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月2日联合发布了DB32/3814-2020《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将从2021年2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中规定了汽车维修行业喷漆、烘干等工艺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标准适用于现有汽车维修经营者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以及新、改、扩建汽车维修经营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并实施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是促进污染控制技术发展的动力,控制车辆排放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成熟的污染控制技术.因此,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标准制定的适时性,结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长远规划、行业技术水平、技术实施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诸多因素,避免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了国家第3阶段摩托车排放标准.新排放标准的型式核准将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在第2阶段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对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放控制水平的要求,并对燃油蒸发提出要求.届时,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分机液控制和电液控制两类,它们都具有风扇转速可调的‘特点,只与散热量、被冷却介质(如水、液压油等)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有关,能保证被冷却介质恒温工作,能减少发动机磨损,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5.
油气排放控制技术有效抑制汽车燃油系统油气排放污染,在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国内外油气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法规标准实施进程;对现有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分析了车载油气排放控制技术现存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基于电子控制技术的主动抑制油气装置是车载油气排放控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能实现节能减排与蓄能调峰,其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尚存在换热流程复杂、系统能效低、难以轻量化集成等问题,本文中提出基于三介质换热器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样机实验测试建立了三介质换热器计算模型,并结合电动汽车负荷模型与热泵模型建立了三介质换热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性能模型,分析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并与现有典型热管理系统方案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夏季36℃、60 km/h工况下,三介质换热器热管理系统相较于现有的采用风冷冷凝器、液冷冷凝器的热管理系统分别节能2.3%、15.1%;在冬季0℃、60 km/h工况下,采用舱外、舱内三介质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时,分别比不采用余热回收的系统节能5.9%、19.7%。  相似文献   

7.
采用隔油—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氧化—竖流沉淀工艺对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动机厂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含乳化液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DCr在1000mg/L,石油类在20mg/L左右的含乳化液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中各项指标为CODCr30-83mg/L,BOD5为10-38mg/L,石油类2-3mg/L,均可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响应时间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快的应用环境以及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场合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标准要求发动机水温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30s以内。随着对汽车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需要更精确地感知和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因此,迫切需要大幅缩短传感器的响应时间。通过改变壳体材料、形状尺寸,改善导热介质材料、注入工艺等方法,可以将响应时间缩短至6s以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建陶行业氟化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釉面砖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氟化物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并提出总量控制和评价因子的问题,总结氟污染排放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国Ⅲ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对2008年整个商用车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与排放直接相关的国Ⅲ发动机也自然成为行业的热点.专家预言,国Ⅲ标准的实施,有可能带来整个发动机行业的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1.
将碳罐内的活性炭和无纺布定义为多孔介质,通过在三维流体软件(Fluent)里模拟仿真,得到多组仿真数据,然后将其与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并验证了碳罐的通气阻力满足HJ/T390-2007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多孔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受自身特殊孔隙结构的限制,多孔材料的强度不高。在多孔介质材料表面敷设碳纤维布可以同时得到多孔介质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和碳纤维布的高强度。敷设碳纤维布多孔介质叠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多采用有限元法,由于多孔材料结构的特殊性,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较低。文章基于Biot理论和层合理论,结合多孔介质层和碳纤维布的控制方程,考虑层间的连续性条件,推导敷设碳纤维布多孔介质叠层梁在谐激励作用下的整合一阶常微分矩阵控制方程。结合结构的边界条件,利用具有高精度的精细积分法对整合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通过与有限元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利用所提方法分析了敷设碳纤维布多孔介质叠层梁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探究不同运行区域下社会车辆速度和靠站时间对城市客车排放耗电水平的影响,以燃气和纯电动公交车为研究对象,收集了5条公交线路共75万多条GPS数据和大量的浮动车辆数据,建立不同运行区域下城市公交车运行工况预测模型及排放能耗预测模型,并进行定量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道路区域下,社会车辆速度相较靠站时间对公交车排放能耗的...  相似文献   

14.
欧Ⅴ/Ⅵ排放法规中,利用阿伦纽斯方程式,实现机动车排放控制装置台架耐久试验与道路耐久试验等同的老化效果.本文中基于此方程提出了从耐久试验中的耐久距离转换为耐久时间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算,进一步阐述了标准台架循环与标准道路循环不同耐久方式等效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同时揭示了影响台架老化试验精准度的关键在于温度信息的采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主机厂涂装车间产生的磷化废水,采用化学沉降法去除废水中的镍离子。分别进行了pH值、凝聚剂、絮凝剂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系统停留时间)对镍离子去除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5,沉降时间>4 min,在足够的凝聚剂和适宜的絮凝剂投加量的条件下,废水中镍离子去除率在99.0%以上。将最佳工艺条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废水处理后,出水的镍离子浓度可控制在0.05 mg/L以下,远低于1 mg/L,满足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镍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新型施工废水双联处理设备。隧道施工中,施工废水经该设备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均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可回用于施工用水、施工机械冲洗水、施工现场清洗水等。实体工程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流程简洁、操作方便、处理率高、能耗较低的特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关于车辙对公路路面质量影响的评价还依赖于车辙深度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地反映车辙的危害性.基于行车安全角度,讨论了现有各种评价指标的不足,引入了车辙宽度和车辙两壁坡度等指标,并探讨了相应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多指标的车辙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某4缸、增压直喷柴油机为样机,利用专业试验台架,对样机的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标定,使样机的排放指标达到欧Ⅳ排放标准.验证了喷油提前角和EGR系统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找到了使发动机排放达到最理想状态时的最佳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消息,我国将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摩托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即实施国3排放标准.实施国3标准,将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环境效益,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造车技术升级,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对于摩托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意义非凡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正>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随着法规的不断加严,尾气后处理装置已逐步成为车辆必备装置之一,而且对于今年实施的国Ⅳ排放标准,不论轻型车或重型车都需要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因此,尾气后处理装置行业已逐渐成为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核心力量。本期东方时评将关注这一领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