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滨德互通立交是滨(州)德(州)高速公路与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相交的重要节点,介绍了滨德互通立交各转向交通量的分配,阐述了滨德互通立交各方案的设计思路及优缺点,并从立体布局、转向交通量、服务水平、公路用地、工程规模及造价方面进行比选,得出了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钦防高速公路K9 610~K9 714段的加固治理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其地质条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提出了两种高边坡加固治理设计方案,并对其加周治理设计方案的优点进行了阐述,为同类高边坡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下,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是我国各大高速公路建筑企业应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设计公路路基路面中软基处理的特征,然后提出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问题,最后阐述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岭区提高公路等级的改扩建工程地形条件复杂、新旧公路设计标准跨度大等特点,结合贵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例,就如何充分利用、整合老路资源,贯彻典型示范工程设计理念,灵活应用技术指标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遵赤公路白腊坎至茅台段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坛厂隧道设计过程遇到煤层和瓦斯不良地质段,而现行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缺少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对煤矿行业相关规程和细则及铁路瓦斯隧道相关规范的研究,对隧道穿越煤层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芝龙 《水运工程》2007,(10):16-19
提出对现有高速公路岩石(混凝土)边坡进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探讨适合广东地区的公路岩石(混凝土)边坡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设计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路线方案的比选设计贯穿于公路项目勘察设计的全过程,同时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和质量的影响较大。文中结合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临湘至岳阳段的勘察设计工作,介绍该项目路线方案的设计比选理念。  相似文献   

8.
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路线方案比选难度大,影响因素多,有必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比选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路线方案比选考虑的因素及方法的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山区公路路线进行了比选论证。  相似文献   

9.
杨胜波 《中国水运》2009,(6):223-224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由于山区地质地貌条件的限制和公路线形的制约,深挖高填路基将不可避免,本文重点分析高填路基形成原因及病害的表现形式,并从设计、施工和技术方面提出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石坝段土建工程第3合同段的施工便道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管理为依据,针对当前新建高速公路选线多位于山岭重丘及地质、社会环境复杂地域的特征,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过程中的人机物等因素方面的管理经验及不足,提出系列便道设计施工和维护经验以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理念,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隧道工程围岩状况的复杂多变以及理论上的不完善,目前实际工程中施工前设计主要依靠地勘资料与工程类比法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方法等的变化,使原设计不尽合理。文中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结合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法,本着尊重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和强化锚喷支护的原则,对某工程实例原有设计进行了优化,使隧道工程建设更安全、更经济。  相似文献   

12.
船舶全寿期动态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了隐含在交互过程中的人、环境和船舶数据相互作用的概念之后,详细论述了船舶全寿期动态过程内涵、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及综合描述。该模型能更动态地、完整地表达船舶全寿期的协同设计,以及由产品创新引发的支撑系统重构、已有产品模型和数据的更新等。将船舶全寿期信息模型和过程模型集成考虑是本模型的特点之一,目的是获得整体优化。船舶全寿期动态模型可用多层次描述法来递阶描述,直至一个最小团队所承担的任务(活动)。一般民用船舶概念设计类同合同设计,以此为示例用本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叙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卡尔曼滤波器在给定艏向线性化和过程噪声矩阵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在建立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动力定位系统滤波器,并针对具体船型进行了滤波器设计,通过实船试验表明此方法能够很好的滤除高频运动信息的干扰,准确地估计出船舶低频运动信息,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公路桥梁设计,利用数值方法对平原(厚冲击层)地区钻孔桩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相关地质资料,结合数值方法,通过桩土相互作用分析,获得桩侧阻力,进而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邢树军  黄明光 《港工技术》2021,58(2):109-112
本文介绍了排水板加降水强夯法地基处理在黄骅港地区的首次应用实例,施工后检测结果表明本地基处理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施工现场整洁等特点,可为本区域类似地质条件下场地的地基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大闩 《水运工程》2020,(8):183-188
动力固结法应用于软基加固工程的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参数。开展动力固结法在高地下水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研究,进行大量的现场观测与试验检测,根据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两种动力组合下的软基加固效果。研究表明,动力固结法适用于依托工程,且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4 000 kJ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 m左右,多一遍点夯更有利于提高地基浅层的土体强度,经处理后码头堆场可满足工后沉降小于300 mm、承载力达到200 k Pa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顺应式垂直通路立管的动力响应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立管的动力响应优化要考虑复杂的环境载荷,如波浪、流以及浮体运动,有时还需考虑立管与海床的耦合作用,这个过程需要执行大量耗时较大的有限元分析,从而使动力优化的工作进展困难。针对此问题,本文将近似模型技术运用到FPSO的顺应式垂直通路立管(CVAR)的动力响应优化问题。优化以壁厚、管径等几何参数作为变量,优化目标是使总重量最小及等效应力在许用应力水平之下。研究给出了3种近似模型方法的比较分析,使得优化结果更具有可靠性。结果表明,3种近似模型方法的优化效果和效率彼此都非常接近,并且都能在CVAR的优化效果和减小耗时方面有出色表现。  相似文献   

18.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多为沿海浅滩桥梁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受潮汐影响大,结构物数量多且结构形式相对简单。针对实际情况,其系梁、承台采用预制、安装工艺流水化施工,墩柱采用无脚手架施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措施材料的消耗,缩短了施工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岩土勘察BIM动态设计的关键,如何快速、高效地建立能直接应用于指导设计施工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难点之一。以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为例,依据野外实测的地形测量数据及钻孔、物探等地质数据,利用Civil 3D强大的曲面功能,首先建立地形曲面和地层曲面单元;其次,利用Civil 3D中"由曲面提取实体"等工具,自地表而下逐层建立三维地质体,并整合生成最终的三维地质模型。此外,通过二次开发建立基于Civil 3D三维地质模型任意剖切补充模块,实现了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及栅格图生成;同时,通过部件编辑器功能,针对沉管基槽进行开挖设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便捷、直观且高效,所形成的模型能直接应用于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采用强夯法处理可液化地基过程中的有关单点夯击能和有效加固深度、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和时间间隔、夯点距及夯点布置等强夯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这些强夯参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其结论可以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