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元时期,泉州的明教(摩尼教)活动甚盛.从考古和历史资料证明,宋代有大批明教徒聚会于晋江华表山麓的草庵,元代在泉州城里专门设有管理江南诸路明教和秦教(基督教)的机构.元至元五年(1339),明教徒在草庵建构石室,镌刻"道貌佛身"的摩尼光佛像,以吸引大批信众前来朝拜.然而,如<闽书>所云,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以"上逼国号"为罪名,厉禁明教,使明教趋于衰落.明清以来,除何乔远在<闽书>中的记载之外,涉及泉州明教的文字资料极少,以致诸多研究摩尼教的学者对于这一时期泉州明教的活动情况.也只能笼统以"衰微"或"消亡"概言之.2004年以来,笔者在晋江草庵周边进行田野调查,通过查询族谱,访问乡老,考察民间宗教活动,发现了一些有关明教(摩尼教)的踪迹,希望能藉此理出明清以来泉州明教活动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泉州是摩尼教在中国最后的消亡地,也是该教在世界的最后消亡地;因为该教的最后一所庙宇,即著名的晋江华表山元代摩尼教草庵,就遗存在这里;教主摩尼最后的形象也保存在此庵内.根据当年的发现,庵内仅供奉一尊摩尼佛石雕像,此处别无他神.该雕像采用佛陀跌坐的姿势,而下巴又留着两缕道士的长须,业师蔡鸿生先生把其概括为"佛身道貌".供奉这样一尊雕像,表明其时泉州的摩尼教,已与当地的各种民间宗教信仰一样,实行偶像崇拜.如果要问,摩尼教在中国的终局形态怎样?我们的回答是:其教主摩尼作为偶像,进入中国的万神殿,为民间信仰诸神之一.这就是摩尼教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终结.本文拟就这一崇拜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作一初步的探讨,以就教高明.  相似文献   

3.
叶翔 《海交史研究》2005,2(1):85-89
笔者以为,<福建摩尼教寺院遗址考>一文中以"白衣"来判定金粟洞琉璃院为摩尼寺有误;将定光大师判定为摩尼师缺乏直接证据,将有"定光"名的寺、院、阁、庵、堂等都定为摩尼教寺院更无道理;以<马可波罗游记>中福州一教派不明的寺院作为福州台江福寿宫是摩尼教遗址的证据也是不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福建和浙江又发现了摩尼教遗迹。虽然这些遗迹并不能提供摩尼教衰亡的细节,但是却增加了我们对中国摩尼教史的了解。由于时代变迁及历代战祸.除在敦煌莫高窟检出的三部摩尼教残经之外,唐以后摩尼教的书籍没有流传下来,这是摩尼教研究中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虽然有关摩尼教的资料大部分已被发现,并已出版,学者们也已作了研究,但仍有些史料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据笔者在上海、江西的田野调查资料,考察民间信仰与儒、道、佛互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从妈祖与中国海洋和平开拓、黄道婆与上海海派文化的形成等典型个案的分析中,探究民间信仰的形态、特征、功能与文化基质,论证新时期民间信仰应当成为中国宗教学重要领域的必要性.提出:只有将有悠久历史、信众众多的民间信仰纳入宗教学研究领域,才有可能从中考察出中国宗教信仰形态的特征与运动规律,构建出符合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宗教学.  相似文献   

6.
福建摩尼教寺院遗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武后延载年间(或说周隋)波斯摩尼教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其间多次受到禁断.然而禁者自禁,信者自信.宋元两代,福建摩尼教相当盛行,尤其福州、泉州、汀州等地,真宗朝主要活动于武平一带的摩尼佛师定光古佛还受到皇帝的接见,有信徒数十万人.……  相似文献   

