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轨道交通》2011,(8):69-69
2011年8月22—23日,2011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同期举办“国际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展览会(TunnelExpoChina2011)”。  相似文献   

2.
主良,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二部副总经理,集团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副主任、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国际隧道协会主办的以“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现状与未来”为中心议题的国际学术报告会于1990年9月3日至7日在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外3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代表和国内各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在山区隧道施工中,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工程,只有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水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以及使用性能。防水堵漏工法能有效解决地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接缝、施工缝、变形缝、蜂窝麻面及混凝土收缩裂缝等渗漏水、止水、防水补漏效果显著。具有简单有效、设备体积小巧、不受防水修漏施工场地大小限制等特点。主要阐述了防水堵漏工法在山区隧道地下防水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邓艳 《轨道交通》2007,(11):28-30
11月9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协会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07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隆重开幕,来自中国、英国、奥地利、德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瑞士、丹麦、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400余名隧道界专家、学者汇聚上海。研讨上海乃至全国和世界隧道技术的发展。本届大会历时三天,参会的国内外地下工程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国际著名隧道工程承包商、厂商代表,围绕本届大会主题“地下工程施工与风险防范技术”,结合当前国际地下工程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上海蓬勃的轨道交通建设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9,(8):45-45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需求量可谓与日俱增。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地下空间的建设、如何攻克隧道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实现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的完美统一,借助建国六十周年和中国地铁建设四十年的契机,鸿与智《轨道交通》杂志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集聚北京展览馆,一起分享探讨了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先进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就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为题展开了研究,开始我们介绍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然后我们介绍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在施工中用到的方法和技术,最后我们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未来做了展望并提出了施工中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传来喜讯,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山西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成功获批建设。"山西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依托中国工程院郑颖人院士团队,立足山西省隧道与地下工程学科前沿,突出行业区域特色,围绕复杂条件下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及支护特性、施工安全与风险控制理论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与控制措施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旨在进一步整合优势科技资源,解决山西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面临的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9,(10):9-10
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业已成为世界隧道和地下工程界的交流盛会,同时也是对国际隧道工程历史发展的一个回顾。  相似文献   

10.
杨静 《轨道交通》2012,(5):55-57
4月26日,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本届国际峰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RT《轨道交通》杂志、地下工程与隧道网联合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受到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等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11,(9):50-51
在继续大力推动隧道及地下空间施工技术的发展,加强各国建设施工方法与装备等信息的交流,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于2011年8月22—23日在上海盛大举行,此次峰会将围绕“地下空间与隧道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主题,邀请国内外相关政府、业主、施工单位、设计研究所、勘察院等相关领导、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12.
开挖荷载计算是关系到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都受到岩土工程界的高度关注.回顾了隧道与地下工程荷载计算方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基于结构力学的经典计算方法、岩土力学弹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以及基于施工力学的开挖应力释放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同时认为基于开挖应力释放理论的计算方法由于机理明确、计算精度高,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进行相似性度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动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案例设计中的提取、改写操作,另外,将案例设计与专家经验有机地结合,使设计过程更加切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9,(2):60-61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土隧道施工的企业。依靠四十余年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优势,隧道股份积极拓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并始终保持着中国软土隧道事业的领先优势:承建了上海黄浦江底所有营运的越江公路隧道、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等,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南京、深圳、广州、天津、郑州、成都、杭州、武汉等地承建了地铁施工项目,先后建造了宁波常洪隧道和西湖湖滨隧道。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直径的超长隧道——上海长江越江隧道和大直径的上中路越江隧道都实现了贯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软土隧道施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全方位的战略结构(项目施工、装备制造、项目投资、工程咨询与养护)在业内获得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GIS的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解决地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与管理问题,基于对地下工程施工期安全风险的分析,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指标体系,并考虑近接影响提出了安全风险的评价方法及适用于地下工程的风险接受准则.结合京石客运专线石家庄隧道工程,开发了基于WebGIS的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时采集监测数据、专家评价和门禁系统等信息以及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与预警,并及时给出风险的应对措施.工程应用及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切实降低了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有效预防或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前言 隧道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物,是多种多样的,构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工序集中,工序复杂,施工及监理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然而,地下结构物竣工后,我们只能看到外观,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严格意义上说,地下工程就是一个隐蔽工程。隧道工程要达到“内实外美”就是说,要把隐蔽工程做到实处,不留后患,监理工作怎么开展才能保隧道工程的质量?针对隧道工程的特性,分析总结隧道监理工作要点及其管理方法,应以“报检”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方法实现隧道的“内实外美”。  相似文献   

18.
浅谈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m长路面坍塌,并下陷15m。正在路面行驶的11辆车陷入深坑,多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19人受伤。结合这次事故,本文分析了造成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瓦斯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地质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者重丘[1],交通线路在选线的时候常常会选择在山区,因此,修建隧道是必然的。隧道的建设在我国交通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修建在煤系地段中的隧道越来越多,虽然隧道防瓦斯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但是隧道瓦斯灾害事故也在不断发生。瓦斯灾害主要表现有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五种情况,其中以瓦斯爆炸最易发生,后果也最为严重。本文结合"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一—谢立大山隧道的施工管理与施工防护技术,对高瓦斯隧道的施工及防治进行研究。论述了谢立大山隧道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及隧道结构设计情况,并分析了瓦斯隧道存在的风险,对应并提出了防治方案。随后总结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经典概率论及逻辑学,提出了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参建各方关系与风险概率评定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从工程参建各方的逻辑关系角度,构建了适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评价的各种逻辑概率树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或门模型中工程风险概率大于参建各方概率的最大值,与门模型中工程风险概率小于参建各方概率的最小值,而混合门模型介于参建各方概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故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应调整参建各方协作关系,建立起与门模型关系,尽量避免构成或门模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