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6):37-37
两岸紧锣密鼓磋商多时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终於在6月29日下午,于重庆举行的“江陈会”第五次会谈顺利完成签署。  相似文献   

2.
随着两岸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的实现,两岸“三通”中只有通商问题还未实现基本正常,其中最主要是两岸尚处于单向投资状态。随着近期台湾当局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使两岸由单向投资过渡到双向投资,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毕竟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进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10,(15):41-44
3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在符合双方相互利益的基础上,快速而稳定地发展。时至今日,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世界贸易格局中的重大议题。出现众多国家与地区关注两岸经贸,积极准备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与反应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两岸经贸关系已经提升到与两岸四地经济合作,与东亚地区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朱磊 《经济导报》2009,(40):36-37
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是当前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关键与瓶颈。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若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9):32-33
外界常常将目光集中在台湾岛内选举与政治斗争上,而忽视经济以及与两岸经济柜关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看似小事却责为两岸经贸往来的大事。年初,大陆决定停止砂石出口後,很快对台湾砂石与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冲击,引起台湾有关部门与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经过数月的努力,海峡两岸在务实的基础上,大陆对台砂石出口有望在近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如果将两岸贸易作为一个整体,则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贸易体,2006年合计将达2.2万亿美元。如果将两岸经济整合成一个整体,中华经济将无可限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朱磊 《经济导报》2009,(33):41-42
推进两岸关系要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基本思路,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容易,分歧较小的两岸经济议题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如果两岸经济关系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何来“先易后难”呢?  相似文献   

8.
陈文鸿 《经济导报》2010,(34):38-38
一改“阿扁时代”全无作为败局 台湾与内地终于签订了ECFA,对台湾来说,重点有二: 一是两岸和解,经济关系超越过往,ECFA带有统一市场的色彩。在WTO的全球市场开放的基础上,两岸经济在双方协议的范围内,进一步开放市场,排除障碍,促成市场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但是ECFA的经济作用超乎一般的FTA。  相似文献   

9.
随着温州瓯江两岸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过江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过江通道数量少、布局不合理、两岸衔接不畅、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加快完善跨瓯江通道系统、完善两岸道路交通互联互通,是温州坚持市域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重要内容。围绕瓯江两岸过江通道现状、需求和规划进行研究梳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总结,提出过江通道规划建设策略及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第一次正式的业务协商于7月26日在北京举行。香港学者对两岸关系趋于和缓感到乐观,他们说,协商会议标志着两岸经贸交流将进入制度化和机制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江素惠 《经济导报》2010,(31):36-37
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起了极大的变化,两岸政策走出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及陈水扁“积极管理”的阴霾.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两岸之间的乡愁,而是由三通直航到大陆观光客络绎於途,开启了两岸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两岸能否及何时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问题,早前不但受到全国人大与政协的“两会”代表的关注,3月13日温家窦总理在记者会上更将协议签署的条件定调为“三个适应”:一是要适应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二是要适应两岸经贸交流的需求,三是要适应两岸经济结构的特点,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互利共赢。总体来看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前景审慎乐观。  相似文献   

13.
陈险峰 《经济导报》2007,(23):31-33
闽台经济合作是在特殊背景下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未来这一合作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若未来两岸政治关系不出现重大意外变故,闽台经济合作的潜力将逐步得到展现,合作领域将更加广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杨剑 《经济导报》2007,(9):22-24
当两岸交流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台湾当局在两岸的互动中已经掌握不了跨越两岸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结果是台商到大陆的投资持续发展,资金额度与投资项目以及技术含量持续提升。台湾当局利用公权力对市场持续的扭曲,使之付出的政治成本越来越高。台当局在台商问题的两岸交锋中已经处于劣势,作用被边缘化。最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政治对立,两岸产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一直无法提高层次,错过了优势互补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最佳时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汪冲 《经济导报》2007,(48):30-31
对於美国经济前景,从太平洋两岸到大西洋两岸,从官方到民间近来都弥漫弥着相当悲观的气氛。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衰退风险,并进一步调低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而据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最新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认为美国经济将坠入衰退的经济学家已几乎是两个月前的两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东亚地区出现的以电子机械产品为主的产业链的调整,带来了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两岸企业在地区生产中的分工地位的增强,将为两岸进行科技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两岸在科技这一独特的领域进行合作,能够带来创新精神,是对两岸中国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的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台湾经济的低迷状态,甚至有人断言台湾经济已不可能再现高速增长。这是以惯性思维判断事物发展。两岸“三通”,尤其是在此基础上两岸如能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台湾经济将具备重新起飞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28):34-35
台湾“马政府”年初急推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已确定延迟,马英九於7月13日证实ECFA因涉及层面较多,可能要到明年才会签署,ECFA虽然明年才会有机会成事,但肯定的是ECFA对台湾经济有好处,其受惠程度如何?或许可以从中国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元旦,陈水扁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性经贸政策,企图阻挡曰益发展的两岸经贸关系,然而一年来的检验证明,这个来自於“台独”政治意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受到台湾经济界愈来愈强烈的质疑以及内外环境的多种冲击,已难以为继。最近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台商投资大陆并未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而是台湾的投资环境导致台湾投资水平下降和经济停滞。预期在未来两年,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会有小幅松动,以企业投资个案处理代替全面松绑的可能性较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赵晨 《经济导报》2007,(49):34-35
台商在大陆发展的问题有多个侧面,但是无论哪个侧面都要放到两岸和平的基本构架中谈。潘汉唐认为,两岸关系发展何去何从,两岸如何交流的作用不可小觑,好的政治局面会对台商有很大正面作用。他相信,明年台湾的选举,无论是马、谢谁当选,两岸交流都会更好。他指出,全球化的今天是自由竞争的时代,台当局的经济封锁已经力不从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