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郑兴富 《造船技术》1997,(5):1-3,12
本文从参与国际船舶市场竞争,发展水上运输和增强造船能力等诸方面叙述了加快发展船舶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14,(6):8-9
10月21日,为适应船舶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举办了“海洋与船舶科学技术论坛”。论坛围绕“以船舶产业为桥梁,认知海洋、开发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主题,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及学科领军人物进行了专业探讨。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08,(4):65-65
最近从交通部水运司获悉,为促进船舶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航运相关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船舶交易市场,交通部正在研究制定船舶交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陈春芳  王明志 《水运管理》2011,33(1):11-13,24
为更好地发展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分析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推进内河船舶运力建设的建议:将率先推进长三角地区船舶标准化纳入国家内河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筹集内河船型标准化引导资金,加快船舶更新改造和淘汰老旧船舶;研究实施积极的船舶建造投融资政策;调整船舶折旧年限,加快船舶更新改造;支持内河标准化船型研发;建立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及船舶工业联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支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于2009年12月29日在天津举行开业仪式并投入运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是国际上通行的购建船舶资金来源和船舶运营成熟模式。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以多元化金融业务为依托,通过购建船舶并拥有船舶的所有权,并以出让或租赁等方式运营,为航运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等投融资服务,是国际船舶市场的主流投融资模式,是我国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加快发展航运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温海樱 《水运管理》2023,(1):9-12+26
海洋强国战略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给海南海域船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海南海域船舶管理现状入手,在海洋强国战略下,以构建海南自贸港海事特区为基础,积极探索适合海南船舶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包括: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性海事法规和标准、加快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强化海事安全监管主体机构执行力、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海南海事主体船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远洋航务》2010,(5):45-45
工行计划加快发展船舶融资业务,甚至考虑收购外国银行的造船贷款资产。  相似文献   

8.
郭永尚 《中国水运》2010,(12):48-49
船舶服务业,包涵广泛的范畴以及服务的形态众多,中介连锁业是其中一种新型的船舶服务模式,文中笔者吸取众多同行们宝贵的建议,以泉州船舶服务业及中介连锁业的模式和突出问题研究为视角加以抛砖引玉,着重论述加快发展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中介连锁业模式,并颠覆了传统船舶服务方式。引申为加快发展船舶服务业及中介连锁业提供科学性的佐证和重要性。分析表明,加快发展船舶服务业及中介连锁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有效地填补了泉州在航运业和船舶工业服务方面发展的不足,并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优化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发展规划的船型、船队速度较慢和不易实现,目前大量已建船闸通过规划的船型、船队不多,存在大量的中小型船舶和短期内不能淘汰的船舶,只好采取逐条船舶分散驶入闸室和排满闸室后过闸的方法。由于船舶尺度不一、数量多、进出闸航速快慢不一、船舶进闸前停泊等待的位置离闸首较远等原因,分散进出船闸必然增加船舶过闸航行和等待时间。为了加快船舶周转,建议试行船舶交错过闸方式。  相似文献   

10.
加速发展我国高性能船舶和水上高速客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 《船舶工程》1997,(1):9-11
为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上运输,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速发展高性能船舶和水下高速客运。为此,本文提出了有关决策层参考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华 《中国船检》2014,(1):28-30
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和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作为支持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开发银行如何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推动中国船舶工业良性健康发展?为此,记者近日对国开行船舶融资中心(下称船舶融资中心)专职副主任顾安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机电设备》2006,23(5):I0001-I0001
配套业成为对外合作重要领域 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作为支撑。据国内最新调查,目前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46%,如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包括在内,配套本土化水平更低。船舶配套业未能实现与造船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造船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未来五年,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船舶工业和航运业逐渐聚焦于智能船舶,而智能船舶系统的研究则成为其关注热点之一。文章介绍了智能船舶和智能船舶系统,梳理智能船舶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总结国内外智能船舶系统的发展特点,展望智能船舶系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后期应通过国家智能船舶重点项目的引导,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系统设备的研发,有序推进各船型智能船舶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有利于浙江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浙江的区域优势.文章在分析当前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船舶工业的统筹协调,优化利用内外资源,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解决船舶担保及融资,强化对船舶工业土地资源需求支撑力度等“十一五”浙江省船舶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12月11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宣布:对在保税港区注册的船公司、航运公司、仓储物流企业等给予资金支持。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此出台了“关于东疆保税港区加快产业发展的45条扶持措施”和“鼓励船舶和船公司登记注册的扶助措施”,将设立“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和“航运中心发展资金”,以扶持鼓励港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顾宁  陶永宏  陈军 《船舶》2006,(6):1-5
近些年来,随着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配套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江苏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发展江苏船舶配套业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从优势地区、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及优势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思路;并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提出了江苏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水路运输船舶超载的现状 淮南市水路主要货种以煤炭为主,航线到达点江、浙、沪等省市,平均运距500公里。近几年来,淮河水系运输企业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船舶吨位不断加大,船舶质量普遍提高。随着船舶内燃机的出现,船速明显加快,有的空船时速已达到20公里左右。国有企业拥有的船舶、艘数、吨位占有率日趋减少,集体经济没有多大的发展,挂靠集体、实为个体的船舶明显增多。自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承包机制引入航运后,发展壮大了集体企业。由于多数船舶为一家一户独立水运生产方式,给水运管理带来了一定…  相似文献   

18.
朱国龙 《航海》2014,(2):61-63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船舶运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上运输量已经占交通运输量的四分之一。20世纪的60-70年代,船用燃油价格低廉,市场景况好,航运业利润大,耗油量曾经不是船舶公司关注的主要指标。可是随着燃油价格一涨再涨,目前燃油成本占运输成本的比例骤增。由于海上货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船舶吨位的不断增加,船舶对燃油的需求量在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拖轮船队经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拖轮船队安全管理、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困措施及建议,从而加快船舶改造和技术更新,提高船舶经营效益,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就日本、韩国船舶配套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具体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就政府、行业及企业对发展船舶配套工业的扶植政策与措施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步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