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星  贺维国  费曼利  宋超业 《隧道建设》2022,42(7):1267-1273
为解决跨度大于30 m的超大型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中铺设难、焊缝多、易掉落、质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提出一种“环纵导排系统+复合土工膜+喷涂高弹性涂膜防水层+自密实混凝土+接缝防水”组合的新型防排水体系。从排水角度介绍环纵排水盲管、凹凸排水板及泄水管等导排系统的设计组成、布置方式及可维护性设计; 从防水角度介绍复合土工膜隔离防渗双重特性、喷膜防水层性能指标及喷涂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及接缝防水设计、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等内容。实践研究表明,该新型防排水体系能够适用于超大跨度隧道结构,施工安全可靠,施工工效高,综合性价比好,防水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
漳龙高速公路桥面防水层的设置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炳辉 《公路》2002,(4):5-8
介绍了漳龙高速公路龙岩境内第三期工程桥面防水层的材料选择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地总结了桥面防水层在材料选择和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达到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的预期目的,保证了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的粘接。  相似文献   

3.
季冻区隧道渗漏与冻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吕康成  崔凌秋 《公路》2005,(6):194-198
针对季冻区隧道渗漏水与冰冻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防水、排水、保温、供热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的工程措施,其中包括:防水板选用低温性能好的材料.并在防水层敷设前尽量降低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以保持防水层的长期完好;在衬砌施工缝中,采用先排后堵的可排水止水带;在衬砌下隅角背后,设置保温层,并使之防潮;在衬砌紧靠防水层一侧,设置环向电加热带,必要时通电加热使上部渗水顺畅下排。  相似文献   

4.
李治国 《隧道建设》2020,40(11):1615-1624
为了防止和减少隧道渗漏水病害,通过分析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上下分离的防排水体系、围岩防水能力、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整体防水效果检验评价等,并对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如果能满足环境保护及使用功能要求,其全隧道排水量宜控制在1.0 m3/(m·d)〖JP〗以内,二次衬砌背后承受的水压力最大宜控制在1.0 MPa以内; 2)为了减少隧道渗漏水发生的概率,并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可考虑将拱、墙防排水体系和仰拱防排水体系分开设置,拱部、侧墙部位的渗水直接排入侧沟,仰拱部位的水主要通过纵向中心排水盲管排出,当水压力高时,通过与中心排水盲管连通的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新增的侧沟,并通过在横向排水管出水口安装的阀门进行限量排放; 3)通过地面隔离墙(咬和桩)、地面注浆、洞内注浆、旋喷、超前管棚、超前管幕、施作双层衬砌等措施,阻断和减小来水通道,提高地层强度和完整性,降低隧道涌水量和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并降低大量排水对运营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元荪 《隧道建设》2009,29(1):104-10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结构,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而且施工工艺简便且具有良好可维修性的隧道支护结构。它包括:1)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层,与隧道围岩相结合;2)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层,与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层的内壁相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隧道支护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增强,可减小衬砌厚度,而且施工工艺简便,从而可有效地降低隧道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6.
桥面防水粘结层能将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牢固粘接成一整体,是桥面铺装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层位。该文在分析了防水粘结层失效模型后,对比研究了水性环氧沥青、SBS改性沥青两种防水粘结材料的基本性能,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从不同影响因素对上述两种防水粘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为合理选择防水粘结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特大桥梁沥青铺装层层间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保证防水粘结层与沥青铺装层和混凝土板之间的良好粘结,应通过试验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粘结层材料。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黄河大桥的桥面铺装层设计,首先在室内按照抗剪强度最大的原则确定了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的最佳涂膜量,然后在最佳涂膜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垂直压力和温度下粘结层抗剪强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规律,同时又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粘结层的粘结强度,并建立了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关系。通过现场拉拔试验,建立了桥面防水粘结层抗剪强度指标,并对实体工程进行了验证。防水粘结层室内外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对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粘结防水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桥面防水粘结层能将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牢固粘接成一整体,是桥面铺装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层位。本文结合桥面防水粘结层现有研究情况分析了影响其施工和路用性能的各个要素,从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前的准备以及施工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根据实体工程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防水粘结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成渝高速公路白改黑工程反射裂缝防治效果的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中最常见的病害,目前多采用在层间铺设防裂材料的方法进行防治.实地调研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Trupave聚酯玻纤布在成渝高速公路白改黑工程中的防裂效果.调研结果显示,Trupave聚酯玻纤布的防裂效果大大优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对两种材料的防裂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了防裂性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吕刚  王婷  刘建友  岳岭 《隧道建设》2020,40(12):1757-1764
为提高隧道防排水技术的水平,实现喷涂式防水的定量化设计,以京张高铁东花园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隧道喷涂式防水喷层厚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程防水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地下水状况、隧道纵坡方向、隧道所处环境及喷涂施工方式等;提出了喷涂式防水的定量化设计方法,基于隧道不同部位喷层厚度基本值与建议值,进行加权修正最终确定防水层厚度;提出适用于明洞隧道的全封闭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体系,并成功应用于东花园明洞隧道防水设计中。研发隧道自动化喷涂防水设备,通过电脑控制走行装置和喷涂机械手实现了喷涂防水施工自动化,替代传统人工喷涂方式。经实践证明,机械喷涂效率为人工喷涂的4倍,检验防水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环氧树脂沥青桥面防水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桥面防水性能及要求,得出桥面结构中防水粘结层设置的重要性。选定了高剂量SBR改性橡胶沥青和环氧沥青进行材料性能试验,从防水层设置环境所需的材料性能要求出发,进行了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据此分析了防水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和抗损伤性能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SBR改性橡胶沥青和环氧沥青均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环氧沥青的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均较SBR改性橡胶沥青大,并且粘结力极强,受高温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可用于钢桥和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是一种优良的桥面防水材料。该研究为改进和优化防水层设置,正确选择优良路面防水层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硬岩中超大型地下工程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困难、模板工程复杂、混凝土圬工量大等问题,以某地下储油库为依托,应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与现场原位试验的方法,对大型地下工程进行力学机制研究及支护体系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1)在围岩条件较好的岩体中开挖大型地下洞室,在支护参数选择合理、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使用单层喷射混凝土衬砌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混凝土用量; 2)采用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低预应力锚杆的优化支护体系相较于Q系统岩石支护表所得的支护参数可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减少支护结构与围岩的拉应力区,达到与复合式衬砌接近的支护效果; 3)现场试验后发现优化后的支护体系在变形与应力方面可达到预期效果,穹顶最大变形约8 mm,支护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是目前旧路改造的一种常用方法。为延缓或减少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通常在旧路面上铺设夹层材料(防水卷材或土工织物等):本文利用路面分析仪APA对采用不同夹层材料的试件进行模拟疲劳试验,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及比较铺设不同夹层材料抗荷栽型反射裂缝出现的效果。对于指导路面加铺设计,正确选择夹层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蒋树屏 《公路》1991,(3):16-22
一、前言以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为基本原理,以锚杆喷混凝土支护及柔性内衬砌为主要特征的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在许多国家已作为标准方法而普遍采用。我国公路隧道也在开始采用这一新技术。如图1所示,新奥法并不仅仅是用锚喷柔性支护来代替传统的整体式厚壁模筑衬砌,它在设计的基本概念上也与传统方法不同。即按传统设计思想,支护结构是用来支撑由开挖引起的山体松弛岩体的,所以在传统设计中,松  相似文献   

