据统计,水上交通事故80%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本文就是想通过深入分析水上交通事故中的人为因素,提出如何控制船员不安全行为的对策,从根本上消除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是水上交通安全规划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以往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以预测年事故发生数居多,没有考虑全年季节性气候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本文在考虑事故数据时间序列的季节周期性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ARIMA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的月事故发生数进行预测研究。并以2011年-2015年福建海域水上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运用所建立的ARIMA预测模型,预测出2015年各月水上事故数。最后,通过与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出ARIMA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理解风险评估理论在船舶火灾中的应用,论述国内外船舶火灾风险评估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从不确定性、确定性、耦合确定和不确定性3个方面对船舶风险评估进行总结。大部分船舶火灾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借鉴水上交通安全评价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船舶火灾的发生形式、演变过程和事故后果都与水上交通事故或者普通建筑火灾存在不同。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船舶火灾特点,广泛采用风险评估领域的概率评价、场景模拟和韧性理论等新理论、新方法,开展定量化的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6.
航道整治需要对现有航道进行扩宽和浚深,疏浚施工需占用部分通航水域,从而对过往船舶造成碍航,通航环境变得复杂化。由于航道整治疏浚施工涉及航道里程较长,本文通过施工船舶在不同的航段对通航环境的影响分析,采取合理化的交通组织模式及安全保障措施,满足船舶航行安全需求,降低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水上交通事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已成为水上安全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发生在日照辖区海上交通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及提出预防和改进船舶进出港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上交通事故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海图技术建立水上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海上交通管理、事故分析的一个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根据事故数据的属性和空间特性,确定基于电子海图的水上交通事故管理系统的内容特点,设计了事故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技术开发流程。该系统能提高海上交通管理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改善海上交通环境,并提供救助设备的合理配布方案。  相似文献   

19.
周明应 《中国水运》2009,(11):32-3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水上交通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以找出原因并消除各种不利于水上安全和环保的因素。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我国水上交通事故调查机制和部分常见的分析方法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加大事故管理责任追究力度,遏制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发生. 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