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新  郑传峰 《公路》2008,(4):182-186
在利用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过程中,试件的浸水条件与路面实际的浸水条件明显不同,因此试验结果与使用效果存在很大的偏差。而用试件饱水煮沸后的劈裂强度来评价其抵抗水损害的能力,操作简便、作用效果明显、准确度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沈阳到山海关路面维修工程,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问题。主要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冻融循环3种试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了混合料在抗水损害方面的路面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证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优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评价方法中试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采用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的能力,但是由于试验条件控制不够合理,与路面实际状态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在分析了现行的水稳定性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空隙率和饱水率对冻融劈裂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常规冻融劈裂试验空隙率应控制在7%~8%或采用马歇尔标准击实25次,饱水率应控制在60%~75%。  相似文献   

4.
杨朝辉 《上海公路》2013,(1):18-20,12
基于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3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BS复合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都优于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实际工程使用情况验证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岐 《中外公路》2006,26(3):266-268
通过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APA浸水车辙试验,比较得出不同级配对水稳性的影响以及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3种试验方法的优劣。最后得出APA浸水车辙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较好地模拟实际路面发生水损害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的室内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初期易松散破坏的特点,文中提出了新的设计和性能评价方法。设计方法采用Su-perpave体积设计法,并给出合适的室内成型工艺;混合料性能的评价分两阶段:成型初期,采用修正肯塔堡飞散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评价混合料的初期抗松散性和其中存在的水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成型后期,采用车辙、冻融劈裂、小梁弯曲来控制混合料的长期路用性能。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工程材料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  郑传峰 《公路工程》2008,33(4):75-78,91
在利用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过程中,试件的浸水条件与路面实际的浸水条件明显不同,因此实验结果与使用效果存在很大的偏差。而用试件饱水煮沸后的劈裂强度来评价其抵抗水损害的能力,操作简便、作用效果明显、准确度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浸水劈裂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优缺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温潮湿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优化设计了浸水劈裂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实际路面的水损害,比较适宜作为高温潮湿地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粘附性试验结果、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分析了这三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相关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浸水马歇尔试验不宜作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坏的评价方法,而粘附性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的区分度和相关性都较好,这两种试验比较适宜作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新  丁立 《公路》2005,(12):156-161
在区分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和水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冲刷冻融试验环境模拟实际沥青路面水损害过程,并提出新的指标:剩余劈裂强度.结合劈裂强度建立起双指标的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评价方法.对规范中水稳定性的评价做了补充。  相似文献   

11.
在区分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和水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冲刷冻融试验环境模拟实际沥青路面水损害过程,并提出新的指标———剩余劈裂强度。结合劈裂强度建立了双指标的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评价方法,对规范中水稳定性的评价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ATB30、ATB40两种级配下的30#和70#沥青稳定碎石进行车辙试验、蠕变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弯拉强度及疲劳试验,比较评价了不同标号沥青稳定碎石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相同级配类型下,30#沥青优于70#沥青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李佳庆  雷凡 《公路与汽运》2015,(2):104-108,153
文中采用美国AR-AC-13级配规范,通过初次拟定—试验分析—方案比选的方法进行配比设计;对确定的配合比采用水煮法进行试验,证实了石灰岩、玄武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好;选取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采用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TSR作为评价指标,获得湿法橡胶沥青水稳定性敏感性因素为级配与空隙率;以江西九景(九江—景德镇)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工程实践,论证了该湿法橡胶沥青配比设计的正确性及优良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周兵 《交通科技》2014,(2):125-127
根据泡沫沥青的发泡原理、发泡性能及混合料级配确定了泡沫沥青的制备条件。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得到泡沫沥青最佳含水量和沥青最佳用量,并依据劈裂强度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评价了泡沫沥青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玄武岩矿物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玄武岩矿物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通过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劈裂试验评价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并从机理上分析了纤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玄武岩矿物棉纤维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及路用性能;掺加短切矿物纤维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及高温稳定性,但抗冻融能力有所降低,在长期浸水或寒冷地区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影响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因素,通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及不同养生条件下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通过对冻融前后劈裂强度及ITS的分析发现,养生时间及橡胶颗粒掺量对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均有所影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掺量对抗水损害能力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着重控制橡胶颗粒的掺量,以保证沥青路面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选取4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路面磨耗层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4种混合料抗压强度、抗永久变形、抗水损坏、抗疲劳破坏等工程特性;通过不同养生温度下的混合料试件劈裂强度、拉伸强度及动稳定度等指标,模拟了不同施工温度条件对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相比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具备更好的工程性能和低温施工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刘细军 《公路》2007,(10):162-168
利用直接剪切试验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对几种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抗剪强度、抗剪参数与高温车辙动稳定度、马歇尔稳定度、空隙率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直接剪切试验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能够很好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并获得沥青混合料的C和φ值,而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可以很好地反映其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在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推广应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研究了级配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干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的影响,评价了冷再生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和车辙动稳定度等路用性能.在此基础上,使用连续式拌合楼铺筑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柔性基层并进行了施工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级配越细乳化沥青冷再生...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采用TP-101聚烯烃外掺型改性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以车辙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半圆弯曲试验等评价TP-101改性沥青混合料(TP-101 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TPAC)的路用性能,并采用道路工程有限元软件BISAR分析TPAC的性能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随TP-101改性剂掺量增加,TPAC的动稳定度、低温破坏应变显著增大,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先增大后减小;TP-101掺量在0.3%~0.4%时,其动稳定度达到6 000次/mm以上,远超规范要求值,低温破坏应变达3 000με,冻融劈裂强度比为84%,柔韧性指数为30~34,TPAC的路用性能满足重载交通的使用需求。BISAR分析结果表明,使用TPAC可优化路面结构,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