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一名普通的摩托车经销人员,在《摩托车信息》发刊100期之际,让我代表我的同事说句心里话:感谢《摩托车信息》杂志为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鼓”与“呼”,感谢她为我们提供全方位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摩托车信息》已历经百期。百期,一个成熟的标志。在高兴与振奋之余,我感到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当前“让利不让市场,无利也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信息》自从1987年第1期出版以来,一直就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今,她已迎来了100期和9岁生日。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摩托车信息》,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读者。更重要的是她给我爸爸带来了及时可靠的信息,给我和妈妈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家都喜欢她。爸爸是一家摩托车发动机厂的科技人员,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爱好摩托车,更爱看《摩托车信息》;他不光看,而且还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他对我说:“《摩托车信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一本杂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摩托车信息》。”自从我与《摩托车信息》杂志交上“朋友”,为她提供“摩托车商情”稿件后,我就更关心着这本杂志了。当《摩托车信息》的编辑要我作特约通讯员,搜集上海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情况时,  相似文献   

4.
说来惭愧,《摩托车信息》创刊快9年了,出刊已百期,但我认识她还是在去年,真可谓是“迟来的爱!”《摩托车信息>创刊的时候,我还在车间当工人。由于在航空发动机分厂,所以在向外投稿内容上从未涉及摩托车,更不知道还有个《摩托车信息>! 1994年底我被调到公司宣传部,专门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这时我虽然也写了许多反映公司摩托车发展的稿件,却大多投给了行业报纸,《摩托车信息》对我依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一天,我去收发室取报纸,发现一本1995年第7期《摩托车信息》,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翻却让我不忍释手,被里面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  相似文献   

5.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87年10月8日“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成立大会在山东生建摩托车厂胜利闭幕以后,《摩托车信息》杂志便以“全摩网”的唯一网刊身份问世了,从此我便荣幸地成了《摩托车信息》杂志的信息员,并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真诚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院社联办摩托车知识大赛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和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下简称重工)车辆工程系联合举办的首届摩托车知识大赛已于6月底揭晓。参赛的400余人中有35人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本次大赛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提供赞助。大赛采用答卷形式,面向车辆系学生、院“汽车摩托车爱好者协会”会员以及其他摩托车爱好者;同时,车辆系还向各级领导和老师发出比赛邀请,并赠送了试题;车辆系系刊《重工车辆报》用整版全文登载了试题及比赛规则,发送全院各学生宿舍,作为试题的补充。由于《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的大力支持和比赛组织严密,使本次比赛获得很大成功。在活跃了学术气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摩托车信息》在全院师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杨宇)  相似文献   

7.
弹指一挥间,《摩托车信息》已经走过了近9年的光辉历程,从她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她就与“嘉陵”的发展同发展,伴随“嘉陵”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9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首往事时,真是感慨万千。以前我在宣传部搞新闻工作,《摩托车信息》杂志的主编主动跟我约稿,电话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在《摩托车信息》杂志上说我的老婆嘛,那理所当然与摩托车有关。我老婆目前虽然不是摩托车迷(我估计她这辈子也许很难成为一个摩托车迷),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她接触摩托车的时间却比我要早得多。记得我们恋爱时,她曾不止一次地跟我提起她大姐夫那辆进口的摩托车是如何的好,跑起来是如何的快又如何的稳。尤其是让她忘不了的是,有一次为了让她赶回银行上班,她大姐夫只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广角     
为了密切行业媒体与企业间的合作,11月3日~4日,本刊在渝召开了“2000年《摩托车信息》杂志与西南摩托车行业同仁恳谈会”。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副会长、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理事长张文灿出席了会议,嘉陵、建设、宗申、隆鑫、力帆、吉力等32家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副社长、总编于世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对与会企业代表及在渝摩托车企业对《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深刻剖析了摩托车行业的现状及我国加入WTO之后行业将面临  相似文献   

