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红砂岩填料的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得到红砂岩填料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作用下的剪切强度,依据库仑定律反推出强度参数。红砂岩填料得到强度参数在干湿循环下有着较大幅度的强度衰减,对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巨大。基于强度折减法理论,结合室内试验得到红砂岩填料干湿循环下的强度参数,选用ABAQUS软件对选定的红砂岩路堤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红砂岩填料边坡的稳定性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减小,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系数由2.128降低到1.672,降幅约为21%。  相似文献   

2.
红砂岩路堤边坡的高度相同时稳定性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降低,前3次干湿循环下边坡稳定系数降低明显,第4次干湿循环后稳定系数降低幅度较小。干湿循环次数相同时路堤边坡稳定系数随边坡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得到长沙高速红砂岩路堤边坡稳定系数的理想公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粉质粘土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在雨量不大的情况下,边坡破坏主要为浅层溜塌及滑塌,随着降雨入渗量的增加,边坡岩土体力学性质逐渐变差,力学参数急剧下降,边坡稳定性降低直至垮塌;同时通过与极限平衡法的比较,计算结果偏大,但二者的安全系数值也十分接近,说明用有限元分析粘土边坡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经历反复的胀缩变形,从而引起膨胀土边坡的强度损伤,导致其稳定性下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经历干湿循环的膨胀土边坡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干湿循环损伤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次数越少,边坡稳定性对影响率的变化越敏感;干湿循环损伤作用下滑动面的不同,是由不同情况下边坡各层土体强度以及潜在滑动面上受力状态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干湿循环作用对黄土边坡浅层土体强度的劣化效应,对甘肃定西Q3原状黄土开展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干湿循环次数、循环幅度与下限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干湿循环三参数的强度劣化模型,并运用强度折减法对比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黄土路堑浅层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原状黄土的黏聚力呈现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双曲线函数进行拟合,内摩擦角呈线性下降趋势,10次干湿循环后,原状黄土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最大劣化度分别为27.64%与9.88%;在相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循环幅度对原状黄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劣化效应大于下限含水率;干湿循环过程中黄土路堑浅层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系数遵循指数下降函数,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边坡稳定性系数最大降幅为61.5%,且在6次循环后稳定性系数降幅约占总减小值的85%;干湿循环中循环幅度和下限含水率影响着黄土路堑浅层边坡稳定性,表现为随着下限含水率增大,浅层边坡稳定性系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随着循环幅度增大,稳定性系数线性减小;工程实际中边坡不同深度土体含水率变化范围不同,干湿循环路径存在...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土体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易发生软化的特点,以长沙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原状土快剪试验及压缩试验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对粉质黏土软化特性的影响,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长沙高速公路粉质黏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软化公式,并基于此分析了粉质黏土软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粉质黏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大而减小,三者均在前2次干湿循环过程中衰减最为严重;(2)干湿循环次数对各参数的软化影响强弱次序: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压缩模量E(50 kPa)压缩模量E(100 kPa)压缩模量E(200 kPa)压缩模量E(300 kPa)。  相似文献   

7.
针对福贡县路基粉质黏土的改良,开发了基于高炉矿渣(GGBS)与粉煤灰(FA)的全固废碱激发体系,结果表明:GGBS与FA经过碱激发后固化粉质黏土具有良好的强度效果,但在10%固化剂掺量下其抗干湿循环耐久性能较弱,推荐固化剂掺量≥15%。通过对比单一GGBS与部分FA替代GGBS的碱激发体系,发现FA替代一定的GGBS增强了体系的后期强度与抗干湿循环能力。由于碱激发GGBS与FA使用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材料,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适合在固化地基土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干湿循环作用后的红粘土表面裂隙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低应力条件下的快剪强度试验,探讨了红粘土表面裂隙参数与抗剪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第1~2次干湿循环作用对表面裂隙最终形态的确定起主要作用。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裂隙发育沿着原有裂隙扩展,以变宽、变长为主,新的裂隙较少,最终趋于一种稳定状态。裂隙的产生对土体抗剪强度有重要的影响,可通过裂隙率、分形维数与抗剪强度参数的良好的线性关系,来预测裂隙结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运用MATLAB图像处理软技术,对不同压实度、干湿循环次数、加筋与未加筋的红粘土表面裂隙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定量分析,探讨了填筑红粘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开裂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干湿循环作用对红粘土裂隙发育影响最为明显,裂隙开裂的宽度急剧加大,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裂隙率逐渐增加,最终趋于一种稳定状态;土样压实度提高,裂隙率降低;加筋可有效地抑制红粘土裂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土的抗剪强度是反映土体对外界荷载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的力学指标,分析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关键是研究土体内部薄弱界面的抗剪强度。以湖南地区某路基工程为背景,主要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的粉质粘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抗剪性能,得出冻融循环次数对土体抗剪性能的削弱规律。  相似文献   