7.
福建与朝鲜半岛新罗、高丽两朝的交往关系由来已久.早在唐五代乃至宋元时期,福建人就在中国与新罗、高丽的互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最主要的表现在于通过海路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物产、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作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及历史遗迹的综合考察,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具体的研究素材,充分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文物土遗址在保护过程中因长期受外界环境影响,其各空间部分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针对此特点,本文采用一种基于TLS技术的文物土遗址变形监测方法对其形变量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将不同时相散乱点云进行拼接、坐标配准、去噪、对比分析等主要步骤,实现对文物遗址的非接触变形监测.以大明宫遗址公园大福殿土遗址为例,其研究结果表明:大福殿遗址南侧中部上部边缘剥落量较大,其次是北侧上部边缘;东侧和西侧个别点仅有少量剥蚀,除各侧面上部和南侧行人坡道处,基本上变化不大,证明本文所提方法速度快、精度高,能够满足文物遗址变形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长兴的古桥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始建于宋代,县内保存的各类民间古桥梁共计196座,其中1座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座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座被列为县级文保点。为了使逐渐消弱和丧失交通功能的古桥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对长兴古桥的年代构成、历史发展、水网分布、文化特色、结构特点、保存状况等进行梳理统计,分析长兴古桥的特征,总结长兴古桥文化的内涵,从而为古桥文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提出了古桥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正忠教授的《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出版已经十年。该书对一千多年间中国度量衡的纷繁实况和变迁历史做了详尽的阐述 ,填补了前人论述的空白 ,并对许多早有定论的成说提出了大胆质疑 ,予以匡正。该书以新颖的视野看待传统的度量衡问题 ,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书中对宋代度量衡管理体制的阐释 ,尤为详尽。该书资料翔实 ,考据精审 ,虽已出版十年 ,其学术价值迄今不减 ,是一部不应被束之高阁的好书。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策略.出于不同的意图,为了不同的目的,人们几乎每天都有意或无意地用到委婉语.本文在分析了委婉语使用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同时对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委婉语进行了比较.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处理委婉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英语听力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语言交际活动中,听力与其它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听力课的课堂教学应以听为主,同时辅以"说"、"读"、"写"等教学内容,课堂效果才能在实质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经济哲学是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文对经济哲学构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概论性研究,主要包括经济的实质和特征、经济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理论、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特点、任务、方法、经济哲学的学科分支、经济哲学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嵌入性问题的提出为社会学的经济分析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新思路。但是目前对嵌入理论存在理解不够和滥用两种倾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嵌入理论的本源出发,对该理论进行系统性剖析。综合国外研究可以发现,信任机制和公司边界问题是嵌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借助嵌入理论,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进行分析。嵌入分析有多种分类方式,而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是嵌入分析的主要手段,可以涵盖嵌入分析的所有内容。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和基于资源的观点(RBV)与嵌入分析的结合使该理论更加贴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上述嵌入内容、手段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尝试系统性理解嵌入理论,以求对该理论进行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确绘制物体受力图是学好工程力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工程中力学问题之关键。学生在学习此章节时,往往采用物理学中画受力图的方法来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导致作图错误。文章主要从改变传统四步作图法着手,通过对杆件受力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掌握绘图的分析技巧,以达到快速掌控绘制受力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网络犯罪也日益严重,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型犯罪形式之一,同时,网络犯罪以其自身的独特性也成为犯罪预防和治理的难点.试从网络犯罪的特征入手,以期对司法实践中的网络犯罪的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自行车交通特征的分析,对城市自行车交通分配的相关间题进行了较深 入的研究,包括自行车出行选择路线效用值的确定、自行车交通分配方法等。提出了 选择路线效用函数在因式公式及自行车文通流综合分配法.该方法在成都市综合文 通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各项主要指标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通过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对比分析,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部分指标要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结合国内现有规范,提出了温拌剂的添加方式,推荐了施工温度的参考范围,提出了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和碾压工艺,为今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通过成本分析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增加了施工成本,但是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哥本哈根TOD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冯浚  徐康明 《城市交通》2006,4(2):41-46
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哥本哈根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模式(TOD)构建了“手形”的城市形态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放射形的轨道交通线网对引导城市有序扩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哥本哈根城市发展经验为例,结合国内城市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中国城市应该大力推广TOD模式,并特别提出了以快速公交系统引导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广告标语的模因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模因论的发展、概念和分类,从模因仿制来源:成语、俗语、谚语,流行歌曲、畅销书名及影视作品,政治口号,网络语言及流行语等四个方面,系统地对广告标语的模因化进行研究并配以具体数例加以分析,讨论了广告标语中强势模因得以成功传播的原因,指出只有与标题结合具有合理性的模因复合体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拓展并完善语言模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