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驾驶员特征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军 《汽车工程》2005,27(3):323-325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是当前汽车驾驶员辅助系统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在介绍ACC原理和对驾驶员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2自由度ACC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跟随前车和前车切入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振 《北京汽车》2018,(3):42-46
为了获取驾驶员跟车行为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建立驾驶员控制增益随车速变化的动态跟车模型。引入驾驶员追踪误差敏感度,定量分析控制增益与车速的动态变化关系。为了准确描述驾驶员行为特性,定义速度误差敏感系数SVE(Sensitivity to Velocity Error)和距离误差敏感系数SDE(Sensitivity to Distance Error),基于非线性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参数。最后通过Matlab搭建自适应巡航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与驾驶员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ACC系统能够根据雷达等传感器检测到的前方车辆行驶信息,并自动控制本车的油门开度和制动强度,实现自适应巡航行驶,通过对车辆行驶纵向阻力特性的分析,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目标加速度的油门开度控制策略受车辆装载质量影响较大的情况,利用功率平衡原理,提出了1种基于目标车速的油门开度控制策略,并利用PreScan软件对基于目标车速的油门开度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有效的避免了整车装载质量变化对控制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蔡英凤  吕志军  孙晓强  王海  刘擎超  陈龙  袁朝春 《汽车工程》2021,43(7):1077-1087,1095
本文中针对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受旁车并线影响产生的制动干预时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旁道车辆并线行为进行优化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以获得制动干预的最佳时机.首先,建立了以历史行驶数据和周围环境为输入、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驾驶行为识别模型,实现对旁道车辆驾驶行为类别的有效识别.当识别出并线行为后,根据并线车辆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道路上交通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汽车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为了降低由于驾驶员驾驶车辆途中发生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文章将在ADAS实验平台下,实现MATLAB/Simulink和Car Sim软件的联合仿真,对ACC系统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许骏  李一兵 《汽车工程》2008,30(1):14-16,60
将驾驶员-汽车看作统一的人机系统,利用驾驶员驾驶过程的本质是决策过程的性质,通过确定系统的决策时刻、决策报酬、状态转移速率和概率、抽象驾驶员的行为集合等建立了基于Markov决策过程的驾驶员行为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定量仿真方法建立驾驶员模型的不足,应用GPS技术,采用定性仿真方法中的归纳推理方法建立驾驶员行为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决策判断过程,预测各种输入情况下的驾驶员行为输出,在建立驾驶员-汽车-道路系统仿真模型时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周亮  宾洋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2005,27(3):319-322,380
结合驾驶统计模型,设计了走一停自适应巡航系统的纵向车间距离控制器。上位控制器的设计与车辆模型无关。在建立目标性能函数的基础上得到控制律;而下位控制器则将油门和制动控制独立设计,依据一定的切换逻辑使它们分别作用于车辆。在制动控制的设计中引入了改进型史密斯预估器。在多种工况下的仿真试验中表明控制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驾驶员模型、汽车运动学模型与闭环控制系统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预瞄距离驾驶员模型的空间方程.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分析基于该模型的“人—车—路”闭环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条件.利用所建立的4轮车辆驾驶员模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最大预瞄距离值和驾驶员反应时滞值,对车辆路径跟随进行了仿真试...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实现未来智能化汽车辅助驾驶的重要功能之一,以往该系统主要采用毫米波雷达感知周围环境,但是容易出现较多的误识别和漏识别情况.针对现存的问题,文章研究了自适应巡航感知系统,不同于以往单一雷达的方案,本设计采用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融合的办法改善感知系统的性能.通过搭建电动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编写CAN...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驾驶员车速控制模式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朗  陈涛  高丽敏  代素珍 《汽车工程》2005,27(6):696-701,695
系统地对汽车驾驶员在一定行车环境中的安全性认知与车速控制的决策、推理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进行一系列勘测、测试和心理评价试验,应用模糊集合、模糊统计试验、模糊控制和模糊逻辑推理等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汽车驾驶员在既定道路条件下行车时基于安全性考量的逻辑推理规则和车速控制模型,最后进行了相应的实测验证。模拟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研究所采用方法和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车载信息系统可向驾驶人提供丰富信息,从而影响驾驶行为,提高道路交通系统运行安全效率.但目前车载信息发布形式与内容并不完善,对驾驶行为控制作用差.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水平,从驾驶人驾驶行为的信息调节特性人手,分析了车载信息不同表达方式及其对驾驶行为控制作用,并探讨将信息进程与驾驶行为进程交互融合.从信息调度的角度,分析车载信息调度形式、参数及可调度的信息集合,分析调度过程,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信息调度实现驾驶行为控制,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车载信息系统通过发布车载信息影响驾驶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驾驶行为控制目的.针对驾驶人的多感官复合感知特性,将信息进程与行为进程相互融合,采用多种形式的信息调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对驾驶行为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车速控制系统自适应油门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非线性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及简化模型基础上,采用一种简化非线件模型设计自适应油门控制器,并应用李亚谱诺夫理论证明了传动系统存在动态过程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基于简化线性和非线性模燃的自适应控制器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试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器可以通过自适应调节减小参数不确定造成的干扰,当传动系统存在动态过程时可以保证车速跟踪误差有界。  相似文献   

17.
人-车-路闭环系统驾驶员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在驾驶模拟器上进行的人-车-路闭环系统仿真试验,使用全局演化局部寻优的辨识算法,对驾驶员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通过大量的实际驾驶人员的试验数据,辨识出各种水平的驾驶员模型参数,为改进智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利用辨识得到的驾驶员模型和车辆模型进行了人-车-路闭环系统的双移线与蛇行线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系统回顾了早期汽车驾驶人模型的发展与演变,根据驾驶人模型的设计理论和研究方法,将驾驶人模型分为方向控制驾驶人模型、STI模型、预期开环控制模型、双模式模型以及其他种类的模型,其中方向控制驾驶人模型又可分为预瞄驾驶人模型和线性状态变量控制模型。综述了上述各类汽车驾驶人模型的研究过程,分析论述了早期汽车驾驶人模型的结构特点,总结了各类驾驶人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驾驶人模型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辆纵、横向跟踪的强耦合、非线性特性,设计了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同时考虑纵、横向跟踪控制,并引入线性变参数模型(LPV),把纵向速度对横向跟踪的影响转化为LPV模型中调度参数的变化,把纵、横向跟踪的高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转化为LTI模型的插值队列,以用于自适应纵向速度的改变.基于预测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20.
跟驰过程中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道路交通4要素中(人、车、路、环境),人以其主动性和智慧性起着支配作用,是其中的主体要素。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五轮仪实验系统观测到的车辆跟驰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车辆跟驰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4个因素,相应地将驾驶员认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建立了车辆跟驰过程的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为驾驶行为研究和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