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国卫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004,(4):8-12
史籍记载郑和下西洋船队中长四十四丈尺,阔一十八丈的大型宝船,其体势巍然,巨大无比是可信的。从宝船船型特征出发作船舶技术分析后认为,历史上曾辉煌的宝船确实存在不少技术缺陷,郑和宝船是空前绝后的。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走访苏、浙、闽地区的木船修造工匠,调查现存的木船和相关资料,对郑和宝船的型线、布置和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完成了宝船的复原工作。 相似文献
7.
《明史·郑和传》说:“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44×18丈,换算成公制为138×56米。这样的大船为郑和随员马欢,费信和巩珍三人所证实。而大船的长宽比例为2.45∶1也和泉州发现的宋船2.5,大体相似。可见宋船和明船的历史是一脉相承,而不是偶然产生的。故我们认为《明史》所记是可靠的。查我国计算海船的尺度,有二法。一是虚算法,二是实算法。如使琉球船十丈。“舟长七丈,首尺虚艄三丈”,则宝船44丈中,其实长为30.8丈,其虚长为13.2丈,计算宝船的尺度,要用实长(30丈)不用虚长(13丈),合共仍为44丈。这是本文对宝船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于3月26日至28日在厦门召开的郑和宝船模型审定会,通过了由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制作的宝船模型。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制作郑和宝船的模型,是根据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下达的任务,由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协作, 相似文献
9.
郑明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4)
郑和下西洋,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汉唐宋元以来的海上航线,使中国远洋航行出现划时代的、全面的、实质性的突破,形成多点交叉的综合性海上航路网络,航线之远,纵横交叉之多都超过前代。郑和船队不仅熟练地航行在已开辟的航路上,而且还开辟了通过印度古里(今卡泽科特)和溜山(今马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汉唐宋元以来的海上航线,使中国远洋航行出现划时代的、全面的、实质性的突破,形成多点交叉的综合性海上航路网络,航线之远,纵横交叉之多都超过前代.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在设计仿郑和宝船的工作中.结合大量的史料和专家的论著.对郑和宝船作了深入地研究.完成了仿郑和宝船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宝船是中国航海史、科技史、文明史上与故宫、长城媲美的文化遗产.大号宝船到底有没有?由于明帝国政策的变化,与下西洋、宝船相关资料被后世反复销毁,使宝船成了一个历史之谜.技术专家认为:大号宝船建造、航行难.目前共识是大号宝船可能有,但主力是1500料~2000料(六桅八帆,40米~60米长,载重千吨级)及更多中、小型船.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在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的学术研究方面存有不同的声音.只有认识历史真相,才能古为今用.为了求得真知和丰富学术内涵,作者针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同业界商讨. 相似文献
17.
对于郑和大号宝船尺度,国内学术界持不同见解由来已久,笔者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古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郑和下西洋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的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19.
席龙飞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004,(4):5-7,12
对郑和宝船的尺度虽然有不少学者进行质疑,但却有众多的学者给予回应,并确信各文献的记载。出土的宋代海船以长宽比与宝船相近,证明宝船是福船船型,而不是沙船船型。泉州古船可作为复原宝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各文献所记宝船长与宽之比偏小,曾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甚至产生各种忖测和无端修改宝船尺度之举。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以其小的长宽比证明,宝船的长度比是合于中国古船的传统的、已经成为质疑宝船尺度,从而否定宝船存在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