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下的公路交通现代化的涵义,确定了12个评价指标及其现代化目标值。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运用到2007年上海市公路交通现代化评价,计算得到其实现度为51.30%。最后提出了上海市公路现代化建设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中分析了收费还贷公路的特点和建立负债风险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评价收费还贷公路负债风险应建立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测算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湖北省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其自身发展特点,从公路交通自身发展水平、公路对区域总体战略的适应性、公路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公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公路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公路对科技进步的适应性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给出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7):170-176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绿色公路建设的前提。为解决海南省绿色公路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关键控制因素,提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式的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结合绿色公路建设五大任务和地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优化方法;构建了包括基础指标和特色指标的海南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基础指标包含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特色指标包含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了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分标准和等级评定方法;运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对万洋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海南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体系可涵盖待评定公路的总体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万洋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定为AAAAA级绿色公路,绿色公路实现程度高。海南省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体系对提升海南省绿色公路建设水平、推广绿色公路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为国内其他地区绿色公路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袁国林 《华东公路》2001,(Z1):133-137
提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对公路与环境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与公路环境景观质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确定相关因素指标的判断矩阵,结合建立起来的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模糊评价模型,即可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根据所取的与公路环境景观质量相关的各因素的定量评价指标,则可确定公路环境景观质量的等级.该方法既可在公路的规划与建设初期,通过对路线方案的环境景观质量的评价结果的分析,作为路线方案选择的依据,又可对已建成的公路环境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确定其环境景观质量的等级.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外关于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和工程质量风险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业主角度,从防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的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影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的风险因素,对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指标进行了确定,并建立了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总投资进度计划等16项目指标的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将模型运用到HT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实践中,。最后根据HT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了公路代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风险指标的权重,为了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因素影响,引入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家权重系数,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的初始指标权重,得到风险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公路代建项目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国道丹阿公路呼十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Ⅱ级。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组合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科学合理,TOPSIS模型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9.
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基于中国现行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的思路,构建了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通过对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压力指标作为基础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作用确定不同建设阶段的状态、响应度量指标;最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因果关系,分析确定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压力指标摆在首位,强调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状态的改变,其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而且可以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生态系统的状态及采取的减缓措施和恢复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系统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玉玲  王选仓  王朝辉 《公路》2008,(5):133-139
为使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合理,确定了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系统构成,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原则,提出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系统指标及确定方法,完善了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理论体系。最后以河北省已建的5条高等级公路为例,应用德尔菲法与方差最大化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系统地进行了投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了该公路建设投资决策评价体系的正确合理性,可为全国公路建设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DEA方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辉  隽志才 《公路》2005,(6):111-116
以提高公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灵活性、针对性、客观性、可靠性为目的,以公路网方案的技术性能特征与其服务区域的社会经济的适应程度为标准,对公路网规划方案进行优劣判断,从公路网提供的设施条件、便利程度和规划区域对公路交通需求两方面建立公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论述了DEA方法在公路网方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根据实际数据,应用DEA法对吉林省各地区2002年现状公路网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公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是可行有效的,并且,与基于最优化原理的综合评价方法相比,其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2.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根据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和特点,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协调性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属性值和无量纲化的计算方法;应用模糊识别原理,结合AHP权重确定方法,依据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级别划分)的实现程度,提出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多级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方法和模型,反映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区域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有借鉴作用。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公路作为带状构造物,沿线不同路段的交通状况、地域环境等都有很大变化,因此不同路段环境影响测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常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全线测评均值作为综合评价依据,致使各路段的差异性在综合评价中得不到体现。基于此,本文从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4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确定理论建立了不确定多属性公路交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区间数的形式考虑公路沿线环境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从而更多的保留了公路沿线评价信息,通过对天津市5条公路的环境评价分析表明,该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柯姜岑  张培林 《公路》2007,(1):126-129
建设资金短缺是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村公路投融资项目优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针对政府扶持地方公路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众多而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的,旨在对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为相关金融机构对农村公路建设贷款提供决策支持。文章从农村公路建设条件和需求出发,纵观区域路网、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农村公路项目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以量化的指标构建投融资项目优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国内外公路隧道安全评价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隧道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及运营灾害的特点,从隧道重要度、运营环境、土建结构、机电设施、运营管理5个方面,提出隧道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方法的公路景观评价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运用景观三元论,并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从公路的环境、功能、美学3个方面构建了公路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路景观评价,最后以水南路为实证,提出了适合水南路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的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加以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的服务水平评价不同,采用能够综合反映道路管理者和道路使用者共同要求的评价指标——临界密度比对城市快速路基本段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比选了适合的交通流模型,并对临界密度进行标定;最后给出了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和对应状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李作敏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50-154
分析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公路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并构建了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解释了指标所应用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公路交通1985年至2005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总体上我国公路交通一直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在生态保护、能源利用方面还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从立项到运营的建设管理水平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在分析现有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基础上,指出常用的建立在数理方法基础上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不适用,提出了按照价值—目的—目标—标准和指标的逻辑思路的指标构建方法,具体分析了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农村公路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对应关系,并确定了6个评价领域。结合延安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推演出了延安市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农村公路所体现的价值观角度出发进行推演。  相似文献   

20.
从公路运输现代化的特征入手,针对公路运输现代化的静态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并应用专家法,对公路运输的基本现代化阶段和高度现代化阶段的指标权值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不同指标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对现代化影响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公路运输现代化的动态特点,在已有的公路现代化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