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玻璃碎片抛距理论模型用于推算汽车碰撞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洪国  高延令 《汽车工程》1995,17(4):246-251,211
本文研究了玻璃碎片的运动规律,建立了广抛物运动数学模型,提出了求算模型参数的方法,然后用不同方法求出一个事故案例的汽车碰撞速度。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了广义抛物运动模型可以计算事故的碰撞速度,同其它方法相比,它具有可以推算碰撞地点位置,玻璃碎片不易破坏,参数容易确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事故再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华  朱平  陈关龙  李江 《汽车工程》2002,24(4):283-286
从提高计算机模拟汽车碰撞事故的实用性出发,以物理学和力学为基础,结合恢复系数、摩擦系数等建立车辆碰撞的力学模型,以已知的碰撞参数离差最小为目标,提出采用穷举法,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基于最小二乘法模型的目标函数求解,进行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分析,通过对一实际交通事故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所采用的方法对事故再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以车辆真实停止位置为参照值建立目标函数,在参数优化搜索范围内,通过计算机循环迭代得出车辆停止位置的理论值并将其导入目标函数,直至目标函数符合迭代终止准则,此时迭代的初始值即为参数的优化值。通过上述方法优化车辆碰撞后瞬间运动参数,再根据二维碰撞模型计算碰撞前瞬间的运动参数,最后模拟车辆碰撞后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计算混凝土收缩与徐变引起的构件预应力损失,并用数值方法分析构件预应力损失后的力学变化,该法把时间分割为若干时间段,求解各段因收缩、徐变和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并叠加求总损失。考虑损失后的预应力,从而数值求得构件各时的挠度、应力和应变等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轮绕主销偏转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大鹤 《汽车运输研究》1995,14(4):57-60,65
本文用投影作图的原理来分析转向车轮绕主销运动过程中位置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导出地面垂直反力及侧向反力对主销的作用力矩关系式,为转向转的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基于典型汽车碰撞模型计算的碰撞前车速误差,采用了反推算法。对2起车辆碰撞事例进行了碰撞前车速的模拟和试验。模拟结果表明,碰撞后车速误差是影响模型计算的碰撞前车速准确性的关键因素,而相对而言力学参数误差的影响则小得多。以碰撞试验结果为准确值对模拟计算的碰撞前车速误差进行了不同校正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碰撞后车速误差和力学参数误差进行一次校正就能够消除碰撞前车速误差。研究结果证明该模型和算法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7.
落石冲击力的计算方法目前以半经验半理论算法为主,计算值与实测冲击力存在较大差别,其适用性、合理性一直未得到工程界一致认同。结合前人冲击试验结论,参考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5种冲击力计算方法,阐明了ANSYS/LS-DYNA软件分析落石碰撞地面问题的可行性,此法不仅能考虑落石形状、地面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还能考虑不同入射角的碰撞问题;同时还分析了落石入射角、落石形状对冲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初始速度大小相同时,冲击力与入射角呈正线性相关,而冲击力与落石尺寸的关系曲线则为一条正相关的抛物线;②同样重量的落石,块状落石与球状落石形成的最大冲击力相当,而块状落石的平均冲击力则为球状落石的1.1~1.3倍;③球状落石与地面碰撞时最大冲击力约为平均冲击力的1.6~2.1倍,块状落石与地面碰撞时最大冲击力则约为平均冲击力的1.5~1.8倍。  相似文献   

8.
材料模型参数设置对碰撞仿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限元仿真在汽车耐撞性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有限元模型中材料模型参数的设置精度对于仿真结果的可信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研究材料模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的设置偏差对于仿真结果的影响,以帽形梁碰撞刚性墙为例,研究了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应变率效应参数等材料模型参数的设置对于仿真得到的零件变形过程、零件吸能特性以及碰撞力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弹性模量设置偏差对于仿真结果影响很小,而屈服强度与应变率效应参数的设置偏差对仿真结果影响很大,在碰撞仿真中应该保持其精度。  相似文献   

9.
在数据输入系统对数据预处理后,由分析计算系统根据轮胎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速度模型用数值计算法求得碰撞作用前瞬时车辆运动参数,最后在屏幕上再现碰撞前、碰撞作用时及碰撞作用后车辆的瞬时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0.
汽车地面力学中土的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汽车地面力学中土的线性弹性本构模型、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及常用的土的线性弹性本构参数、非线性弹性本构参数、并对汽车地面力学中土的弹性本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为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汽车地面间相互作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内3条典型改扩建公路的拓宽桥梁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山区公路拓宽桥梁的特点,研究新旧桥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作用的主要影响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影响程度及规律,为拓宽桥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交站点设置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月  杜文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36-139
分析了现有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认为其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公交停靠站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偏大,针对这一明显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思路。列举了国内常见的6种公交停靠站点设置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按照公交站点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为4类。研究各类公交停靠站处交通流的运行特征,指出车辆在公交站点处的排队现象可以用M/M/C系统进行近似分析,在此基础上,就3个主要类别的公交站点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得到了相应的修正系数。最后,通过实例的验算,证明了所得修正系数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桥墩防船舶撞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桥梁日益增多,船舶吨位日益增大,船舶航速也越来越快,这将给桥梁的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桥墩防船舶撞击问题的研究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意义.目前中、美、欧洲等国的设计规范均对桥墩防撞设计做出了相关规定,然而分析发现:各国规范仍大都采用简单的静力设计法,没有反映出船桥碰撞的冲击动力本质;近年来,船桥碰撞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重大桥梁工程船撞设计专题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工程师使用则极为困难,很难推广至一般桥梁设计.鉴于此,从桥墩自身结构和桥墩防护结构两个方面对桥墩防船舶撞击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提出了船桥碰撞冲击动力学理论研究的三个设计因子以及相应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畅通、河段疏浚、景观效果和旅游发展等交叉专业的综合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借助Midas和桥梁设计师两个软件,根据河段疏浚施工时序,分为不同的计算工况,在不同的工况下计算桥梁下部结构的安全性,提出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内容。通过讨论河段疏浚对既有桥梁的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提出计算模式的探索方式,提供有效的分析数据,供管养单位和河段疏浚单位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掺加了不同外加剂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泌水率等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从外加剂的选择、掺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时的注意事项,以实现改善混凝土性能,获取预期的技术经济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路面平整度对小汽车噪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城  孙立军  杜豫川 《公路》2007,(1):122-125
噪声作为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正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有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而平整度对这两部分噪声的噪声源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道路中路面的平整度对小汽车的噪声产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行驶时(不固定排档),平整度与噪声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一结果使得交通噪声的预测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协调性进行分析,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安全评价细分为线形、中央分隔带、路侧、桥梁、隧道、交叉口、服务区、附属设施等8个评价要素,分项提取和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其景观安全协调性的优劣程度,以重庆涪陵至石柱沿江高速公路的景观安全协调性研究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有效可行,简洁易实现,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和工后服务工作的实践,对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物联网在公路运输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将车辆与物品的信息记录下来,并随着车辆运输行进过程辅以GPS与G IS技术,对车辆位置与物品位置进行有效跟踪,为查询车辆交通信息与物品运输实时信息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斜弯坡桥的设计,提出斜桥斜做、斜桥正做、弯桥直做、弯桥折做、弯桥弯做先进设计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