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和环境问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使用,乙醇作为替代燃料之一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一款4气门灵活燃料乙醇汽油发动机在3种比例E10,E50,E90下的热力学计算,对发动机燃烧乙醇汽油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工作特性计算研究。着重对最大扭矩工况下发动机燃烧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压缩比、对点火提前角、进气门迟闭角及空燃比耦合作用下的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优化计算。对3种燃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整机性能做出预测。为优化汽油机结构和进一步的三维计算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的摩托车动力经济性仿真计算软件,可方便地进行摩托车动力经济性计算和动力传动系参数的优化匹配计算,并绘制出摩托车功率、转矩外特性曲线万有特性图和摩托车动力经济性特性图。通过模拟计算和图形显示,可大致分析出摩托车发动机与使用工况之间、传动系与发动机之间的匹配是否合理,为摩托车动力经济性设计计算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RBF神经网络理论在发动机特性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径向基函数 (RBF)神经网络理论 ,建立发动机万有特性和外特性模型 ,并与常用的一些建模方法所建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应用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简单可靠 ,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隔振系统振动固有特性的优化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动机隔振系统振动固有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引入了六自由度能量解耦理论,依托Matlab的矩阵运算能力,开发了发动机隔振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并利用该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振动固有特性分析和能量解耦优化。考虑到悬置元件刚度的实际值与设计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针对某解耦度较高的系统,按照悬置元件各向刚度参数±20%的偏差范围,对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研究了悬置元件刚度偏差对系统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所得结论对隔振设计和悬置元件的工艺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涡旋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的理论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计民  孟铭  周奇  陈源 《汽车技术》2002,(10):15-18
根据涡旋增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以及在城市道路工况下4102车用柴油机的运行状态,对增压器和发动机的空气流量特性场进行了匹配计算,从而优化了传动比和增压器的吸气容积等参数。依据理论计算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尚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以及某些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某型号国Ⅴ柴油机,应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发动机一维冷却系统模型,输入各元件流阻特性等边界条件,完成发动机冷却系统不同工况下的系统稳态模拟计算,得到系统和各元件的流量、压力分布和温升等情况,并对冷却系统工作能力进行预测、评价,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改善建议,指导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试验,大大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分配有限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功率,建立了发动机缓速器的热平衡计算模型,提出了发动机缓速器通过冷却系统散热功率的测试方法,对比了发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和车辆滑行制动两种状态下的功率平衡。通过场地试验确定了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从而获得了发动机缓速器的制动力特性。通过在G312国道和G5高速公路上的道路试验,验证了热平衡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的散热比例模型可简化运算过程;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缓速器散热的主要途径,发动机缓速器通过冷却系统散热的功率比例与变速器传动比、散热器出入水口温差值、车速和整车制动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AT变速箱的匹配中需分析发动机的特性,借助于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万有特性曲线可建立发动机特性数学模型,进而对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仿真分析,后续可以建立发动机模型数据库作为传动系动力匹配的知识库.文中根据数字化原理,提出了一种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图的数字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效率修正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低雷诺数(Re)效应对涡轮压气机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压气机处于非自模区的流量界限,并通过相似模型理论推导了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效率修正公式,利用这一结论能够快速地估算高原发动机性能,并为高空低Re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汽车在不同行驶模式下的燃油耗和排放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着重介绍汽车在不同试验循环下的燃油耗和废气排放的两种模拟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即利用发动机稳态万有特性多维插值法和利用发动机工作循环计算模型的动态模拟法。并对德国VWGOLF小轿车进行了实际计算,以验证其计算精度。最后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