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应对广州市面临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需求,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进行思考.首先,对国内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广州市地下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超前开展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的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地下空间三维管控系统、提前谋划地下轨道交通复合走廊、促进地下轨道交通与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站点往往是城市及地区公共功能聚集的地方,被形象地称为"城市针灸"点。在世界各国的商业核心区中,由于轨道交通的串联作用,使地下空间不再为建筑物以及道路之间的分隔困扰,也不用考虑车流等因素,商业空间基本以地下为主、地上为辅。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考国内已建地下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埋深的分布,结合泉州市线路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具体情况,在对地下管线埋深做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考虑地下空间长远规划利用,确定出泉州市地铁适宜埋深,为其进一步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11,(1):22-22
近日,北京市东城、丰台、通州、顺义等区县陆续出台各自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1月19日在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示,北京市今年将出台统一的地下空间规划纲要,优化83个轨道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交通的平面式发展很难满足客运交通需求,很多重要路段的交通流量已经达到饱和,文中通过量化手段对兰州市发展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兰州市发展轨道交通不仅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能够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轨道交通导向标志设置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导向标志设置必要性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网络系统中换乘站将不断增多,其他交通工具与轨道交通相连接的交通枢纽也将逐步建成,车站地区与地下空间开发区域的连通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必然形成一支庞大的集散人流。尤其在地下空间,由于它的封闭性而失去了参照物,使人极易迷失方向。导向标志系统的设置,则为人流辨别方向提供了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方向感的地铁站地下空间可识别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地铁站的地下空间特点,从方向感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阐述了作为汇集大量人流的快速轨道交通方式的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睿  杨大伟  张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0):144-144,146
通过对西安市交通现状的分析,从城市发展及动态交通、静态交通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西安市交通矛盾的方法——开发地下交通空间。进而提出了核心区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和地下停车系统的规划要点和构想。  相似文献   

9.
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外围向心的通勤交通比例高、中心区交通压力大,因此都市圈通常采用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首先结合伦敦、纽约、东京都市圈案例,分析轨道交通对都市圈空间形态的影响。结合广佛都市圈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低运量轨道交通4个层级轨道交通的发展,从枢纽规模与布局、网络一体化、运营管理与车站开发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分散布局的轨道交通枢纽与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是适合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最后,针对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借鉴、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快线采用地下线路形式穿城、如何实现"四网合一"、枢纽空间的规划预留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祁鹤 《北方交通》2012,(8):8-10
由于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山岭重丘区河谷地区布置互通式立交,常使A匝道变形平行地方路,以便节省空间为布置收费站创造条件。如果做好匝道线形设计、收费广场处理、排水等设计工作,通常能够布置出满足功能、线形紧凑、节省用地的立交方案。必要时采用舒展的线形,为以后改造预留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安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通车,车站周边交通设施设置、用地功能组织、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建线路及车站在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优化轨道交通沿线交通设施及车站周边用地的规划策略.以轨道交通4,5,6号线及市域轨道交通临潼线为例,确定车站周边800 m为研究范围,将涉及的88个车站划分为枢纽站、区域中心站、换乘接驳站和一般站.提出交通设施衔接控制导则、车站周边用地优化整合模式、各类车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要求,以及车站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的换乘节点核心区受力较复杂,以上侧下岛双层十字换乘车站为例,车站中板作为列车的行车道板,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行车荷载的影响。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 idas C ivil,采用影响面分析考虑行车荷载后的中板受力分析,确定了最不利工况,找到了应力集中部位,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保证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省界处主线收费站与互通立交较近情况下传统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主线收费站放入互通立交内部,以主线收费站为中心布置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该思路在璜茅互通立交等项目中得到了验证,说明该思路是合理并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省界处主线收费站与互通立交较近情况下传统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主线收费站放入互通立交内部,以主线收费站为中心布置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该思路在璜茅互通立交等项目中得到了验证,说明该思路是合理并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河谷型城市公交网络脆弱性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以兰州市为例研究河谷型城市公交网络的脆弱性.首先, 根据L 空间模型构建城市公交站点网络,分析该网络静态拓扑特性.然后,基于随意攻击 和蓄意攻击两种攻击模式,建立城市公交网络脆弱性测度指标,并对两种攻击模式下公 交网络的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兰州市特殊的河谷型地形特征,在蓄意攻 击下的脆弱性远远强于其在随意攻击下的脆弱性.最后,结合公交网络脆弱性特征研究公 交网络核心站点选取策略.结果表明,基于度的核心站点选择更适合兰州市公交网络,这 为兰州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网络优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繁忙,地下空间关系复杂,地下管线集中的鼓楼地段修建出地铁车站。从经济、技术、施工等方面探讨了方案选择的可能性,突出方案选择“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公交网络构成了复杂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兰州市为例,分别采用L空间法、C空间法、P空间法构建公交站点网络、公交线路网络和公交换乘网络,对其静态复杂性进行实证研究,可为西部城市的公交管理及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取新疆地区克拉玛依-塔城和乌尔禾-阿勒泰两条高速公路部分互通区为试验区,根据干旱区公路沿线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特点,设计出互通区雨水收集边沟和雨水集流工程措施,配置乡土植物物种,探索适合干旱区高速公路互通区雨水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对兰州市主城区向北拓展开展了基础研究.首先,分析了兰州主城区空间拓展的必要性,反映紧迫性;接着,对北拓与其它拓展方向的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反映了向北削山造地的优势;第三,介绍了地质勘测研究工作情况和勘测研究的结论;最后,分析了北拓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北拓研究最基础和较系统的研究工作的总结,呼吁进行综合规划研究,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北拓工程最优化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