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法研究了软基上土工织物加筋路堤实际工况下软基超静孔压消散、软土地基竖向变形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筋材应变及其水平向分布、未加筋与加筋路堤工后沉降历时曲线及其水平向分布规律,揭示了筋材协调土体变形,减小不均匀沉降,同时减小路堤工后沉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软基路堤在固结过程中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应变和超孔隙压力变化规律,采用二维比奥固结理论,分三级加载。结果表明软土固结主要是由于受荷使土体中产生超孔隙压力,超孔隙压力使软基中的水体不断向低压力的区域渗透而排出地基,因此,软基路堤沉降变形与超孔隙压力的分布和消散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多种因素作用下红黏土路堤填挖交界段工后沉降变形规律,对红黏土路堤填挖交界段工后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分层台阶厚度、分层台阶宽度、含水率等因素对红黏土路堤填挖交界段顶面工后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路堤填挖交界段顶面工后沉降变形的影响程度为:分层台阶厚度>含水率>分层台阶宽度。分层台阶厚度与顶面工后沉降变形峰值呈正相关;含水率越大,路堤顶面工后沉降变形峰值越大;随着分层台阶宽度的增加,路堤顶面工后沉降变形峰值基本一致;路堤工后整体变形峰值出现在填方段的中部,工后整体变形峰值与分层台阶厚度呈正相关。该结论可为红黏土路堤施工与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丹庄高速公路软基工后沉降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后软基段的沉降观测与分析,对软基上的路堤、路面的沉降进行监控,预报路堤、路面的稳定性。对进一步掌握已完成的路堤、路面的沉降规律、稳定状况及对软基处理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大比例尺路堤湿化变形模型试验,分析秦岭山区糜棱岩化条带状粉砂质千枚岩湿化与时间的变形规律及湿化前后的变形量,并预测现场9.6 m高的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基于湿化变形的基本原理,编写采用单线法进行路堤湿化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变质软岩填料路堤进行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并与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为9.6 m的变质软岩填料路堤最大湿化沉降量为6.3 cm,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较吻合,对秦岭山区软岩路基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高填方路堤在不同设计干密度和含水量条件下的沉降变形特征,沉降变形与填筑体的干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相同干密度、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填土的不同粒径含量配比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垂直沉降的总体趋势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含水量和干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路堤最大沉降值出现在P5(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达到65%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桩网路堤各影响参数对其传力机制与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桩网路堤简化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桩网路堤进行参数分析. 首先,综合考虑路堤填土土拱效应、地基支承作用和土工格栅效应,采用抛物线方程描述土工格栅变形,推导得到了针对正方形布桩型式的桩网路堤的分析方法;其次,通过与现场试验和目前主流设计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结果可靠、计算过程简便;最后,采用该理论方法针对路堤高度、土工格栅刚度、地基软土厚度、软土模量对格栅张力、地基最大沉降和应力集中比的影响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非重复性二次方差分析对各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格栅张力与路堤填高、格栅刚度、地基软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与软土模量成负相关关系;地基沉降与路堤高度、软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与格栅刚度、地基软土模量成负相关关系;应力集中比与路堤高度、格栅刚度、地基软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与地基软土模量成负相关关系;降低地基软土厚度和增大软土模量是保证土工格栅正常工作情况下尽可能增大应力集中比的有效手段;缩小桩间距或采用大桩帽,其优化效果好于提高格栅抗拉刚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理论原理,建立了等维新信息GM(1,1)法预测路堤沉降模型,通过对无规则的数据序列作等距处理和微分拟合,验证和丰富了非等时距等维新信息GM模型理论,等维计算了信息变化情况下的沉降值,从而对软基路堤沉降进行较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加宽段沉降变形规律,结合案例布置测点开展沉降监测并进行分析。分别对新路基沉降、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分析,得出新旧路基沉降变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且存在一定幅度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分析不同处治方法软基沉降变形规律,得出采用CFG桩对软基处治的效果较好,固结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公路较基路堤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未考虑荷载变化对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较好预测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实测沉降反算沉降系数和软基平均固结系数,以此反算的系数为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预压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近似地预测了超载预压路堤的工后沉降。由于计算中考虑了超载预压部分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此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软基路堤超载预压路段工后沉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路软基路堤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未考虑荷载变化对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较好预测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实测沉降反算沉降系数和软基平均固结系数,以此反算的系数为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预压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近似地预测了超载预压路堤的工后沉降.由于计算中考虑了超载预压部分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此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变截面水泥土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对其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说明。主要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模拟研究了路堤荷载下变截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侧向变形规律,分析了扩大头高度H、扩大头桩径D、桩长L、桩间距S、桩体模量Ep等不同因素对复合地基附加应力场和侧向变形规律的影响。结果发现侧向变形沿深度呈"弓"型分布,而且变截面搅拌桩由于扩大头的存在提高了上部桩体的面积置换率,能有效减小地基的侧向变形;而最大侧向位移发生的深度一般位于变截面位置附近。  相似文献   

13.
