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育 《中国水运》2009,(5):14-15
数字化造船也称为虚拟船厂,是CIMS在造船领域的应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我国一些骨干船企陆续引进国外优秀的集成造船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自己的造船信息平台。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已经大大提升了我国的造船能力,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造船的部分目标,从传统造船模式走向现在造船模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的已经显示了它在造船实践中的优势。并分析了要进一步提高数字化造船水平,要解决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需要艺术,技术也需要艺术,而且更接近艺术,这是作者在本文中的主题思想。作者首先对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关系的重要性;艺术对科技的普遍作用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其次,对自然科学中,造船工程和船舶产品是一项比较典型的科技与艺术一体化的实例作了介绍。继而又从科研、设计、施工、技术准备和论文选定等各个方面,并结合实例,简要论述造船科技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以及两者联姻所起的作用。最后,作者简述如何发挥想象力进行技术创新的体会与实例。  相似文献   

3.
分段储备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由于分段制造周期大于分段在船台的合拢周期,因此必须要有分段的储备,但这个储备量的定义和取值目前尚无科学依据。本文从时间-空间被占用的角度分析了分段堆场的使用情况,确立了较合理的分段储备量定义。  相似文献   

4.
韩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造船强国,它的建造量对国际船市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称作后起之秀的中国造船,在发展过程中与韩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韩国造船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数据对该国造船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作了概括分析与总结。这对于正在努力发展中国造船工业的我们来说,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模式,由现代造船模式和造船CIMS软件组成。并提出了中国造船企业建立CIMS的关键是在应用造船仿真系统的同时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通过沪东造船集团按中国造船CIMS模式开发和应用造船CIMS的成功实例,阐述和证明中国造船企业建立造船CIMS的途径和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泰华海”号和“泰顺海”号系47500吨级散货船。沪东造船厂在建造过程中将船体、舾装、涂装技术加以综合统筹,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制订了建造方针,经过建造实践,取得了船台、码头周期双3月的新记录。本文重点介绍该船的建造方针中优化的基本建造技术和建造中取得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7.
精度造船技术在2750TE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度造船技术对提高造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重大推动作用,该技术在地方船厂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2750TEU首制船为例,阐述了精度造船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介绍精度造船技术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大连造船新厂20万吨级船坞工程施工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我国大陆上最大的船坞工程的设计尺度,结构型式及施工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作了简要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王红升 《造船技术》1993,(10):14-15,3
本文介绍了模拟造船在“阳河”号油船建造中的应用,事先解决了在建造中将要发生的问题。实现了“双百”周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数字化造船和数字化造船企业的概念,绿色造船与数字化造船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字化造船对中国造船工业的意义等问题,并对我国发展数字化造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集成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实施数字化造船已成为全球造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描述了数字化造船和数字化造船企业的内涵及其组成,对数字化造船的总体目标、开发和应用总体实施架构和造船企业实施数字化造船信息集成总体方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总装造船企业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在各企业是不一样的,要求企业根据内部资源情况去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生产体制。为提高造船效率,缩短造船周期,朝着总装造船模式方向前进,提出了造船生产体制建立总装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要成为造船大国,必须坚持造船技术的创新,不断转变造船模式。本文介绍了区域模块化的背景、概要、设计、建造、总装造船及发展前景。对区域模块化的高效总装造船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发展造船技术的理论探求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地论述了旨在发展造船技术的5个理论研究课题和l5个应用研究项目.它们为我国造船技术的发展发挥了谋划、助推和催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前身为清政府1865年6月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事工业企业。以1949年为界碑,“江南”在旧中国经历的八十四年,始终代表着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平,曾产生了许多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几经沧桑,几度波折。  相似文献   

17.
马天白 《船舶工程》1993,(1):42-45,41
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是现代化的科学造船方法。本文从船壳和舾装建造法的演变,推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目的和原则,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设计,船壳舾装同步进行物资集配,建立壳舾一体化造船生产的劳动组织和实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对船厂改进造船方法,提高造船水平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年末岁尾,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长兴岛南岸掀起一股“大兴土木”的浪潮。冬日的阳光下,长达8公里的岸线上,彩旗飘扬,一艘艘作业的船舶掠过粼粼跃动的波光,驶向岸边,随着数以百吨的石块落下,一个围堤吹填工程拉开了世界最大规模造船基地建设的序幕。 2003年12月28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在上海宣布,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基地——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围堤吹填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的开工,标志着中国打造世界最大造船基地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向着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  相似文献   

19.
造船哲理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学光 《造船技术》2000,(4):1-6,34
根据当代造船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来的人均船舶产量、船台周期、船舶大型化和职工总数等的变化,探析了世界造船的发展轨迹。从主导技术、工程状态、管理特性、生产技术、船厂结构、生产组织、人员素质和典型设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传统、现代和未来船舶工业的整体、分希、分道、集成和大规模定制等5种生产模式的特征。以阶进的5个层次和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变化,思考了造船发展的根本原理,提出造船的本质是“结合物体”、造船活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小型船厂目前的造船生产现状,扼要地阐述了缩短造船周期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