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防止船舶相互碰撞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避碰规则》是规范所有航行船舶避免紧迫局面的行动法规,船舶驾驶人员若能够牢固掌握、正确理解和严格遵守,船舶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紧迫局面,也就  相似文献   

2.
在船舶会遇过程中,紧迫局面的认定是船舶采取相应避碰措施的重要依据以及在船舶碰撞事故中双方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本文对紧迫局面的定义做了深入分析,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确定各相对方位的安全距离,随后总结了不同情况下的紧迫局面内外边界计算公式,最后选取了代表船型对总结的紧迫局面模型其进行了计算应用,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
宁君  李学健  李伟  刘正江 《舰船科学技术》2021,43(23):59-64,154
为解决传统人工势场法在船舶自动避碰中无法判断避让责任和紧迫局面的问题,创新性地将船舶会遇态势及危险度评价指标引人人工势场中,通过船舶之间相对方位来判断船舶的避让责任并限定避让措施,通过实时计算船舶碰撞危险度,设定相应阈值来界定是否产生紧迫局面,指导船舶采取进一步避让措施.通过对船舶对遇、交叉相遇和追越3种典型局面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势场能够较为清晰地判断避让责任和紧迫局面,所规划的船舶避让措施更加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避让过程中常出现紧迫危险局面,在此局面中驾驶员常用倒车操纵船舶,而倒车倒航时船舶的操纵性能、运动规律和舵效与正车进航时是不一样的。本文着重分析倒车时舵效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船舶航行当中,发生碰撞事故的主要因素,就是在陷入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的情况下,双方没能及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进而导致相撞。为了减少和避免此类事故,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作为海上交通规则。基于规则中在航的定义,应研究分类船舶运动状态,明确船舶运动状态中在航和非在航等分界点,进而对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情况下的避碰决策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国际标准格式(S-57)电子海图平台的航行安全实时仿真方法,主要研究了航线设计和航路监视方法.将指示克里格法应用于航线设计的研究,对海底地形曲面进行拟合并求取任意位置水深值,对离散的条件分布函数进行顺序矫正,保证了阈值区间的合理性.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根据船舶的航行信息和海图信息对计划航线进行修正,实现了计划航线可行性的自动判别,改进了航路监视的判定算法,并采用船舶形成碰撞紧迫局面时间(TCQA)和船舶形成碰撞紧迫局面距离模型来判断本船与目标船之间的紧迫局面及碰撞风险,从而有效地监控并提示避碰危险.经航海模拟器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船舶线型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船舶线型的设计与研究,进一步探明了船型与船形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船舶线型的优劣对航速或所需主机功率,即对能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研究表明,同样主尺度要素下采用不同的船形,收到功率的比差可达20%,这种仅靠船舶线型本身改善而取得的节能效果相当可观。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艉部船形对伴流场及艉部激振的影响,提供了球艏及艉部线型某些参数的选择范围,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钻井平台自身安全,基于平台池火理论和船舶操纵性理论,从平台自身安全性及船舶航行极端工况(紧迫局面和失控局面)安全性两个角度,构建船舶与固定式钻井平台间安全距离综合计算模型。以涠洲WZ6-12固定式钻井平台为例,运用MATLAB计算代表船型与固定式钻井平台间的安全距离,并通过大型船舶操纵仿真模拟器进行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仿真试验值的误差在4%以内。  相似文献   

9.
虾峙门航道狭窄而且通航密度大,特别是大型船舶与小船间的避让不协调,从而导致紧迫局面和碰撞事故的发生。文章阐述了虾峙门航道的特点,大型船舶和小船的各自操纵特性以及虾峙门航道里的避让方法,以供船舶驾驶人员在通过虾峙门航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英版海图的错误和其它图书资料的更正不及时,容易使进出厦门港的船舶陷入紧迫局面。本文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了船舶进出厦门港应注意的事项,希望引起有关航海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船舶避让行动中很多驾驶员会错误地理解避碰规则,违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致使船舶间构成紧迫局面,甚至碰撞。详述容易错误理解避碰规则的几种情况,供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浙东航路是国内和部分国际小船航行的主要航路之一。该航路小板门水道南下后基本以180°方向穿越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航道去往台州沿海方向。小船自东航路南下时需要从大量锚泊船之间穿越,然后穿越虾峙门深水航槽再前往南方。这种穿越与进出宁波舟山港的船舶以及使用深水航槽的限于吃水船形成了交叉局面,与锚泊船的碰撞风险也在增加。通过对上述两种风险的分析,结合目前该水域实际使用现状,建议将东航路往东推移,调整出交通组织区,以减小风险。  相似文献   

13.
船舶在海上航行遇到大风浪或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时,可能引发碰撞、触礁、搁浅、货物移动等事故。在大风浪情况下,最为常见的是货物移动,轻则造成紧迫危险局面,发生货损或货物灭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甚至船舶倾覆。近年来发生多起船舶遇到大风浪而引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经济的原则,其中安全尤为重要。文中就如何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作了一些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得出了保持正规了望、正确使用航海雷达、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尽量避免紧迫局面等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引起航海者的高度重视,极其谨慎地驾驶船舶,以避免出现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普遍使用,航海人员可以因此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辅助船舶航行、保证航行安全提供支持将更有效地发挥AIS的功用.以《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为依据,应用转向避让原理等相关知识,提出了紧迫局面等的概念并建立了紧迫局面距离及最晚施舵时机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避碰分析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确定方法.最后,提出了利用这些要素进行避碰分析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于博成 《珠江水运》2011,(Z2):78-81
本文就船舶如何保障港内的安全航行作了一些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到港前的准备事项,得出了保持正规了望、正确使用航海雷达、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尽量避免紧迫局面等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引起航海者的高度重视,极其谨慎地驾驶船舶,避免事故。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破损对船舶造成的危害,保证船员沉着应对出现的紧迫局面,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每艘船舶必须经常性地开展堵漏演习,加强船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堵漏技能,要求每位船员都能掌握堵漏措施程序并能熟练地使用堵漏设备,在全力合作下快速完成堵漏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应船舶破损造成的损失,保证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圆圆沙警戒区及附近发生的两起典型的紧迫局面和海损事故,针对目前警戒区船舶交通流特点,在原有的警戒区设置及推荐交通流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警戒区及附近设立避航区的建议,以期提高警戒区船舶航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纵观最近几年海上事故案例,船舶紧迫局面、紧迫危险和碰撞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船长、驾驶员在晾望上的疏忽,在避让操作上错误判断、错误行动,更多的是没有采纳《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一直强调的“安全航速”。  相似文献   

20.
船吸是船舶操作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当一船在狭水道快速追越他船是,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如果在操船过程中对船吸现象估计不足、措施不利、势必造成紧迫局面、紧急危险甚至碰撞事故。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很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