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烧锅隧道项目为例,介绍了隧道的地质概况并根据隧道围岩的实际情况,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对隧道围岩分级的要求和国际上通常采用的隧道围岩Q值分级法对围岩进行现场分级,依据现场分级情况对支护设计做出相应的优化,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黑山Smokovac-Matesevo高速公路项目采用欧洲标准,该项目多数隧道位于复理石中,其隧道围岩分级采用Bieniawski的RMR法围岩分级法。复理石地层特点是薄层状、岩性种类多,性质变化大等。为了进行复理石隧道围岩的准确分级,因而对该项目复理石地层隧道的RMR法分级的岩石特征参数取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RMR围岩分级法与中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采用欧洲标准设计,隧道采用Bieniawski的岩体分级方法(RMR法),我国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围岩分级方法作为参考.该文详细介绍了RMR法的评级过程和评分标准,并把RMR岩体分级方法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围岩分级方法进行对比,可为以后采用欧洲标准设计的隧道围岩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在各分级指标对围岩级别判定不一致时,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围岩级别,论文首先分析了围岩稳定性分级,然后在量化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模糊数学及概率论方法,建立了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中各级别围岩的隶属度函数,并分析了根据隶属度大小实现模糊判断围岩级别的依据;最后以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勘察技术缺陷等原因,使原设计的围岩级别与实际施工的围岩级别有很大差异。在现场需要快速、准确地判定出围岩分级以利于施工进度和支护参数的选取。使用BQ法对武罐高速公路麻崖子隧道围岩进行分级变更;介绍了BQ法主要考虑因素、参数的快速获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现场快速、准确地进行围岩分级。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围岩分级方法很多,各分级方法指标的选取及参数的取值差异性明显,导致各方法间的一致性和相互参考性较差。依托锦州地下洞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围岩分级Q值法、RMR法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BQ法,并简单对比分析了各分级指标的差异;对分级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得到相互间数学关系;横向比较3种分级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证明:Q值法与RMR法间相关性较好,BQ法对岩体质量的分级偏于保守,综合比选之后认为Q值法和RMR法较适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7.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依据。以郴宁高速公路羊角脑隧道为对象,结合目前使用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围岩分级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指导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其中的计算公式存在数学逻辑上的缺陷、地质勘查资料的具体代表性不高、修正系数选取偏差大、修正值在两级边界处取值主观性大等问题,引用灰色聚类评估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灰色聚类评估法能够较好地弥补规范的不足之处,具有有效性、校正性、适用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元清 《公路》2021,(3):398-401
由于隧道围岩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在新奥法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掌子面揭示情况对设计围岩级别及时调整。而目前现有的规范推荐方法或其他方法均无法实现快速围岩分级。根据规范的相关计算方法,结合现场探测、岩体强度测定及超前预报结果与围岩分级有关的信息,总结分级指标的换算经验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围岩快速分级方法,并通过对依托工程隧道进行现场实践。实践表明:本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围岩分级结果基本相符,但分级指标所需工作量小、耗时少。本研究为公路隧道围岩快速分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小林  黄彦波 《隧道建设》2018,38(10):1621-1629
为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以控制的围岩大变形问题,依托国内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与瑞士圣哥达基线隧道,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软岩大变形机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分级及变形控制技术3个方面对两隧道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1)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是在岩性、地下水、地应力场、围岩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因开挖卸荷、应力二次分布引起围岩发生塑性剪切滑移所致; 2)在高地应力软岩分级方法上,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与圣哥达基线隧道均采用了BQ法,但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分级更全面,圣哥达基线隧道分级更具针对性; 3)在高地应力软岩情况下,圣哥达基线隧道采用的新意法的全断面施工方法在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上要优于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采用的台阶法。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省邢汾(邢台—汾阳)高速公路邢台至冀晋界段隧道围岩级别快速判定技术研究项目为背景,以修正后的BQ法为技术手段,对围岩分级技术进行了研究,以L10标小戈廖隧道为例,论述了隧道围岩分级的过程,确定其围岩级别为Ⅳ级。  相似文献   

11.
