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金砖国家开始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发展却普遍相对较晚,市场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市场潜力、燃料价格等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分别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祁玉民 《时代汽车》2008,(11):45-45
中国必须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合资企业没有发展自主的动力,而且现在合资企业没有正确的态度发展自主品牌。国家扶持了“三大三小”,但是他们没有把自主发展起来,反倒是自主品牌企业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事实证明.华晨汽车一直”坚定不移地办自主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满满走过了一个甲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汽车强国梦"自然也构成了"中国梦"的脊梁。如果说拥有"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品牌、人车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是汽车强国的重要体现,那么,自主品牌高端化也是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历史选择与时代要求。随着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受合资自主品牌高性价比竞争优势的残酷挤压,随着"十二五"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及国内汽车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大力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近几年,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有了长足进步。汽车自主品牌数、市场销量、美誉度等,都有了较大提高。由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倡导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及  相似文献   

6.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自主品牌汽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和消费,一度导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缓慢。虽然政府的鼓励扶持政策刺激了汽车市场的消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仍然面临核心技术缺乏、销售市场低端和品牌杂乱等困境:政府与企业应全力协作,突破发展“瓶颈”,塑造高端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早日成为世界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有了超过年产5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和市场容量,并且正在向2010年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目标前进。在此时刻,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中还存在重视引进、合资而轻视自主品牌、自主开发;重视整车发展而轻视零部件发展;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与国外大的汽车公司相比仍处在小规模、低水平状态等问题。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进行法律法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汽车界一股新兴势力正在蓬勃崛起,这就是合资自主。国家政策的出台是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国家对发展自主品牌的扶持方式之一。相比海外汽车生产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基于合资公司的优势,通过购买外资企业的技术或合作开发有助于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积淀。文中概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初期合资自主汽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惨淡经营到迅猛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进入国际市场……或曲折,或进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一直以来关系着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就在经历过一番迅猛增长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连续12个月下滑的事实宛如入冬前的寒流引起业界的急切关注。基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出现的严峻形式,9月2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召集各大自主品牌企业人士以及主流媒体存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国品牌汽车宣传工作高层研讨会”。十三家汽车企业代表、行业主流媒体代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针对中国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原因探讨了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发展和产品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随着"动力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和研发能力,以加速推进发展绿色汽车市场。为了利用中国汽车市场中大量的新兴机会,汽车企业必须考虑从市场潜力、强劲的本土竞争对手、选址,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报告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驱动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1.
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的汽车安全性法规密切相关,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制动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制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与国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制动器行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我国制动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文章分析了汶川大地震等6大事件对整个汽车市场造成的影响,使国内众多企业对2008年的预期变成了泡影。指出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得不让汽车市场减速,然而随着燃油税的开征,2009年对于重点生产小排量汽车的自主品牌企业,将带来重大利好,有利于汽车市场的复苏。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2012年的走势引人注目。通过对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及消费环境的分析,指出2012年中国车市在刚性需求下,将在低速增长中调整。同时,2012年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车价走低是大势所趋,全球新车争相登陆中国市场,豪华车市场将继续东方不败,自主品牌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独特的设计和人性化的配置成为购车首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以来,虽然国内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但国外市场却持续走好,我国汽车企业整车出口量每月都保持了30%以上的同比增速。出口市场的异军突起表明了自主品牌在经过20多年的积累后已经在产品、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让众多自主品牌车企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希望,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战略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6.
马春阳 《天津汽车》2007,(4):8-10,45
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已经不能担起保证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任,一种新型的品牌联合营销模式在汽车行业日渐兴起。正确遵循品牌联合营销的基本原则,即品牌匹配、资源共生、利益一致及机会均等的原则。并指出利用其他行业品牌优势进行联合营销、利用先入资深品牌影响力进行品牌联合及利用行业整体效应和竞争对手进行联合营销的具体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经销商的实力也随之不断壮大,组建大型的汽车销售集团已经是大势所趋。文章分析了现阶段的汽车销售市场,提出了大型汽车销售集团组建的4种模式,分析了现今汽车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大型的汽车销售集团的优势。指出经销商通过兼并重组和获得多品牌代理权等方式创建自身品牌价值,从而在汽车经销商集团化发展道路上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陆海平 《天津汽车》2006,(6):4-7,16
入世以来,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基础、外贸格局、整零配套及产业组织方面迅速优化,产业规模迅速提升,结构不断改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及政策环境更趋严格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严峻考验。文章通过与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间比较,提出了要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构筑多元化优势、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鼓励采购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严峻。文章从发展效益、经济规模、管理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和企业形象及行业地位5方面分析了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针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的高调浮躁心态、不利的发展环境以及产业边缘化问题,提出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树立“归零”意识。实现理性思辨、拓展视野、自我完善、蓄力跨越、激发动力与保持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