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继2017、2018中国车身大会顺利举办之后,2019中国车身大会(3rd China Car BodyBenchmarking Conference)于2019年10月25—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本届中国车身大会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车身技术分会、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湖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车身大会创办于201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是亚太地区极具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的专业、高端、国际化盛会。大会围绕着"车身性能与创新"这一永恒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政府、研究机构、企业以及高校等各领域专家共同分享、探讨车身技术,吸引了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始于梦想的品牌,这是一个追求极致的品牌——这就是红旗。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家喻户晓的红旗品牌,我们有太多的情怀;实际上,经过多年的积累,红旗具备了很强的技术实力。2019年10月25—26日,2019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举办,红旗带来了品牌首款B级SUV——HS5的白车身,并进行了技术演讲,与奔驰、宝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多个企业和技术机构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成功举办。本届车身大会吸引了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先进车身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轻量化技术解决方案与汽车用钢产品供应商,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积极参与本次大会,分享了其最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20,(2):104-105
车身技术是车辆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车身的结构强度、轻量化系数等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最终品质。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车身技术在不断突破和创新。于2017年首次举办的中国车身大会搭建了汽车车身相关领域技术交流平台,截至2019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2019年10月底,2019第三届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顺利举办,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以及零部件企业及技术机构进行演讲和技术展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10月底,2019第三届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举办,大会吸引了领克、红旗、本田、奥迪、宝马、奔驰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进行车身技术展示。新时代高端品牌领克汽车携旗下高能轿跑SUV领克02精彩亮相。作为目前C-NCAP碰撞标准体系2018版规则实施以来得分率最高的5+星级评价车型,领克02彰显了中国汽车安全性能最高水准。大会期间,我们对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领克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朱凌  相似文献   

7.
正在车身设计领域,奥迪一直凭借先进的技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在去年的中国车身大会上,奥迪带来了新一代旗舰轿车A8的独特车身设计;在2018中国车身大会上,奥迪再次展示了A6\A7的白车身,并进行了技术演讲。大会期间,我们对奥迪进行技术演讲的团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正继2017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顺利举办之后,2018中国车身大会(2nd ChinaCarBody Benchmarking Conference)于2018年11月2—3日与第八届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同期举行。本届车身大会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奔驰、宝马、奥迪、东南汽车、东风风光、爱驰汽车、蔚来  相似文献   

9.
<正>在车身设计领域,奥迪一直凭借先进的技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在2017年的中国车身大会上,奥迪带来了新一代旗舰轿车A8的独特车身设计,其使用了铝合金、钢、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2018中国车身大会上,奥迪再次展示了A6/A7的白车身,其借鉴了一些A8的车身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很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1月2—3日,正值澳门车展举办之际,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举办。本届车身大会吸引了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先进车身技术。钢铁是车身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全球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集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1月2—3日,正值澳门车展举办之际,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举办。本届车身大会吸引了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先进车身技术。东南汽车带来了最新研发的电动车DX3 EV400的白车身进行展示,并进行了技术演讲,受到了广泛关注。大会期间,我们对东南汽车研究院整车集成室主任宋名洋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正继2017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顺利举办之后,2018中国车身大会(2nd China Car Body Benchmarking Conference)于2018年11月2—3日与第八届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同期举行。本届中国车身大会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奔驰、宝马、奥迪、东南汽车、东风风光、爱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车身大会吸引了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先进车身技术。本次大会上,Honda带来了新一代凌派(CRIDER)的白车身进行展示,并进行了技术演讲,受到了广泛关注。新一代凌派(CRIDER)是由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研发,拥有充满个性的外观的外观、高辨识度的灯体以及通透流畅的内  相似文献   

14.
《世界汽车》2023,(11):24-25
<正>2023年10月31日—11月1日,由中汽中心、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汽信科、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3中国汽车安全大会暨砥砺行者大会车身技术分论坛暨中国车身技术研究工作组会议在苏州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新能源汽车车身变革”为主题,邀请来自包括中汽中心、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在内的200余位专家参会,共同研讨新能源汽车车身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先做技术,再做产品;先做平台,再造车型……作为众多新势力中的一员,爱驰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一直在做很多技术和平台铺垫工作。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爱驰正向研发出模块化智能电动车平台——MAS平台,U5车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模块化平台开发的。在2018年的中国车身大会上,爱驰汽车就展示了U5的白车身结构,其"上钢下铝"的独特结构引发广泛热议。电池包周边大范围使用铝材,是否足够安全呢?在2019中国车身大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1月2日,在澳门车展举办之际,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车身大会(2nd China Car Body Benchmarking Conference)在澳门顺利开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张纪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克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以技术为媒     
正如今,汽车行业各种大会、论坛举不胜举。如何让会议办出特色,打造影响力,这是很多主办方需要考虑的问题。于2017年创办的中国车身大会正是一个聚焦车身领域的行业盛会,弥补了针对车身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交流平台的空白,为车身相关产业链主体间的合作提供了一种创新的交流方式。凭借大会的高规格与专业性,连续举办两年的中国车身大会打造出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助推中国车身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23,(12):44-45
<正>仰望U9是比亚迪集团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性能超跑,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品牌的高端形象,也展示了新能源车身技术的新高度。该车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材料,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和美观化的完美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安全、性能和体验的全方位越级享受。这也说明,在新能源车时代,车身技术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为了深入探索仰望U9的车身技术创新,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比亚迪车身架构开发技术总监闫军飞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研发心得和感悟,以下是专访内容的摘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3至4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 7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圆满召开。大会共吸引了来自奥迪、沃尔沃、江淮汽车、东南汽车、东风小康、蔚来汽车、安赛乐米塔尔、英国Axon Automotive Ltd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先进车身技术。澳门贸易投  相似文献   

20.
赫炎 《世界汽车》2023,(1):76-79
<正>车身设计是影响整车安全性、操控性等指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因为隐藏在整车内部,普通消费者很难直观感受到。近日,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联合相关行业机构共同举办的2022中国十佳车身评选活动中,东风标致新408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中国十佳车身及最佳材料奖两项大奖,充分证明了新408在车身设计和用材上的良心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