11.
强风化边坡表面厚度较大的残积土土体的强度参数在受降水、温度变化等因素作用下的衰变规律对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有明显影响。通过制备大量的剪切试件并在室内模拟干湿循环环境,探究了所取的含高液限黏土的残积土试件的强度衰变规律及其与干湿循环次数的关系,并得到了衰变后稳定值,所得结果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数值参考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边坡的破坏形式路基挖方边坡在降雨、融雪、风化及其他形式的综合作用下易产生破坏,主要破坏形式为冲刷破坏,一般发生于较缓的土质边坡,如砂性土边坡、亚粘土边坡等,在大气降水的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小冲沟,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在边坡坡脚,冬季往往发生积雪,造成坡脚湿软,强度降低上部土体失去支撑,发生破坏;同时高速行驶的汽车溅起的雨雪水,也冲刷坡脚.路堤边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和坡面径流的冲刷,石路基边坡的眼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导致路基发生破坏;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还要说到洪水的威胁,这种的威胁表现为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山区公路的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剥落.滑坡就是公路斜坡的部分土体、石块由于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在自然状态下沿边坡下滑.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边坡和地基2种路堤稳定主控条件,建立了路堤边坡和路堤地基稳定分析模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对应计算模型的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讨论了均质边坡条件下影响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研究表明:路堤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按内摩擦角、坡高、黏聚力、边坡比依次减小边坡比与内摩擦角、坡高与黏聚力间显著交互作用,取值水平不当会影响各因素的敏感性排序;地基及路堤稳定性主要受地基控制,地基土强度和地坡度是路堤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红黏土是一种高塑性粘土,它的特点表现为收缩性明显但压缩性低。在经历多次干湿循环过程后,红黏土易在土体内部逐渐形成间隙,降低土体的整体稳定性。依此,根据超声波测试理论,使用非金属声波检测仪对干湿循环后红黏土进行声波检测,分析含水率在恒定状态下,试样纵波波速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含水率一定的条件下,纵波波速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成果为研究红黏土的声学特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分析水泥砂浆桩的强度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养护期、土质的不同水泥砂浆桩强度的变化。在水泥含量15%~21%之间,试验结果表明:1水泥含量越多其抗压强度越大,90d龄期时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随掺灰量的变化幅度大于28d;2养护龄期越长,水泥砂浆土体的抗压强度越大,尤其是对于掺灰量比较高的土体影响更加明显;3粉质粘土的抗压强度效果好于淤泥质粉质粘土。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考虑干湿循环作用影响的泥质板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泥质板岩的动强度、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和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等参数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从0增大到15,动强度、动弹性模量以及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均不断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0.7%、16.1%和16...  相似文献   

17.
对二灰黄土进行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不同浸水时间2种浸水作用下的强度试验和压汞试验, 分析了二灰黄土水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二灰黄土强度较高, 7 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33 MPa; 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 二灰黄土强度出现衰减, 经过2次干湿循环后二灰黄土强度就大幅度降低, 并趋于稳定, 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二灰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降低幅度分别为42.8%、47.4%; 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 二灰黄土的总孔隙体积呈线性增加, 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二灰黄土的总孔隙体积从0.200 1 mL·g-1增大到0.238 3 mL·g-1, 增加了19%; 在干湿循环过程中, 不同孔径孔隙体积变化规律不同, 大孔隙体积呈线性增加, 小孔隙体积和微孔隙体积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 二灰黄土强度出现衰减, 经过2 d浸水后强度产生大幅度降低, 并随着浸水时间继续延长强度逐渐趋于稳定, 经过4 d浸水后二灰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降低幅度分别为33.6%、54.7%。可见: 在石灰与粉煤灰掺量较小的情况下, 水对二灰黄土的强度有明显的弱化作用, 浸水作用可导致二灰黄土强度降低, 干密度略微减小, 总孔隙体积增大, 但相对于未改性黄土, 二灰黄土仍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 可以在黄土地区作为道路的底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石灰或砂砾与低液限粉质粘土掺拌,能有效地减小低液限粉质粘土的胀缩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西南某机场高填方边坡为例,研究顺坡填筑砂泥岩碎块石土高填方边坡工程的稳定性。通过选取试验段场地进行大型直剪试验获得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模拟分析高填方边坡变形失稳机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层作为高填方边坡地基的软弱夹层,若不处理将会显著降低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随着砂泥岩碎块石土填料中细粒物质的逐渐下渗,在填筑体下部与稳定基岩之间会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滞水层,其抗剪强度明显低于填筑体;通过基底开挖台阶的方法可以改变滞水层在滑面上的分布,随着开挖台阶高度的增大,边坡潜在滑面通过滞水层的范围减小,边坡稳定性系数增大;选取恰当的坡型可降低边坡整体失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CFG桩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因此在公路经过的一些杂填土、粉质粘土、含砂砾粉质粘土、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及泥质砂岩地段.尤其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非常丰富的地段,常采用CFG桩来进行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