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1951至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14个站点的降水、气温观测资料和英国哈得来中心的HadISST海温再分析资料,基于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时滞相关性方法,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地表气温和邻近海域(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海表温度的变化,构建了一个用于表征西南地区与邻近海域的海陆温差序列,探讨了不同海域海陆温差与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孟加拉湾和南海海域海陆温差与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8左右,呈显著相关,而东海海海域海陆差异与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系数为0.7左右,呈中度相关;2)不同海域海陆温差对西南地区的降水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延迟和同期效应.海陆温差变化对西南纬度较高地区降水具有延时和同期效应,而对纬度较低地区的降水具有超前效应,且海陆温差对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的影响较大.这表明中国邻近海域海陆温差的变化可能对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前,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拨专款给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用于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西部地区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研究中关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部分的研究工作。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五省、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幅员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接手课题后,西部地区的地形、气候的复杂性、多样性,给英达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兰渝既有线货运现状,进出西南、西北物流情况以及新兰渝通道开通之后货运量进行分析预测,同时分析了未来通道内货运需求的发展态势.着重从路网结构、偏短货运速离和货物分流角度研究兰渝铁路通车对兰渝货运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兰渝铁路通车将大大缓解既有线运输压力,提供进出西北西南的最短径路,完善西部地区路网结构,促进西北西南货运路网结构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于GIS工具,对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及六大经济区的公路网、包含公路及铁路的路网分布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分形研究,测定了各区域路网空间体系分布的Hausdarf维数,计算了各区域的路网覆盖深度值,并在同一尺度上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由东部→中部→西部,路网分维值逐渐降低,覆盖深度值逐渐增大;六大经济区的路网分维值,按华东、中南、西南、东北、华北、西北的顺序依次减小,覆盖深度值以华东经济区与中南经济区为最小,其余按东北、西南、华北、西北的顺序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路网分布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期为路网分析和交通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穿越西南、西北山区复杂地形地貌区域的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各种工程问题也日益增多。崩塌作为山区常见的一种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对山区公路的修建及后期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崩塌落石的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逐渐得到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崩塌落石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复杂.铁道部和我国学者张倬元、郑象铣等分别对崩塌落石灾害进行了定义和论述.各有其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综合指数测度指标,揭示1997—2016 年中国及东中西地区两者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并运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该时段两者的互动演变关系及空间差异性. 研究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有扩大趋势;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互动关系,但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全国和东部地区为拉动型,中部为互动型,西部为推动型;综合交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均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西部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综合指数测度指标,揭示1997-2016 年中国及东中西地区两者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并运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该时段两者的互动演变关系及空间差异性. 研究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有扩大趋势;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互动关系,但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全国和东部地区为拉动型,中部为互动型,西部为推动型;综合交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均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西部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幅员广阔,交通与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同时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严重影响和制约这一个地区的协调与进步.本文从交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角度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与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进行交通区域划分,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西部区域间交通发展的差异性及制定区域交通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立项背景季节性冰冻地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53.3%,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每年都有4~6个月不同程度的降雪,道路除雪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使用发现,氯盐类融雪剂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路域环境具有明显的侵蚀和破坏作用。由于氯盐类融雪剂存在诸多潜在性的危害,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对公路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与机动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构建了8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它们综合为3个主成分变量并评价了我国2006年31个省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31个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为了3类.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差异明显,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高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西北铁路网建设的区域环境特点及发展思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北铁路发展的区域环境特点以及发展的内外动力的分析,综述了西北区域内和与西南、东部建立大通道的两种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2.
G212线作为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重要交通干线,是甘肃省南出口和陇南市通达兰州及成都最为便捷的路线。长期以来沿线各市、县、乡镇的生产、生活饱受交通瓶颈之掣肘。基于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有利时机,G212线提级改造成为驱动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通过分析G212线建设的必要性、对沿线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发展潜力、经济效应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可为同类项目的立项决策提供较为粗浅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进一步分析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非持续性的特征,提出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单肢薄壁连续刚构桥施工失稳破坏频繁发生,损失严重。以西南某桥为背景,先对每个施工阶段进行线性分析,找出各阶段最不利荷载组合,然后分析出最大悬臂阶段各荷载工况、高墩初始缺陷、是否考虑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处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冰雪影响路段冬季气候特征,选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氯盐类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以及有机类融雪剂乙酸钾、乙酸钙,分别在-5,-10和-15℃条件下对这些融雪剂的融雪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内,氯盐类融雪剂的总体效果要稍好于有机类融雪剂;乙酸钾与氯盐类融雪剂差别不大;乙酸钙易使冰面出现龟裂和局部松动融化。考虑满足冬季高速公路保通、冰雪影响程度、气温及环保要求,提出了西南高寒山区高速公路冬季养护的融雪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玉带桥由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承揽施工。该桥是目前长江以北地区单跨径最大、孔最多的现浇砼圆拱桥.其7#孔跨越南水北调箱涵。目前玉带桥工程还在紧张的施工当中,施工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并使用了许多新兴的施工方案加以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国进入经济起飞中期。根据起飞中期需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要求,我国开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的职业教育发展,在规模开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政策目标的引导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来流紊流积分尺度对矩形断面高层建筑迎风面脉动风压及其分布特性的影响,选取2:1和1:2矩形为对象,通过风洞测压试验,对不同积分尺度紊流场中矩形迎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及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脉动风压相关函数和相干函数、脉动风压功率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矩形同一高度处,脉动风压功率谱在低频区始终受准定常...  相似文献   

19.
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输通道理论是交通网发展到综合运输阶段后形成发展起来的,尚需加强.本文系统 地阐述了运输通道的定义、类型与构成要素.从运输联系与运输区划相结合的角度定义为“运 输通道是联结不同区域的重要和便捷的一种或多种运输干线的组合”.运翰通道是交通网的骨 干,承担着区际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任务,运翰通道是否畅通对于运输网整体的效益起决 定性作用.运输通道的类型有国际性通道、大经济区区际通道、省际通道、省内运输通道. 建设现代化运输通道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准确的对通道进行命名和分析,必 须划分运输经济区,从交通地理的角度结合我国区际运输通道布局,拟划分为五大运输经济 区和与其相对应,我国区际运输通道六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