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高校应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意识.阐释了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定义,分析了加强高校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研究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道德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受教育者是否接受,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只有了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特征,从道德教育接受心理机制出发,才能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是预备教师,是"中国梦"重要的播种者和传承者,未来将肩负起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本文基于"中国梦"背景下,围绕师范生道德教育,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总结,针对思想认识模糊,教育内容抽象,德育师资不足,教育氛围淡漠等问题,以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建议创新师范生道德教育实施体系,构建"多元一体"的师范生道德教育模式,完善师范生道德教育机制与方法等改进途径,为师范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的他律过渡到道德的自律是一种必然。但是,人们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进入道德规范自律性的阶段,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实现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过渡,必须建立道德他律的机制、将自律观念运用于道德教育实践中,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将他律与自律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需要人类的理性,需要重新审视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在生态失衡的今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全球化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道德危机,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迎接挑战,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消除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生态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设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薄弱的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极大,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有限,使得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举步维艰。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期望为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道德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本质上是实践的。制度构成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感悟中锤炼道德品质的公共秩序及外在环境。在道德教育中,制度环境是道德发展合目的性、合伦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道德活动过程中,人类之所以在制度环境的设计上进行积极追寻与不懈努力,就是为了使制度环境能够更好地适应或满足成就人的德性与德行的道德诉求及道德超越。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宜宾学院唐君教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一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2005年11月19日在宜宾市酒都宾馆召开。这次论坛到会代表共73位,其中港台及国外学者18位,其他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多是具有高级称职在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领域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