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改善低温条件下的起动性能,北方奔驰ND1190型重型载货汽车装有FJ-60型起动液加注器。FJ-60型起动液加注器是由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它能使370kW以内的柴油机、汽油机在-40℃的低温条件下顺利起动,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一种冷起动装置。但是,要完全发挥FJ-60型起动液加注器的功效,就要正确使用它,否则将会对发动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柴油车低温起动性能诸因素及冷起动液的使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很多摩托车出现冷起动困难、冷起动后怠速抖动、冷起动后加速不良等故障,直到摩托车的温度(或水温)升高后,这些故障消失.  相似文献   

4.
汽油车低温冷起动和常温冷起动排放特性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国Ⅲ标准中新规定的-7°的低温冷起动测试,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比较了低温冷起动(Ⅵ型试验)和常温冷起动(Ⅰ型试验)整个排放过程中CO、HC和CO2的排放差异。对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催化器入口温度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排放特性的比较,简述了汽油车低温冷起动排放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起动过程及影响低温起动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对发动机的主要影响有:低温使润油粘度显著增大,低温使燃油气化不良;低温使蓄电池容量和端电压下降,火花塞不易跳火;低温使发动机机件磨损加剧。改善发动机冷起动的主要措施有:进气预热器、燃烧室电热塞、喷注起动液、装电加热器或燃油加热器、使用低温机油、采用新型高能量蓄电池、采用无触点式高能电子点火器等。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冷起动过程喷油系统的控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起动性能是柴油机重要的使用特性之一。与机械式喷油泵相比,电控喷油系统可使柴油机冷起动过程自动化和冷起动混合气状态最佳化。从柴油机冷起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冷起动燃烧过程和喷油系统的最佳控制模式等方面,论述了最佳冷起动过程的电控喷油模式。设计了冷起动控制器,使柴油机能自动地与变化的起动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汽车冬季冷起动困难,油耗增加,机件磨损加剧,有时会出现浇瓦,拉缸等现象,造成事故,本文从理论角度浅析了汽车冬季冷起动困难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起动困难的对策与措施,这对改善起动条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03月生产的江铃顺达2.8 L货车(装备JX493 ZLQ3发动机,采用德尔福柴油高压共轨电子控制系统),累计行驶约7万km后,就逐步出现发动机冷起动困难,而且越来越严重,后来到了冷机根本无法起动着机的程度,但只要在进气管里稍微喷一点柴油机起动液,发动机就能顺利起动着机。当发动机为在热机时,不喷起动液也能够正常起动着机。  相似文献   

9.
改善汽车冷起动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CA10 91和EQ10 90系列汽车在低温条件下冷起动困难的原因 ,提出改善汽车冷起动性的一系列措施 ,研究和设计一套改善汽车冷起动性装置 ,并对此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VE型分配泵中开发出的冷起动提前装置有:C.S.D冷起动提前装置、W-C.S.D腊式低温起动装置、M-C.S.D手动冷起动装置、电磁式供油提前装置、液压冷起动提前装置、KSB电控机械式冷起动供油自动提前装置。这种冷起动提前装置均是为使低温时发动机起动容易而设置的。  相似文献   

11.
葛德华 《汽车运用》2001,(12):38-38
汽车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好坏,不仅决定于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还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气温越低,对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就越大。因此,了解造成冷起动困难的原因,正确掌握冷起动的方法,对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节约燃料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实际环境下柴油轿车低温冷起动时的气态排放和经济性,并与其热起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际环境下柴油轿车冷起动时有害气体排放量大部分高于热起动,且发动机的供油量较高.这是由于在整个冷起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完全燃烧循环,导致排气中的CO和HC明显较高,而氧化催化转换器(DOC)在较低温度下工作性能欠佳,使有害气...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柴油机冷起动瞬态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在原有的包括有准维燃烧模型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的基础上,补充了瞬时磨擦力矩、起动力矩、气体泄漏和壁温变化等计算模型,形成了一个以分析柴油机冷起动过程为目标的瞬态模型。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冷起动模型的主要构成和计算公式,并介绍了根据该模型所编制的冷起动过程预测软件。  相似文献   

14.
朱琳 《汽车电器》2023,(8):77-79
冷起动性能,是车辆寒带性能的关键指标项,需要车辆能在环境温度-15℃以下时能够顺利起动发动机。冷起动性能受蓄电池、起动机、发动机、供油系、冷却系等零部件的影响。本课题主要探讨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对冷起动性能的影响,并围绕整车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对一款可变进气正时的发动机进行冷起动性能测试,研究了进气门开启时刻对冷起动过程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进气门的开启时刻(负进气提前角)有利于冷起动阶段HC、CO排放量的降低,且进气相位为362.5°和372.5°的HC和CO排放量较其他角度略低.简述了推迟进气门开启时刻可以降低排放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汽油机冷起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Ⅲ、欧Ⅳ排放法规已将发动机的冷起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论述了汽油机冷起动工作过程的特点、排放状况及冷起动控制技术对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意义。介绍冷起动控制技术中采用的油膜补偿模型、缸压反馈闭环控制、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技术及一些新的后处理措施,以降低冷起动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使用排气颗粒数量与粒径分析仪对一辆帕萨特柴油轿车进行了冷起动和热起动对比试验,研究其起动过程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柴油轿车冷起动颗粒排放数量浓度与热起动相比显著增加,其中,聚集态颗粒数量浓度增加明显,而核模态颗粒数量浓度差别不大;冷起动排放颗粒表面积浓度、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显著高于热起动;冷起动过程燃油消耗量也比热起动成倍增加.因此,冷起动不但造成颗粒排放恶化,且严重影响柴油轿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何太平 《汽车技术》1991,(12):14-18
对车用直喷式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要求进行了阐述。介绍了6102型、4125型两种柴油机冷起动试验的结果。对如何选择其起动辅助装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35℃的低温试验环境下,冷冻柴油机、电瓶、柴油等相关试件并保温,研究了起动液、酒精喷灯、"起动液+曲轴箱空气加热器"、"进气预热器+电热塞"等起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喷起动液和"起动液+曲轴箱空气加热器"的辅助起动方法可使左进气温度、右进气温度、气缸盖温度有一定的升高,但不能辅助柴油机起动成功;酒精喷灯加热油底壳增加了润滑油的流动性,减小柴油机起动的摩擦阻力,从而促进了柴油机成功起动;"进气预热器+电热塞"同时加热进气的方式确保升高并维持进气温度,促使柴油机成功起动。进一步分析可知,进气加热和润滑油加热的方法更利于柴油机的低温起动。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冷起动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动机在冷起动阶段由于空气温度低、燃油雾化不好、催化剂未能达到起燃温度,因而HC和CO污染严重。研究冷起动污染控制技术对发动机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改善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对目前国内外冷起动排放控制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方案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