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跨合宁高速特大桥是一座铁路上跨高速公路的特大桥,该桥采用(114.75+229.5+114.75)m柔性拱刚性梁,主跨跨度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居于首位.介绍了该桥的总体设计、结构构造及总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此间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十一局")27日发布消息称,该局承建广西南(宁)崇(左)高铁渠弄1号特大桥当天开始架梁,标志着广西壮族自治区自主投资建设的首条高铁线路进入架梁阶段。据介绍,正在建设的南崇高铁全长119.75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线路东起南宁枢纽,下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经扶绥、渠黎引入  相似文献   

3.
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铁路资讯     
《轨道交通》2011,(12):22-23
2015年北京再新建两火车站 全面迈入高铁时代 今后5年,北京将重点增强铁路枢纽能力,实施丰台站改扩建,建设新火站和新北京东站,与现有北京站、南站、西站、北站形成7个主要铁路客运枢纽格局。建成北京站至西站地下直径线,增强两个主要客运站的调度能力。到2015年,北京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8亿人次,年货物到发量达到9200万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一孔重900吨、长32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架设在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福厦高铁泉州境内陈芹大桥12号和13号桥墩上,标志着福厦高铁正式进入线上架梁施工阶段。福厦高铁是我国铁路"八纵八横"规划图中东南沿海高速铁路的重要通道,也是福建省第一条时速达到350公里/小时的高铁,更要说的是福厦高铁我国首条跨海高铁。铁路正线全长277.42公里,全线共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南、厦门北、漳州这7座车站。作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13,(1):25-25
随着市场的全球化,技术和工程全球化的合作性项目也越来越多。在中国制造的铁路产品领域上,比如:高铁、地铁、内燃动车、机车和铁路特种车辆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福伊特产品的身影。伴随着中国铁路事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甚至在海外的市场业绩中,也可以发现中国制造的铁路产品中福伊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南广铁路重要控制性工程,肇庆北岭山12438米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于肇庆东站相交并线的贵广、南广两铁路全线贯通。据了解,贵广铁路(鼎湖段)经莲花、永安两镇,南广铁路则从北岭山隧道出口经桂城、凤凰、广利、莲花、永安,与贵广铁路于肇庆东站相交并线。南(宁)广(州)高铁是两广交通经济大动脉,  相似文献   

9.
要闻快车     
《轨道交通》2008,(1):12-15
首列国产时速300km动车组下线;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京沪高铁超800亿项目花落四家;安德鲁推出新款Geometrix Hybrid呼叫定位系统;重庆规划3条城市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采用500m长钢轨;香港展开南港岛线(东段)项目规划设计工作;铁路春运开出“民生号”;厦深铁路广东段于2011年通车;武汉至宜昌年内开建铁路;合武高铁安徽段铺轨合肥到武汉2小时。  相似文献   

10.
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相似文献   

11.
铁路枢纽是城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需要充分重视。由于存在多条高速铁路的规划,太原面临的铁路枢纽布局与城市用地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要从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铁路枢纽布局的优化调整。根据太原都市区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构建铁路客运环线、主城区和外围组团联合设站、分散铁路场站用地、预留线路接入条件等铁路枢纽布局优化建议方案。提出的方案与太原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保持较好的协调性,既能减小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又能带动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从广州市政府了解到,该市将运营四条城际铁路,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实现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这四条城际线分别为:广清城际(广州北-清远)、广佛环线(广州南-佛山西)、新白广城际铁路(新塘-广州北)、珠机城际铁路(拱北-横琴)。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11,(12):30-32
从2004年至今,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期,高铁运营安全隐患备受关注。京沪高铁多次断电停车和7·23动车追尾事件将中国高铁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4.
胡晶  黄珂  王昊 《城市交通》2015,(5):36-42
伴随高铁时代的来临和城市快速扩张,铁路客运枢纽地区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节点-场所模型进行扩展,描述交通流重构、场所功能重组,以及三类地区的发展趋势.应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新建铁路客运枢纽与既有铁路客运枢纽、既有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探讨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实现节点与场所平衡的路径.提出通过客流培育与长途功能疏解提升既有铁路客运枢纽的场所功能,通过耦合与直达提升既有城市中心的节点功能,同时完善新建铁路客运枢纽的节点与场所功能,从而实现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的节点-场所平衡.  相似文献   

15.
伴随高铁时代的来临和城市快速扩张,铁路客运枢纽地区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节点-场所模型进行扩展,描述交通流重构、场所功能重组,以及三类地区的发展趋势。应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新建铁路客运枢纽与既有铁路客运枢纽、既有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探讨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实现节点与场所平衡的路径。提出通过客流培育与长途功能疏解提升既有铁路客运枢纽的场所功能,通过耦合与直达提升既有城市中心的节点功能,同时完善新建铁路客运枢纽的节点与场所功能,从而实现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的节点-场所平衡。  相似文献   

16.
借鉴径路优化方法,细化考虑车站接发车能力、始发终到能力及动车运用所存车能力等限制因素,在多商品流模型的基础上添加0-1决策变量,建立高铁枢纽车站分工优化模型,寻求高铁枢纽作业时间最小的运营组织方案.以郑州枢纽远期规划年度路网和车流数据,利用ILOG CPLEX软件求解得到车站分工方案优化结果.在求解结果基础上进行能力适应性分析,得到郑州站、郑州东站的存车能力及郑州东站的接发车能力利用接近饱和,对枢纽场站扩能改造及优化利用等决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10,(9):26-26
今后从北京乘火车至上海,只需9小时49分。近日起,北京开往上海、杭州、苏州方向的7对动车改走沪宁高铁运行,其中5对京沪动车改为上海虹桥站终到、始发。京沪动车改走沪宁高铁后,北京至上海全程提速20分钟,沿途增加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停靠站,票价不变。  相似文献   

18.
市域快轨交通是指城市市域100公里范围内的客运轨道交通,服务于城市与郊区,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重点城镇间的大众。 市域快轨列车在形式、运能和性能上均介于地铁车辆和高铁动车之间。市域快轨列车与高铁动车相比较,属于精简版或浓缩版的高铁动车(图1)。它虽然编组小、运能少、里程短,但是结构重量轻、加速性好、制动性能优、实用性佳,可与高铁动车同轨站停靠,方便乘客换乘,线路使用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规模庞大、交通组织复杂,多种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与集散是枢纽规划设计的重点。以高铁长沙西站为例,分析枢纽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规模,探索道路与轨道集疏运交通规划设计方法,为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唐继刚 《轨道交通》2010,(11):59-59
高速铁路是一个高度依赖高科技的集成系统,对铁路车辆、轨道、讯号、安防系统等方面均需要先进的技术,中国高铁蓬勃发展给安防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商机。相比传统铁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对安防系统的要求异常严格。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每列武广动车组上还装备了3000多个传感器,以监控动车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视频监控方面,仅长沙铁路公安辖区内就上设置120个视频监控探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