回填轻质固化粉煤灰可以提高路堤的临界回填高度,在满足路面工后沉降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取代软基处治,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运用型有限元软件.计算和分析轻质固化粉煤灰作为路堤回填材料的土压力及其表面的沉降变形,并进行轻质固化粉煤灰路基回填的沉降分析和试验段观测,可为固化粉煤灰在软土地基路堤回填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基低路堤涵洞模型进行室内离心机试验,介绍了涵洞模型制作的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涵洞模型设计采用了必要的简化手段和替代材料,模型桩基设计采用了等复合模量的换算方法,同时考虑了道路面层与行车荷载的相关换算模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软基低路堤路段,涵洞设置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可以减小绝对沉降,但却增加了路面纵向差异沉降;从减少跳车现象、增加行车舒适性考虑,在软基低路堤路段涵洞设计时建议以控制不均匀沉降为主,以控制绝对沉降为辅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孙泽民 《北方交通》2009,(11):22-26
通过在不同方法处理的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施工,并采用沉降观测法进行路堤施工监控,取得了大量的填土高度及沉降的观测数据.经过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处理方法的软基路堤的填筑速率与沉降的关系曲线,进而提出采用填筑速率法代替沉降观测法监控软土路堤施工的想法,该方法与沉降观测法比较,具有简便、易行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保定一阜平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路基沉降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土性质、路堤高度、路堤填料性质条件下路基沉降变形特性,并结合现场沉降观测数据研究了土基变形模量、路基高度、路堤填料容重、路堤变形模量及施工时间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为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回填轻质固化粉煤灰可以提高路堤的临界回填高度,在满足路面工后沉降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取代软基处治,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运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计算和分析轻质固化粉煤灰作为路堤回填材料的土压力及其表面的沉降变形,并进行轻质固化粉煤灰路基回填的沉降分析和试验段观测.可为固化粉煤灰在软土地基路堤回填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在建的佛开高速公路谢边至三堡段扩建工程软基试验段为依托,在新老路堤采用合理的拼接措施,软土地基采用素砼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素砼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9.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和路基拼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路基拼接在新老路基间产生的差异沉降,从减小路堤荷载出发,研究了EPS轻质路堤填料在拼接工程中的应用;在加固地基方面针对传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深厚软基的缺陷,将PTC管桩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拼接工程,设计中应按不同土质条件和工况采用不同的沉降分析计算方法,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反演分析所获得的地基参数可使计算获得较高的精度,文中推导的能反映地基层状性质和三维变形特征的带帽疏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等计算公式,桩长、桩径、桩间距、桩帽尺寸及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经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工程实践表明,采用EPS和带帽PTC疏桩处理地基拼接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苏鹏 《山西交通科技》2022,(5):40-42+104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由于承载能力低、工后沉降变形大,其处治效果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以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为例,通过对CFG桩+振冲碎石桩与CFG桩+高压旋喷桩两种组合在不同桩间距下的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和工后沉降变形进行计算,并对两种组合在满足地基承载能力和工后容许沉降变形的情况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在处理填土高度为12 m的高速公路路堤软基处理时,采用CFG桩+高压旋喷桩组合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