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遗传毒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化学物质引起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与微核等的变化。苯是其中较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以前虽然对苯作业工人进行了一些毒性遗传影响的研究,但对苯接触女工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5月对湖北某中型钢铁厂接触苯女工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了解接触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吉林某地35名混苯接触组和20名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 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23‰、最低6‰(P <0.01).结论 职业性混苯接触可使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于掌握和应用,结果重复性好,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98名铁路客车喷涂漆工人尿代谢产物、血液、神经系统的研究,表明接触混苯者尿代谢产物含量与车间空气浓度和接触时间呈正相关,血清5-羟色胺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工人早期神经功能受损状况,研究发现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研究诱变因子所致细胞遗传效应的方法有多种,本试验以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为指标,观察用低浓度苯亚急性呼吸道染毒后的细胞遗传效应,借以了解苯的潜在性遗传危害,并为修订我国车间中苯的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危险品装卸作业对工人的遗传毒性效应,应用AOD、SOS/Umu原位法对铁路主要危险品专办站进行空气监测;应用Ames试验测定接触工作尿液致突变物负荷,应用血液微核试验、SCE试验测定对机体的致突变性效应。结果危险品库房AOD值与对照点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SOS/Umu试验呈阳性反应。尿液Ames试验TA98、TA100菌株阳性反应率均升高,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SCE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危险品装卸作业污染可引起工人机体致突变性效应,并与危险品站工人肿瘤高发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五氯酚与其钠盐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与杀虫剂,常温下呈固态,具有强烈的酚臭味,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白蚁、消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等,在农业上用作除莠剂。有关五氯酚与其钠盐的毒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报导,一般认为其属中等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五氯酚与五氯酚钠在体内代谢迅速,排泄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也无慢性中毒作用。我们在对接触五氯酚及五氯酚钠的工人进行卫生学调查时,发现该毒物对人体毒性较强,且排泄缓慢,有蓄积作用,故对其毒性重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有关五氯酚(PCP)及五氯酚钠(PCP-Na)中毒,文献所见大都为急性中毒的报道,又因文献资料中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认为五氯酚在体內代谢迅速、排出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一般认为五氯酚慢性作用不明显,即使有报道慢性中毒者,多系指工人长期接触五氯酚所致皮肤痤疮性损害,未见有关五氯酚慢性中毒的  相似文献   

8.
苯属于高度危害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皮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侵入途径。目前 ,多以环境监测结果来评定作业工人的接触水平 ,然而 ,这只是一种生产环境的度量 ,不能很好地反映机体的内吸收水平。本调查旨在利用空气中苯浓度与作业工人呼出气和尿中苯浓度的相关关系 ,试以探讨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更有利于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制鞋工人 36名 ,男性 ,年龄 2 1~40岁 ,工龄 1~ 1 1a ,在生产中使用含苯稀料与胶。1 2 检测项目与样品采集1 2 1 环境浓度测定 :由作业工人佩带G…  相似文献   

9.
从接触羽绒粉尘作业工人的临床表现,X 线表现及机体免疫状态和遗传毒理学方面对羽尘的职业危害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尘工人主要出现了咳嗽(占20%)、咳痰(占16.7%)、气短(占10%)、胸闷和胸痛(占10%)等呼吸系统症状.同时检出有皮肤过敏者占10%.在IgG、IgM、IgA指标及微核率方面接尘工人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国内外进行了不少研究,而对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报道较少。本次调查的吉林铁路局吉林车辆段维修客车喷(刷)漆作业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经多年的监测,均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但该车间作业工人经体格检查发现数名工人的血象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制造聚酯树脂船厂内,调查了工人由于接触苯乙烯而引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增高。接触者为男子6名,年龄在21~26岁(平均23岁),工龄为0.5~10年(平均为4年),并以造纸厂工人(男子6名)作对照。空气中苯乙烯浓度,1971年为60毫克/米~3,1973年为310毫克/米~3,1977年为115毫克/米~3。还在1973年调查工人尿中代谢产物含量,其结果,苯乙烯接触者扁桃酸为225~2100(平均490)毫克/克肌酐酸,苯酰甲酸为82~560(平均205)毫克/克肌酐  相似文献   

12.
纯苯的遗传学毒效应早已得到证实,而混合苯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及探讨。为了解在一定浓度混合苯环境中,对从事机车、车辆,铁路设备喷漆作业人员的遗传物质,白细胞的影响,我们检查了连续多年从事喷漆作业者的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合近几年作业环境定期、定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接触组:从事喷漆作业连续5年以上,近期未  相似文献   

13.
有机毒物苯,有类似电离辐射的作用,直接干扰人体细胞DNA的复制,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并有导致白血病的作用。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在染色体结构上的改变,本文对83例从事油漆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旨在引起人们对油漆作业工人因长期接触混合苯而导致染色体畸变,同时应在预防措施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人体尿酚正常值及其价值,我们对石油、化工企业较集中,接苯作业多,大气污染较严重的锦西进行一次调查,现报道如下。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地区:我们选择了城市主导风向和苯的主要污染源的上风或侧风侧的居民区,并适当考虑丘陵、平原、沿海,又远离工业企业排污河道及其地下水污染的清洁地区为本次调查区域。  相似文献   

15.
本次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喷漆工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的变化情况。试图为苯或混合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寻找敏感指标提供资料。故在职业中毒普查中对53名接触混合苯(二甲苯、甲苯、苯)的工人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16.
动物实验证实铝尘可致肺纤维化,但也见铝尘无害的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铝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上海铝加工工业中的有关车间作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48名工龄在10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调查内容及方法铝尘车间劳动卫生调查包括生产工艺过程,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及元素成分分析。粉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重量法,由于所得浓度值呈偏态分布,统计处理用几何均数表示。  相似文献   

17.
苯系物主要指苯、甲苯、二甲苯等,属单环芳香族烃类,苯系物可从煤焦油提炼或液体石油产品高温裂解而获得。苯系物溶剂应用极广,几乎遍及所有铁路系统。我们根据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要求,於86~87年走访了部属机车车辆工广及路局厂段,借阅它们1986年工业污染源调查档案,结合国内外文献,谈谈铁路苯系物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危害,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Schultzen和Naunyn在1867年发现了苯在体内转化为酚。以后,Williams等大体上搞清其代谢途径。目前,尿酚的测定,被用做对苯接触的生物学监测,苯中毒国际研究会于1978年发表了尿酚的指标。其中提出尿酚在10毫克/升以下对苯接触没有意义。然而,一般人尿酚的排出与许多因素有关。从外国人那里得到的数值,直接用于日本人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开展呼出气中的工业毒物的生物监测,已被国內外许多学者普遍重视。目前,有报道认为:呼气苯浓度可作为苯作业工人的暴露指标,来衡量其工作接触程度。为此,我们选择苯污染较严重的制鞋行业,测定不同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和苯作业工人的呼气苯含量,以探索两者的关系及呼气苯含量测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评价职业性接触苯的指标,迄今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一般认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是苯中毒最早和最常见的征象;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测定结果,虽是重要指标,但往往不能反映作业环境的全貌及其与个体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血液学指标缺乏特异性,且出现阳性结果时,苯对人体的毒作用业已产生,难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因此,寻找更理想的评价苯接触的指标成为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近几年来,我们在苯作业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于1977~1978年又对苯接触工人测定白细胞的组织化学——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N-ALP)作为苯接触评价指标的初步探讨;现结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职业性接触苯的一些评价指标,为今后职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