15.
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中,防水板极易因施工控制不当出现破裂,而防水板破裂后,地下水进入防水板与二衬间的空隙中,由于防水板与二衬间缺乏排水通道,地下水将沿衬砌裂缝、施工缝等薄弱环节渗出而形成隧道渗漏水病害。在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中,渗漏水病害治理难度大,维修费用高,针对传统防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隧道防水板与二衬间增设排水板的复合式防排水系统,该系统具有可调节、抗淤堵、易维护等优点。为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对复合式防排水系统中所采用的3种土工排水材料(毛细型排水板、凸壳型排水板、土工布)在不同水压及支护压力条件下的排水能力及抗淤堵能力进行了相关试验,并依托某在建隧道工程对不同土工排水材料在隧道复合式防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验证。主要研究成果有:①随着支护压力的增加,3种排水材料的排水能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土工布降幅最大,毛细型排水板次之,凸壳型排水板最小;②在固定的水压和2层支护间压力条件下,进行20次浑水排水试验后,土工布排水能力发生大幅下降,毛细型排水板和凸壳型排水板排水能力小幅下降,但凸壳型排水板排水夹杂有泥沙,而毛细型排水板排水为清水,表明其抗淤堵能力较好;③复合式防排水系统的现场试验数据表明,防水板与二衬间增设排水板,具有良好排水泄压的能力,可有效降低衬砌背后水压。复合式防排水系统的研发可为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和渗漏水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损伤预防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越来越多的隧道在建成后不久便出现渗漏,导至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中的防水层在服务期间受力破损。针对目前工程上普遍存在的喷射混凝土表面过于粗糙,碎石用作表层喷射混凝土粗集料,防水板及其垫层厚度偏薄等问题,提出了减少防水板在服务期间损伤的预防措施。为了评价喷射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建议采用补砂法测定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纹理深度。  相似文献   

17.
地下工程防水处理一般采用传统的防水材料,它存在着施工困难等许多弊端。国外开发采用硅粉、超塑化剂加入混凝土中制成优质的防水混凝土,节约了建筑费用,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新加坡NgAnn城中心工程首次采用这种防水混凝土,混凝土防水效果优良。这种采用防水混凝土的方法在东南亚已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该防水混凝土比普通防水材料更加可靠,且制备方便。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8,(12)
提出一种厚度只有7cm的具有排走层间滞留水与降低桥面温度的桥面铺装结构。这种桥面铺装结构主要包括了桥面、防水黏结层、排水联结层、沥青层。其中排水联结层是采用CAVF法设计的粒径不超过10mm的多孔沥青混凝土,原材料选用辉绿岩与高黏改性沥青,在完成混合料设计后,针对排水联结层进行渗水实验与对比隔热降温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排水联结层可排除层间滞留水与降低桥面铺装结构的温度,延长桥面铺装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采用了正交设计法设计了层间剪切实验,对不同防水黏结层的黏结力进行了试验,得出影响排水联结层层间黏结作用不同因素的重要关系:试验温度沥青种类正压力碎石撒布方案。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最佳的防水黏结层应为高黏度沥青撒布0.6~1.18mm粒径碎石。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桥面铺装的防水设施,对延长桥梁使用年限起着重大作用,早已引起国内外技术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国内外很多标准图、设计图却仍然规定带有防水层的多层桥面铺装结构来防止渗水。其实,这种结构设计,施工时工序繁复、工期长、投资多、防水层均赖人工操作等等,预期效果很不易达到。因此,我们于1962年、1963年在新建北京市近郊两座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梁中(跨径均为10米+20米+10米三孔,桥面行车道宽分别为14~18米),经市政工程局批准,对原设计的带有防水层的多层桥面铺装结构(见图一)改变为双层式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防粘剂自动喷洒系统设计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二处公路队段建国1防沾剂的作用在运输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其粘附在运料小车及自卸汽车斗上,必须在斗内表面上喷洒防粘剂。这样,在斗的内表面和热沥青混凝土之间形成了一薄的隔离层,有效地阻止了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