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州河大桥建桥前后的通航水流条件。通过工程修建前后水面线和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表明州河大桥的修建对各级流量下河道的水位、过水断面面积和河宽的变化影响很小,对主河道流场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论证了大桥修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山区河流桥群河段的选址、桥梁间距及桥跨布置对桥区通航条件的影响较大。长江菜园坝桥群河段通航环境复杂,通过模型试验,按建桥的顺序研究桥梁建设对该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船舶操纵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石板坡重庆长江大桥对桥群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相对最大,航道变得狭窄、弯曲,通航净宽尺度不足,桥群河段的通航条件较差;菜园坝大桥主通航孔虽然一跨过通航水域,但与石板坡间距较近,下行船舶在通过菜园坝大桥后应及时调整航向和船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应整体考虑桥群河段的通航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鹅公岩大桥桥区河段水工模型试验资料 ,通过对大桥修建前后桥位处的通航净空尺度、整个桥区河段上、下行水流条件及航道尺度的影响分析 ,表明鹅公岩大桥修建后对通航影响甚小 ,桥位及桥型方案合理可行 .  相似文献   

4.
鹅公岩大桥通航条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鹅公岩大桥桥区河段水工模型试验资料,通过对大桥修建前后桥位处的通航净空尺度,整个桥区河段上,下行水流条件及航道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鹅公岩大桥修建后对通航影响甚小,桥位及桥型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重庆主城区已建滨江路和跨江大桥对航道和港口的影响,分析了大桥桥址的通航条件,指出了在城市沿江修建路堤和大桥应进行统一规划,专题论证的必要性,避免新建跨江大桥和沿江滨江路时给港口航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新建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小安溪桥航道的通航条件,建立工程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最低通航水位和最高通航水位、通航尺度、桥梁通航影响分析等参数。论证结果表明:近年来桥区河段河床及河势基本稳定,河演分析表明桥位附近不会发生主槽易位、河床转型的状况,桥区河段河势、河床稳定;建桥后流场仅局限在桥位附近较小范围内变化,泥沙淤积和冲刷范围有限,不存在桥区河势条件改变的水动力和河床边界条件;建桥后桥区河段河床仍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状态,桥区河段的平面形态、深槽位置不会有较大变化,滩槽格局稳定,建桥未对桥址河段河势产生不利影响;设计航道最高通航水位为258.53 m,最低通航水位为255.01 m,通航净高为14.36 m,单孔单向通航净宽29.50 m,单孔双向通航净宽51.00 m,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重庆主城区已建滨江路和跨江大桥对航道和港口的影响,分析了大桥桥址的通航条件,指出了在城市沿江修建路堤和大桥应进行统一规划,专题论证的必要性,避免新建跨江大桥和沿江滨江路时给港口航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大桥附近的码头通航安全,分析影响码头能力损失的因素,确定受大桥影响的码头能力损失指标,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的码头能力损失模型。根据灰色关联度的隶属度求解,用层次分析法分配计算各个因素权重,以甬舟大桥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选取5个有效的指标因素,完成了对码头能力损失的定量分析。研究有利于加强码头安全规划管理、保障桥区船舶通航安全,为桥位线的选线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卞华  姜晔 《江苏交通工程》2001,(B12):179-185
本文在充分研究现状及整治后扬州西北绕城公路京杭运河大桥桥址附近水流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内河通航标准》,计算分析论证了大桥不致降低原河道通过能力的最小通航净宽尺度,为大桥设计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在黑龙江上建桥的必要性。提出黑龙江大桥建桥桥址的最佳方案并探讨了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旭 《北方交通》2010,(1):31-33
通过增加混凝土桥面铺装厚度来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是一种常用加固方法。但该方法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影响。为了分析加铺桥面铺装对梁桥的承载能力的影响,本文从静力学角度对于桥梁所承载受的不同荷载组合状态下,深入探讨桥面铺装效应,并通过试验对比,提出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可为桥梁维修加固设计与养护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提出国防交通领域应亟待开展的科研方向,如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国防交通网络优化、国防交通保障理论、民用运力国防动员、交通保障新技术、交通储备器材健康检测及安全评价和新材料、新工艺在抢修器材中的应用等方面,目的是促进国防交通建设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为主孔跨径730m的斜拉桥,是崇明越江通道重要桥梁。基于全桥模型风洞试验,对主通航孔桥的近期、远期成桥状态、施工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介绍了风洞试验的主要内容、试验结果,据此分析评估了该桥的抗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较好的抗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桥梁管理中,由于桥梁承载能力受到荷载、环境、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马尔可夫模型能够以概率的形式反映出这种不确定性,因而预测的结果更为客观,可靠性相对较高。将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与马尔可夫概率预测模型相结合,用于我国桥梁承载能力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桥梁加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强桥梁承重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桥梁整体的使用性能,以满足交通需求。针对桥梁出现的病害,提出桥梁加固施工方法,可为桥梁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尹公洲航段的航道处于复杂多变地理和水文气象条件,这些条件和通航秩序严重地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航行。本文从系统分析长江尹公洲航段水文地理条件、通航环境和安全形势入手,从完善通航法规建设与执法水平,加大航道维护力度,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以及加强船舶航行管理方面,提出改善该航段通航能力的建议,以减少该航段险情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嘉兴内河作为浙北航区的重要组成之一,提高航运信息化程度,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嘉兴航区现有信息化程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嘉兴航区"船联网"建设的设计原则、发展方向和总体构想,同时就船舶-桥、船舶-码头、船舶-通航环境信息感知系统构架进行分析,提出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交通目标面临的威胁和现有防护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交通目标的防护重点在于干扰敌精确制导武器的末端制导,降低其命中概率,提出了建立交通目标综合防护系统的设想,形成一个集威胁告警、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的一体化光电对抗系统,并针对不同交通目标的防护特点和实际可能受到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威胁状况,设计出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切实做好军事运输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民用机场具有重要的平战运输保障功能,在民用机场规划设计、新建及改扩建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提出国防要求并加以落实,可为提高机场平战时航空军事运输保障功能、增强航空战略投送能力奠定坚实基础。阐述了民用机场的国防与军事价值,分析了我国民用机场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民用机场贯彻国防要求的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等,为民用机场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