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城际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构建互联互通的城际轨道交通网是必然趋势.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分类和互联互通的内涵出发,围绕客流需求、资源共享、线路能力、工程方案、技术标准等诸多因素,论证实现城际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最后以深莞惠都市圈中的深惠城际与其他城际互联互通研究为例,验证了方...  相似文献   

2.
莞惠城际铁路采用CTCS2+ATO列控系统实现站间自动运行、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等功能。结合莞惠城际试验段的试验成果,对CTCS2+ATO列控系统应答器设置、报文定义和列控数据编制进行描述,用于指导莞惠城际铁路工程设计,并为其他同级别城际铁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深圳至惠州城际铁路采用“城际+地铁”公交化运营模式建设,客票系统需要实现与深圳地铁付费区的换乘和与莞惠城际的跨线运行。通过对目前轨道交通使用的国铁票和地铁票的差异分析,并结合深惠城际各种出行旅程,确定了采用以地铁票制为主,同时能够部分兼容国铁票的双票制方案,并提出付费区无障碍换乘和付费区有障碍换乘两种双票制系统架构,其基本思路是对不同始发、终到站的旅程采用非对称式的售检票方案,使涉及所有旅程的深惠城际车站、莞惠城际车站、地铁车站维持现行客票系统不变,通过增设简单的终端设备来满足运营需要,并通过采用“虚拟联程票”和“付费区有障碍换乘”等技术手段实现城际与地铁的精确计费。  相似文献   

4.
针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及线路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的曲线超高设计技术条件。结合在建穗莞深、佛肇、莞惠三条城际轨道的运行速度和距离曲线,对三条线路无砟轨道曲线超高进行设计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三条线路的欠超高、过超高、欠超高与过超高之和以及超高时变率等限制条件均满足要求,有利于内外两股钢轨均匀受力及钢轨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性要求。超高设置是合理的,可为其它城际轨道线的曲线超高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采用新标准、新制式、新模式,跨越河流多,广泛分布软土,景观要求高,首次采用CRH6型城际动车组,不与国铁跨线运营,当时尚没有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旨在建成新型城际轨道交通示范工程.根据采用的动车组以及可能上线的运架梁车、长钢轨运输车、救援车辆荷载效应,兼顾结构的适用性和安全储备,研究提出设计活载采用0.6U...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技术已经遍及国民经济的各领域。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标准的提高,给客运专线工程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4标精密控制网CPⅡ复测及施工加密测量为例,讨论GPS在客运专线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莞惠城际铁路采用CTCS2+ATO列控系统,是国内首条实现速度200 km/h自动驾驶功能的城际铁路。通过莞惠城际铁路科研开发和现场实施的系统集成新模式,经过信号系统集成的工程实践,提出信号系统的技术方案,形成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莞惠城际GZH-6标段管片厂预制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高,模具的利用率较传统的固定式也大为提高,成本相对减少。但是自动化流水线对相关设备、各工位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流水线的停止,从而影响生产。结合了莞惠城际轨道项目GZH-6标预制管片的生产实例,总结了生产过程中技术与经验,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城市轨道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随着其系统设计的日趋成熟,多种系统结构形式也涌现出来。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宜选用怎样的结构形式。结合在建的莞惠城际轨道交通,论述BAS的系统结构与网络、系统功能,研究比选系统整体及各级功能、接口设计等,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 BAS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其设计更合理、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工程中起着挡土、防渗作用并兼作承重结构,而墙段连接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接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功能。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及施工方法多种多样。结合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大朗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比较在富水软土地质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中接头的方案,介绍了H型钢接头施工方法,供同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莞惠城际铁路多个厂家C2+ATO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各厂家设备进行互联互通测试。研究莞惠城际铁路C2+ATO列控系统的实验室及现场互联互通测试的关键技术。首先分别对实验室互联互通试验环境的搭建、测试内容、测试方法这3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其次针对现场互联互通测试发现的问题,总结互联互通测试经验;最后探讨目前城际铁路C2+ATO列控系统技术规范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3月30日,由中车旗下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牵头的珠三角城际动车组项目,首批8列速度200 km/h的CRH6型城际动车组,分别由广东小金口站和东莞常平东站同时开出,标志着我国城市群内首条城际动车线正式投入运营。穗莞深城际铁路全线长58.1 km,首期投入运营的惠  相似文献   

13.
莞惠城际铁路是我国首条实现自动驾驶的客运专线铁路,所采用的CTCS2+ATO列控系统在我国也是首次运用。介绍了莞惠线联调联试阶段CTCS2+ATO列控系统在一些特定场景的运行结果,对其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优化及改进的措施,对进一步完善莞惠线CTCS2+ATO列控系统的总体功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莞惠铁路为ATO系统在城际铁路上的首次应用,其中的动车组车门与屏蔽门具备了联动功能。本文结合莞惠铁路的设计实例,对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的相关控制原理、接口电路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城际铁路CTCS2+ATO信号系统及地铁中CBTC信号系统与屏蔽门接口设计的不同之处进行讨论,并对运营过程中屏蔽门系统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穆清 《铁道勘察》2013,(6):54-57
通过对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线路走向的研究,结合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及车站分布原则,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根据城际铁路的性质及客流出行特征与服务要求等,结合区域城际网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从宏观及分段方案两个层次对穗莞深城际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线路走向的经济点分布、与其他轨道交通设施的接驳方式、地方建设规划、线路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6.
徐艳琴 《铁路航测》2013,(3):100-103
城际轨道交通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后成本回收慢的公共事业,建设和运营期间资金需求庞大,全部由政府的财政负担已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在沿线进行物业开发,是充分发挥城际轨道交通作为骨干交通的作用,扩大客流吸引范围,带动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的经济快速发展,缓解建设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以穗莞深城际望洪站为例,对城际车站周边半径800m范围内用地的物业开发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际铁路隧道穿越水体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莞惠城际铁路隧道多,地质情况复杂,大量穿越地表水体的特点,以松山湖隧道及东江隧道为例,对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城际铁路隧道下穿黄沙河,西南河,东江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类似城际铁路隧道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在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莞惠城际铁路灾害监测系统中心及风、雨、异物侵限等子系统的应用为基础,对铁路灾害监测的整体构成、系统功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国内未来交通增长需求,近年来,轨道交通在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大规模建设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契合,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轨道交通相关的市政配套设施,作为轨道交通与城区生活圈相互串联的纽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佛山西站、穗莞深城际石牌站、广州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这三个广佛地区轨道交通项目的市政配套实例的分析,从传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这三类轨道交通方式结合相对应的市政配套方案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对国内未来的轨道交通建设结合市政配套方案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项目GZH-5标段中DK32+300~DK32+927.303段为背景,通过2组模型试验,其中一组无超前注浆,另一组进行超前注浆,研究软弱富水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和支护结构受力规律及超前注浆对其受力变形造成的影响,最后,针对软弱富水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提出几点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