10.
每一张的图片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意义深远的故事。《摩托车信息》与中国摩托车行业相伴相行,走过了近30个年头,在这段征程上留下了无数的脚印与,故事。其中便有最为闪亮的9个瞬间。让我们认真去审视这9组图片,去领略《摩托车信息》坚定不移的前行步伐;让我们解读这9段故事背后的深意,去感受《摩托车信息》对中国摩托的不变坚守。  相似文献   

11.
正是我国摩托车行业经历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开始起飞的时候,1987年7月,《摩托车信息》创刊了。眨眼过去了8年多,《摩托车信息》出到了100期,我国也成为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在起飞过程中,《摩托车信息》源源不断地提供产、供、销的信息,架起了企业、商家与用户联系的桥梁,对摩托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摩托车信息》是行业“起飞发动机”上的一枚叶片,是“起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信息月刊《摩托车信息》,我虽然与其相识较晚,却是一见钟情,爱不能分。我公司原是一个小型乡镇企业,在转产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更严的摩托车汽油机设计、制造和销售之初,自然存在知识匮乏、人才奇缺、资金困难、信息闭塞等各种难题。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摩托车信息》给予我们的动力是无法估量的。 1994年“隆鑫”刚起步,《摩托车信息》及时刊登了我撰写的“重庆隆鑫交通机械  相似文献   

13.
“我对感情的态度就像阿拉伯数字里边的1那样专一,请等下,我把老婆和KP150的照片找一张发线你,让她也在你们《摩托车信息》杂志上露把脸!”  相似文献   

14.
光阴荏苒,眨眼间,《摩托车信息》已步入100期。回想初次与她结缘,已是8年前的事了,而我对她的那份感情也与日俱增。这不仅仅因为我是摩托车行业圈内人,更因为我是她的忠实作者和热心读者。自从我的处女作在《摩托车信息》发表后,我就暗下决心: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竭尽全力笔耕在《摩托车信息》这片  相似文献   

15.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说《摩托车信息》是一朵花,一朵常开不败、越开越艳、人们竞相采摘的花,一点不过分。古人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说,而《摩托车信息》这朵花正是养花人、护花人、爱花人的精心浇灌,才使她能深深植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这片沃土中。笔者历经“8年抗战”,其间是正牌的养花人,时下已退而远之,虽不能做养花人了,但争做一名护花人和爱花人,这既在情理之中,也是我应尽的一份责任。在这世纪之交的美好时刻,作为与《摩托车信息》有深厚感情的我,能不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各主要摩托车媒体的政策导向作用,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于8月10日~12日在青岛召开了全国主要摩托车媒体(有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刊号)有关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名誉理事长王立三及《摩托车信息》、《摩托车》、《摩托车趋势》、《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摩托车世界》、《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等报刊的主要领导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一个远在边疆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突然对摩托车发生了极大兴趣,要我帮他推荐几本首读刊物。蓦然,“老朋友”——《摩托车信息》马上跃入我的脑海:“那你就看《摩托车信息》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本杂志怎么样?”朋友问。“看后你就知道了,请相信我。”是的,《摩托车信息》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不禁使我想起  相似文献   

18.
海外同行     
美国人埃德·雷蒙科从事摩托车经销40年。曾经担任过铃木公司配套件地区经理,后发展成为独立的经销商,任美国丹佛雷蒙科营销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为世界各地200多家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并建立了“20俱乐部”,参与过“摩托车行业管理人员协会”及“全国摩托车经销商协会”等的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近雷蒙科接受了美国《摩托车产品新闻》采访。本刊从这次采访报道中摘录片言只语,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信息》杂志创刊于1987年,如今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作为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网刊,最初她的读者定位就是行业、企业。1995年秘书处毅然向期刊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国内外公开刊号并获成功,从此,《摩托车信息》杂志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接触《摩托车信息》,是在我从搞管理工作转为搞信息工作的1992年初。从那时起,我成天与摩托车有关的报纸、杂志打交道,从中搜集重要信息供企业领导参考。《摩托车信息》以大量翔实可靠的信息以及优美逼真的广告给了我工作极大的帮助,使我对她产生了偏爱。对《摩托车信息》的进一步了解,是在编辑部几个月的见习编辑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