周红芳  狄晓红 《隧道建设》2006,26(6):90-91,94
结合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和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铁道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的要求,介绍了施工企业工法的基本概念,重点论述了施工工法编写的主要内容,同时对工法的选题、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7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Pietro Lunardi教授开始研究并逐步创立了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ADECO-RS法),该方法用中文解释为“新意法”。介绍新意法的理论基础、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步骤以及新意法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为新意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区县域公路网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山区公路建设整体上正处于逐步由“滞后型”向“适应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以高州市为试点,通过分析区县域公路网发展现状,建立山区公路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各指标的标准值,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其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最后以部分典型的平原城市和山区城市为案例,验证适应性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紧急车辆更安全、高效地到达紧急事故现场,基于车路协同系统,提出车队避让紧急车辆的换道引导策略。针对目标车道无车辆、有车辆和有车队3种不同场景,分别提出确保紧急车辆快速通过的协同换道策略。通过协同换道策略引导紧急车辆前方行驶的车队和目标车道的车辆改变速度以调整车辆间距,使其满足换道安全距离,依据换道轨迹规划使车队完成换道,并提出紧急车辆发送紧急避让信号的位置方法,计算当不影响紧急车辆的速度情况下,其发送紧急避让信号时与车队尾车的最短距离。利用SUMO交通仿真软件,实现车路协同环境下3种不同场景车队避让紧急车辆的换道引导,并比较目标车道为车队的场景下,车队换道至目标车队的每个空档中(方式A)和车队换道至目标车队的同一个空档中(方式B)2种不同的换道引导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车道有车队的场景下,方式B的协同换道时间更短,发送紧急信号的位置距车队尾车82 m,较方式A的87 m更近,对周围车辆影响更小,因此此场景采用方式B的协同换道策略;在目标车道无车辆、有车辆和有车队3种场景下,紧急车辆分别距车队尾车71,71,82 m时发送紧急避让信号,其可以维持期望速度,验证了最短距离与车辆速度的关系式;与未使用换道引导策略的情况相比,紧急车辆的速度提高,延误减少。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统计生命价值的条件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经济中统计生命价值评估问题。采用支付卡、单边界两分式和双边界两分式3种问卷格式在北京地区进行关于避免道路交通事故支付意愿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问卷格式得到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单边界两分式问卷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大,双边界两分式问卷次之,支付卡式问卷最小;同时,双边界两分式问卷比单边界两分式问卷更能模拟市场定价过程。在综合比较3种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双边界两分式的评估结果比较合适,即为降低2/10 000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概率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02.6元,统计生命价值为51.3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库区浸水路堤稳定性的设计方法,基于简化Bishop法和渗流力学中流网的性质,推导出考虑动水压力作用下的简化Bishop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别采用文中方法、考虑动水压力的瑞典法和理正设计软件法三种方法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理正设计软件法较为接近,而瑞典法安全系数偏小。采用文中方法评价库区浸水路基稳定性是合理可行的,可供工程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瑞利波法,是根据瑞利波(Rayleigh Wave)在土层中传播和能量分布的特征,通过表面频谱分析法对瑞利波在土层中传输的情况进行测量并建立波速和频率、深度曲线来反映土层性质。介绍了瑞利波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瑞利波法适用于几十m深度范围的浅基础工程地质勘测。研究结果可以用来指导现场观测。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GB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人体振动评价标准ISO2631-1997的区别.通过道路试验测量了驾驶员坐垫、靠背和脚部的平移振动以及坐垫的旋转振动共lO个方向的振动.分析发现汽车中人体振动的峰值因子一般小于9;而按照GB4970和ISO2631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GB4970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体振动.分析各方向振动所占的比例发现,坐垫垂向振动、靠背前后振动和坐垫侧倾振动影响最大.最后提出了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贾渝  张全庚 《公路》2001,68(8):84-91
对我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马歇尔设计方法与美国的实践作一个比较,对我国马歇尔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如适用范围、技术指标、级配和沥青用量的确定、粉胶比和质量控制等提出一些看法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闯民 《公路》2004,(10):115-119
研究了我国的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规定值和计算方法。研究发现:我国普遍使用的马歇尔设计方法。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规定的最小VMA值与美国马歇尔设计方法给定的最小VMA及美国Superpave设计方法规定的最小VMA值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计算方法却不同。因此,采用现行计算VMA的4种方法,计算了25种工地沥青混合料的VMA值。研究表明:我国的计算方法之一,用空隙率与总沥青用量的和计算的VMA明显偏大,有时难以排除不满足最小VMA要求的混合料。我国的粗集料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和细集料用表观相对密度计算VMA的方法和美国的方法所用公式形式一样,但用我国方法计箅的VMA比用美国方法计算的VMA均偏大。在实际使用时,建议按照细集料含量与细集料平均吸水率的乘积大小,修正我国计算公式。使之接近沥青混合料的真实V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